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AIC治理论坛•报告首发丨中信所发布《2020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

 rqn2008 2021-08-1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借助上海市政府搭建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平台,一年一度相聚在上海,共话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憧憬,以及开创这样一个科学研究领域和产业的未来。非常感谢治理论坛组委会对我发出的邀请,借这个论坛的机会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

赵志耘深度解读《报告》



报告》背景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战略制高点,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产业和市场的热点话题。如何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和研究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让各个国家优势互补,形成互利互赢的和谐健康发展环境,同时明晰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所处的位势和存在的优劣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基于60多年来的经验积累,联合北京大学开展了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研究制定工作,依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评估。

既然是一个指数报告,一定涉及到指标和数据基础。我们做了三年积累和准备,2019年和2020年我们开始研究制定指数,在2019年和2020年两个报告的基础上,今天借助治理论坛首次公布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


在指数研究制定过程中,我们也广泛借鉴了国际同行的前期研究成果和好的经验,比如麦肯锡人工智能应用进展报告、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以及普华永道人工智能影响指数报告等等。



指标体系及参评国家


在报告中,我们力争做到指标科学性、通用性,指标的选取既要符合科技创新的理论发展趋势,同时也要符合人工智能作为特殊技术领域本身的特点,更应该体现国际在评价指标方面的通用指标和共识。在指标科学性和通用性的基础上,我们还希望数据方面能做到权威、稳定、可得,为此我们广泛收集采用了国际组织和政府官网连续发布的年度统计数据源,以确保数据源的公开可获得性。以上是我们制定指数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


在我们的指标体系中,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设计了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主要反映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创新资源与环境、科技研发以及产业与应用的情况。同时,29个三级指标尽量点面结合地反映一级指标的设计理念,例如人工智能基础支撑方面既有“点”上的指标,比如全球500强超算中心占比,也有“面”上的指标,比如数据中心的覆盖面数据。我们希望整个指标体系比较综合、全面、客观地反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各个维度。



2019年我们统计评价了20个国家,主要是G20成员国。为了更大范围地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2020年我们把统计国家扩大到了46个,既包括G20成员国,也包括欧盟成员国以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评价结果:总体排名


2020年46个国家的基本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全球各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情况形成了四大梯队。


第一梯队的总分在60分以上,美国独占鳌头。美国在4个一级指标上除了创新资源与环境位列全球第三之外,其他全部排名世界第一。

第二梯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中国排名第二。第二梯队分值普遍在30-60分,和第一梯队的美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第二梯队的特点是各具创新优势,14个国家中有9个国家拥有排名前五的一级指标,有各自的发展特色。

第三梯队是总分在15-30分的24个国家,比如卢森堡等。这24个国家的基本特点是科技研发水平普遍较低,平均得分仅为第二梯队国家的五分之一。

第四梯队是越南等7个国家,总分在15分以下。这些国家的普遍特点是发展较为落后,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创新资源和环境以及科技研发水平方面,但是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态势上还是有着很强的潜力。


评价结果:分项排名



接下来简单看一下分项。

人工智能基础支撑方面,从一级指标看,大多数国家的人工智能基础支撑能力都一般,仅有美国、加拿大、瑞典三个国家得分超过40分。从二级指标看,不少国家在计算基础和网络基础两个方面发展明显很不均衡。从三级指标看,数据中心保有率和全球500强超算中心占比这两项指标显示,各国基础支撑差异很大,两项指标都存在“一家独大”的情况。数据中心保有率上,美国以满分成绩遥遥领先;全球500强超算中心占比上,中国竞争优势十分明显,中国进入500强超算中心的数量是美国的两倍。



创新资源与环境方面,从一级指标看,参评国家的创新资源与环境水平比较均衡地分成三个梯队。从二级指标看,欧洲和北美是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东亚国家虽然在人才和教育基础方面不如欧洲和北美,但是格外重视制度环境,即注重制度创新,中国、韩国、日本在创新制度上的表现普遍优于自身的人才教育表现。从三级指标看,各国在创新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顶级学者参与率和高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专业开设率两方面。顶级学者参与率以新加坡、卢森堡两国表现最为突出;核心专业开设率上,卢森堡高达满分,而其余大部分国家得分甚至不到10分。



科技研发方面,从一级指标看,参评国家在科技研发上呈现美国、韩国、中国“三足鼎立”的现象,大部分国家研发能力较弱。从二级指标看,美国、韩国、中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6个国家在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上均保持较高的创新活力。从三级指标看,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研究能力领跑全球,人工智能顶级论文量和高被引论文占比两个指标上美国和中国得分都是满分,并列第一名。


产业与应用方面,从一级指标看,参评国家在人工智能产业与应用上整体发展较好,在四个一级指标中,产业与应用的平均分最高。从二级指标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亚洲国家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人工智能产业二级指标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就有5个亚洲国家,为中国、印度、以色列、新加坡、日本。从三级指标看,人工智能开源代码贡献量的国别差异非常大,美国为满分,排名第二的中国仅有46.3分,有36个国家分数低于5分。整体来看,各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和智慧城市指数普遍较高,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发展位势分析


从我们的评价结果上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有四大优势:一是全球500强超算中心数量中国最多,是美国的两倍;二是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也是比较大的,这两个指标都排名世界第二;三是论文和专利总量遥遥领先于世界,都排名世界第一;四是中国的5G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也发展得比较好,在5G订阅率和全球500强物联网企业数量方面表现良好。

中国的劣势也很明显: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高校基础学科建设存在滞后的情况,数学、物理和神经科学三个专业比较弱。中国高质量的开源代码比较少,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加强的。同时,中国顶级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参与率从各国指标比较来看,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好,特别是从业人员参与率并不高。此外,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国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做得比较好,但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到信息化和数字化整体水平还有待加强。中国的互联网使用率约为64.5%,而参评国家平均值为81.13%;同时中国的电子政务指数和智慧城市指数分别排名第33和24位,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


从整体位势上看,中国总体排名第二,但是和排名第一的美国还有很大差距。4个一级指标中,美国有3个指标排名第一,而中国没有;10个二级指标中,中国有8个指标排名落后于美国;29个三级指标中,中国有25个指标表现不如美国。除了和第一的美国有差距外,我们和同一梯队的众多国家之间也存在竞争,比如与韩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加坡相比分数差距并不大,随时有可能被赶超,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融资额上也面临着印度的追赶。


做国际比较并不是希望和任何国家竞争,而是希望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今天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希望通过指数的研究让世界各国了解自己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在未来加强合作、加强沟通、加强互补,形成良好的研究合作和未来市场共同地互利互惠发展。当然,今天发布的指数有还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期待能得到同行们的指出和批评,希望通过指数评价共同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向着更加和谐、开放、包容、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经作者同意由“三思派”整理并发布,图片素材和文字素材均来源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WAIC)。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