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插薯

 风行阁影像 2021-08-11
来源:今日江山 2017-06-28 11:03

  杨清泉摄

   戴洪兴

  入梅了,扦插番薯的季节到了。

  整地、培育薯苗,这些番薯扦插前的准备工作,家家户户早准备得差不多了。梅雨一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能下地的都穿上蓑衣下地去了。那泥泞的小路,你来我往,在这细雨中最热闹了。

  插薯不是重活,也算不上什么技术活,人人都会剪,个个都会插。七八十岁的爷爷不用带老花镜,左手理出薯苗,眼睛朝上瞄了瞄,右手的剪刀“咔嚓”一下,剪下一段带着两个节的薯苗;七八岁的孙儿吸着鼻涕,但扦插番薯却毫不含糊,他伸手抓过薯苗,一穴一棵,一个节在泥下、一个节在泥上。他知道泥下的节会生根、泥上的节要发芽,决不会插反了。看他一只脚踩在畦沟里,一只脚搭在畦面上,努力伸着手,想把中间的那行也插上。父亲又挑来一担薯苗:“回去,你们都回去!”可是这一老一小怎么也赶不走,爷爷说的也在理:“能多插一棵是一棵。”远看这些穿着蓑衣、低头弯腰的插薯人,三五个一簇,遍布在氤氲的雨雾中,这是黄梅天特有的景观。

  扦插番薯,时节的选择很重要。梅天插的薯苗,成活率高。第一天扦插时,偶尔有几棵掉在地沟边,次日看这些掉落的薯苗,仍然躺在地上,但节的下方早已长出几公分长的白须。过了几天,它们就会和插入泥土的薯苗一样,蓬蓬勃勃地生长了。如果错过梅雨季节扦插,不但薯苗难成活,即使采取遮阴、灌水等措施,番薯产量仍会有所降低。

  番薯易种、好管、产量高。丘陵、坡地、水利条件较差的地方都可种植;扦插成活后,过几天就可松土、除草、施草木灰,无需精细管理,霜降前后就可收获,亩产五六千斤。在缺粮的年代,番薯是主粮的第一大替代品。

  我对番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1961年,我到清湖初中上学。这届新生当时招收两个班108名学生,可到初三毕业时,只剩48人了。我也曾因吃不起饭,而在初二上学期辍学。已经出嫁的姐姐知道后,从婆家为我送来了一担番薯,解决了暂时困难,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至今,番薯煮熟后满屋子的香味、又甜又糯的口感,仍令我回味无穷。

  缺粮的时代早已成了过去。然而每年梅雨季节,在绵绵的细雨中,我仍要回一趟老家,和邻居一样,插下几百棵薯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