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地过年”进行时:武汉战疫周年周记②

 新用户1096clAp 2021-08-11

在新加坡的儿子儿媳好几年没回来了,今年还得继续“千里共大年”。

在上海的内侄本来又买了返汉高铁票,在疫情警报声中,不得以再次退了票。

按惯例要回乡下过年的小弟,去年因为疫情突发,一家人分隔城乡两地几个月,看来今年得都留城里过年了。

精心准备的一场的婚礼,为了响应省市政府的倡议,决定推迟举行。涉及城乡众多亲友的安全和几地防疫,这一遗憾相信是值得的。新人服从大局,为大家着想,大家虔诚为新人祝福。

武汉三镇的亲戚大多已经约定,今年继续线上或电话拜年,不走动。双方大家庭的团年饭大体拟定,各小家各自为阵。

去年过年也是这样的模式,只不过,那是仓促的,应急的。这一个春节还是这样的模式,好像两个月前,很多人都不曾想到。石家庄等地疫情多点反弹,随着中央和地方从容应对,“就地过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水到渠成”。

说起石家庄疫情,小弟及弟媳揪起半过多月的心应该放下了。元月4日那天上午,石家庄关联病例者到了武汉汉正街,弟媳二人刚好也去了汉正街。石家庄疫情发生后,武汉市发出流调通知,根据公开信息,非常幸运,他们去的不是一家商城,不是必须“投案”的对象,但还是吓的不轻。家务负担很重很忙的弟媳,对这事很精明,当即通知相关的我们近期不要上他们家去,以防万一。

最近出门,一般自驾。公交的人在高峰时还是人多。上个双休日,坐地铁的朋友告知,地铁上的乘客很少。这应该与疫情防控对人流控制有关吧。

近日去了超市、公园、医院等公共场所,应该是从元月初开始,全部恢复了扫码、测温。区社保服务大厅里鸟枪换炮,进门处有电子显示屏,直接留下人像与测出体温。中南医院就诊做核酸检测的人很多,发现做咽拭子和血清检测的费用比前几个月降价了,医保对象过去大概要230元,现在只要180元。武钢医院除了进门诊大楼按规定扫码、测温,还增加一道进入大门扫码,手机出现进入箭头,方可进入。

一座大城市做好疫情防控,就是需要每一个具体场所、每一个家庭各自守土有责。适当严一点,虽然麻烦,但安全感强。只是少数地方在有些时候并不很严。经历过新冠疫情首轮冲击的武汉市民,不论在什么场合,大都对疫情防控表现出积极配合的姿态。

去年三月从美国回京的黎某因隐瞒病情,新华社昨日报道刚判一年缓一年。这个宣判拖了半年多,但似乎来得也是时候,欧美疫情再度吃紧,这对回国人员是个警示。对当前国内疫情防控中的国人,也是一个提醒。

 昨晚开车走过长江南岸(右岸)的临江大道,本来灯光熣璨的江滩,大道两旁都挂起了迎接春节的大红灯笼。想不起去年春节的灯笼是怎样的,再好看,可惜也是“寂寞亮无主”了。今年我特意观赏一下,每一组灯大中小一串,个个饱满红彤,往下垂吊,甚是好看。各个区挂的都是一个款式,更显整体壮观。红灯笼——给这寒冷的冬夜带来温暖,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带来喜庆,给渡过劫波的武汉带来吉祥和平安。(写于2021年元月27日早晨)

近日文章:

“变天”的一天:武汉战疫周年周记①

2019年“最后一天”的江城记忆

在“小灶食堂”敬忝末座的市政府秘书长该何去何从?

拜登释放信号,让人想起了李奇微

《跨过鸭绿江》之“长津湖之战”拍得远不如纪录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