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9)《医路随记》——七十六味药物剂量运用经验(四)

 虚竹怀远 2021-08-11

(54)苏木

①量小和血;

②量大破血。

(55)水蛭

①1.5g 研末吞服,1日2次,主治肺心病;

②5-10g,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所致头晕;

③12-15g,治疗脑溢血后遗症、原因不明的症瘕痞块,本品破瘀血而不伤新血。

(56)合欢皮

①量小,安神;

②量大,化痰。

(57)黄精

①小剂量 10-20g 补五脏;

②大剂量 30-40g 有镇静作用。

(58)决明子

①3-6g,治疗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角膜云翳、虹膜炎等;

②9-12g,治疗老年性哮喘、胃炎、胃溃疡、急性肾炎、急性泌尿道感染。20-30g 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慢性胰腺炎、高血压等。

(59)连翘

①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一至二两,必能发汗,且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服,彻底微汗,翌晨病若失。——《医学衷中参西录》

(60)桑白皮

①6-9g,退热;

②10-12g,祛痰镇咳;

③15-20g,利尿及轻泻。

(61)石菖蒲

①1.5-3g,作药引,明目、开音。 用于治疗角膜溃疡、声音嘶哑等 。

②4.5-7.5g,用于开窍。治疗湿温病之湿浊蒙蔽清窍者,以及狂躁型精神分裂症。

③9-12g,通利小便,可用于治石淋或热淋。

④3g,治疗冠心病;

⑤6-10g,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及梅核气(神经官能症);

⑥30g,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慢性肠炎所致的久泻。

(62)鸦胆子

①缓下,1.5-3g;

②攻下,5-9g。

(63)防己

①小量,能使尿量增加;

②大量,作用相反;

③汉防己小量则增加尿量,大量尿量反减少。

(64)马兜铃

①常用量止咳;

②用量 15g 时可致呕吐;

③30g 以上可使呼吸抑制,血压下降。

(65)木通

①常用量能利水通淋;

②用量 60g 以上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小便不利。

(66)麦芽

催乳、回乳有以下三个观点:

①生麦芽通乳,“生”取其“生发”之意,量在 30g以下;

②炒麦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意,量在 60g 之上。

③生、炒麦芽均可单独用于回乳,量 60-120g(120 克效果最好)。

④生麦芽、炒麦芽混用用于回乳,量各为 60g。

⑤据一线医生经验,用生麦芽,量要大,起码要 120g,炒到变黄,不烧焦为宜,水煎服可回乳。

(67)胖大海

①1-4 枚,开肺解表、清热利咽,用于风火犯喉而致的声音嘶哑。

②12-15枚,通便,可用于头目风热疾患,合并有大便热结者。

③乌贼骨、瓦楞子大剂量可治疗胃溃疡剧痛。

(68)小蓟

①大剂量可降血压——姜春华

(69)洋金花

①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 0.3-0.6g,每日用量不超过 1.5g;

②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 20g。

(70)知母

①大剂量可控制血糖——姜春华

(71)生杜仲

①30g 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 60-90g。

(72)萆薢、土茯苓

①30g 以上消除蛋白尿。

(73)沙参

①30g 以上补气;

②小剂量则可滑肠。

(74)茜草

①30g 以上治口疮。

(75)莱菔子、槐花

①30g 以上降压。

(76)薄荷

①3 g,疏达肝木;

①15g,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如柴胡与白芍为 6g比 9g,人参与白术为 10g 比 9g,桑叶,薄荷,牛蒡子为 9g、6g、6g。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