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佰》|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蓝天白云黑狗 2021-08-11
一个人去看了电影《八佰》,这类题材的影片适合独行,坐在观众群中,可以全身心地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到荧幕。残酷揪心的战争场面伴随着雷鸣般的枪炮声,全场寂静无声、几乎没有星星点点的手机亮屏。科技的辅助让历史更为动态地呈现在后人面前,没有亲历过这一切的我们看的是电影,代入的却是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以至于在电影结束的那一刻,很多人仍在座位上整理情绪,迟迟不离去。

好喜欢这种观影的感觉,是一个人的电影,也是一群人的电影。所有共享着电影画面的是同一空间内的“我们”,还有更多场外的“他们”。很多年后,我们以这种方式铭记每一个站在前方保护民族的人。

“如今,我还是像我妈妈一样,每年会在四行仓库前放一碗酒酿圆子,因为他们在保护我们。”这是电影开场的沪语版旁白,那年以一个孩子的身份见证了这场残杀,如今岁月白了头,却始终忘不了那句“他们在保护我们”。

影片最后,镜头以疮痍百孔的四行仓库外墙为焦点,不断向更远处延伸——金融中心、东方明珠、高楼大厦……这些并非单单依靠时间便能造就,一砖一瓦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盛世繁华”。

小学加入少先队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说:“鲜艳的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染着无数英雄烈士的鲜血,戴上它,你们就要努力做最棒的少先队员。”我们竖起耳朵认真地听着,当大哥哥大姐姐们为我们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内心无比得骄傲,走在路上,头也抬得老高老高,想让所有人看到胸前那抹鲜艳的红。这份扎根在小小少年心中的骄傲像一颗种子,不断在成长的过程中生根发芽。

某一天早上,因为天气关系,升旗仪式改为室内,我带着小朋友们奏国歌、敬礼,一位同事刚好有事找我,我看到她,脱口而出了一句:“站定,升国旗呢!”仪式结束后,同事说:“XX,你真的根正苗红。”我羞愧地一笑,那些从小受老师教育、养成的习惯一直陪伴我到了很多年很多年之后。

小时候,升国旗时老师让我们“一动不动”,所以,偶尔有哪里痒,都不敢伸手去挠,就连想打喷嚏,都会努力屏住,直到礼毕。时至今日,我自己做了老师,带着一群即便有些特殊的孩子,仍会想方设法地要求他们做到这些。低龄的特殊孩子自控力差,对国旗的敬畏感也不够,所以经常会摇摇晃晃、随心乱动,我只能用一只手用力拽住他们的手,但同时,也极力克制着自己不摇不晃。

认真参加每一次的升旗仪式,听到国歌都会有种失了神的感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还是会想起很多年前,老师说的那句“国旗是用英雄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忘了老师讲过的课文,忘了不断强调的解题策略,却永远忘不了植根于心的“爱国道理”,那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

一个朋友是做芯片制造工作的,某一次和他聊天,当谈到眼下的局势时,他说:“所以,我们想制造出中国自己的芯片,不用'跪着’喊人家'爸爸’。”说这话时,他的眼里凝着泪水,慷慨激昂,透着无穷的亮光。前阵子,天才少年张霁放弃其它企业的高薪橄榄枝去了华为,面对大众对其201万年薪艳羡的目光,他却谦逊地说:“最近华为在国外受到一些所谓'制裁’,我希望自己能够把所学所用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可能,咱就尽力帮助华为渡过一些难关。”


电影《八佰》中,姚晨饰演的何香凝高喊了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是全片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内心涌出的澎湃一如当年读到那句——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