分享

沪上名园——秋霞圃(下)

 娄旭在玩儿 2021-08-11

秋霞圃最美的 是桃花潭景区

桃花潭 只这几个字就美成画

桃花潭/龚氏园部分

龚氏为嘉定望族,造园最早可推至南宋后叶的龚天定,至迟为明成化至嘉靖年间官至工部尚书的龚弘清顺治二年,嘉定惨遭清军三屠,龚氏后裔龚孙玹、龚用圆、龚用广等参加侯峒曾、黄淳耀两先生带领的抗清斗争,城破后以身殉节,龚家又趋败落,宅第仅剩两堵危墙。嗣后,宅基地与后园由汪某后裔辟为秋霞圃,俗称汪氏园,园中有松风岭、莺语堤、寒香室、百五台、岁寒径、层云石、数雨斋、桃花潭、题青渡、洒雪廊等十景。雍正四年汪家把花园捐给城隍庙作灵苑。乾隆二十四年,东边的沈氏园也由申氏归并城隍庙,并与秋霞圃合并,成为城隍庙后花园,现存建筑多系清代后期重建。

除城隍庙前东南门外 还有西南门

有<西门楼><仪慰厅>粉墙花门

进楼穿厅过门 层层深入步步生幽

一座轩厅横在眼前 正面并无出奇

进得厅内 南北皆为通澈的花门窗

室内悬挂一块<池上草堂>的匾额

北窗外有廊临湖 设置一溜美人靠

凭栏而倚 便可尽赏池中鱼岸边花

东侧有两个小门 可出至轩前小亭

走到此处 心中突然涌起一个感觉

莫不是 ...... 赶紧回头往上看

果然 亭中悬有一匾<舟而不游轩>

再看脚下 前岸如舰首 立石似缆桩

这不就是一条画舫么 又是不系舟

绕湖而行隔湖相望 形态更明显

临湖而筑的轩亭和岸石相结合

巧妙化身为一艘开不走的画舫

江南园林里常见岸边筑石舫的

但求形似 唯此却在似与不似间

形移而神转 真是大丘壑大手笔

<池上草堂><舟而不游>  妙

桃花潭边 点缀着数座亭台

更有青峰如屏似障 起伏南北

池北山名青松岭 黄石堆叠而成

山下藏有一曲折山洞 贯穿南北

前后洞口分镌<归云><洞天>

故名<归云洞> 云归洞天 仙也

青松岭不高 却很有几棵古树

枝桠虬劲华盖蔽日 岭因而崔嵬

山巅有一六角亭 名<即山亭>

亭小而巧 抱柱对联十分点题

树老化龙易 亭高得月多

旧时登临此亭便可尽览园景

甚至可眺望嘉定古城的城堞

陌上女郎连袂出 即山亭子探春来

现在只能看到一片郁郁葱葱

在青松岭的南北 各有一亭一轩

<碧光亭>傍水 <延绿轩>面山

虽小巧 却为亲水近山的绝佳处

<碧梧轩>是桃花潭最大的建筑

亦名<山光潭影馆>俗称四面厅

轩内悬有名家所题的<壶峤长春>

<静观自得><山光潭影><碧梧轩>

主人逸趣自然的情怀一目了然了

<碧梧轩>侧有<枕流漱石轩>

再往东行 便是一座双石条小桥

桥对面的粉墙下 开有一个券洞

两岸秀石在此延成一个石洞门

小河穿洞而过 洞中有小船微露

此景名为<题青渡> 又趣又雅

绕行桃花潭 沐在盛夏的绿荫下

蝉鸟的鸣叫中 竟然不觉得炎热


秋霞圃的面积并不算很大

但布局紧凑 以巧以雅取胜

华池茂林亭台楼阁曲径小桥

更有激泉流瀑假山洞天相伴

再加上洗练点题的匾额对联

在诸多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

是一座充满文人气质的美园

沪上名园——秋霞圃(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