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密使命》里的英雄故事:伯公凹七烈士

 忆茶阳风物 2021-08-11

图片


近代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讲述的是交通员在红色交通线上输送物资、传送情报、护送干部时经历的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故事。

《绝密使命》中的主人公在历史上大都可以找到人物原型。从邹叔宝和潘雨青身上,我们就能看到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永定伯公凹交通站邹氏家族的英雄印记。

图片

图片

邹作仁、邹端仁在《绝密使命》中的影视形象

图片

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伯公凹
图片

邹叔宝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他的原型邹作仁是邹氏兄弟中最有文化的,也是最早加入党组织的。1927年前后,邹作仁和张鼎丞等人在大埔县清溪以教书的名义筹办农会,而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1月,邹作仁等人成功策划和发动了埔北暴动。

图片

图片

历经三次火烧仍屹立不倒的邹家小土楼
在发动暴动之前,为了不连累年轻的妻子,邹作仁极力劝其改嫁。他妻子开始不答应,后来终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改嫁后,她还与丈夫一起暗中出资支持邹作仁的革命事业。

为掩人耳目,邹作仁便把这笔资金说成是他把妻子卖给他人的酬金,实际上这些钱都被他用于为苏区采购军械了,这便是他“卖了漂亮妻子购买军械”说法的来源。

图片

剧中,邹叔宝将党费160块大洋运送至香港

1933年,邹作仁在广东大埔三河坝护送重要的军需物资“擦枪油”的时候,被国民党钱大钧的部下抓获。因为邹作仁的影响力太大,不久后就被秘密处决了。邹作仁牺牲时,没有留下一个孩子。

图片

图片
1930年,为工作方便,邹作仁曾向上级申请,将自己的大哥、时任赤卫班班长的邹端仁调了回来,负责交通站的日常工作。邹端仁,便是《绝密使命》剧中潘雨青的历史原型之一。

图片

邹端仁回到伯公凹不久后,就接到了党组织交予的特殊任务——去广东一带采购苏区最紧缺的食盐。他想尽办法,发动周边的群众、嫁到广东的六位妹妹及其他众多亲属每天去排队购买食盐,或者高价找盐贩子收购,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由自己负责挑到伯公凹再送往苏区。

1934年7月的一天,邹端仁带着另外两位交通员从广东清溪挑着食盐回到大埔党坪村,被埋伏在党坪村尾的国民党大埔民团团长张赞庭带兵抓获。

图片

永定境内交通线路走向图

图片

反映食盐采买的漫画

邹端仁等三人被捕后关押在大埔县城茶阳监狱21天,受尽各种酷刑。他宁死不交代食盐的秘密,恼羞成怒的敌人将他们吊在大埔埔北中学的一棵大树上,召开万人大会,当着十里八村乡亲群众和亲属的面进行严刑拷打,要他说出交通站和食盐的秘密。

但是,浑身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的邹端仁,始终没有吐露一点秘密,还破口大骂国民党。无计可施的敌人将其当成活靶子射杀,一时间,邹端仁被打成了血筛子,全身都是子弹洞,当场壮烈牺牲,敌人仍不罢休,还往他身上淋煤油点火焚烧。邹端仁大女儿邹桂英(时年17岁)回忆说:“我去收尸时,父亲被烧成咸鱼干一样,后来我一生都怕吃咸鱼干。”

图片

邹作仁、邹端仁的故居

图片

交通员邹端仁烈士的遗孀赖三妹(中间年长者)

在伯公凹地下交通站,点着一盏普通的油灯,点亮代表“安全”,熄灭代表“危险”。每次共产党地下交通员携带情报或护送人员物资,突破敌人层层封锁来到伯公凹时,只要看到那盏灯亮着,就会感到温暖和力量,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平安“回家”了。于是,这盏普通的煤油灯便有了一个名字——“伯公灯”

这盏灯不仅仅是交通线上的一盏指路明灯,给那些在暗夜里艰难前行的两百多位中央领导人勇气和力量,还见证了邹家为中央红色交通线作出的贡献与牺牲。


图片

除了邹作仁、邹端仁外,还有这些名字值得我们铭记。邹昌仁,因叛徒出卖被抓,被绑在桥头的柱子上开膛挖心,壮烈牺牲;邹春仁,在护送干部时被叛徒出卖,为引开敌人、保护苏区干部安全脱险,他遭敌“围剿”而牺牲;邹佛仁、邹启龙、邹晋发也是红色交通线上的护送员,先后被国民党杀害……
图片
伯公凹俯瞰图
图片
图片

邹端仁光荣纪念证(左)和邹端仁革命烈士证明书(右)

面对一个个可能再也无法踏上归途的绝密使命,革命先辈们义无反顾。当年,伯公凹下凹总共不足三十人,却有十三人为守护交通线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其中,邹端仁、邹作仁、邹春仁、邹佛仁、邹昌仁、邹启龙、邹晋发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写就了“伯公凹七烈士”悲壮的红色历史故事。

图片

供稿 | 龙岩市纪委监委、永定区纪委监委
来源 | 闽西日报、永定新闻网、《永恒的血脉》、腾讯视频、“CCTV电视剧”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