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癌不治癌,正足癌不来

 保和堂 2021-08-12

关于癌症的思考

气足则癌症不生

洛阳·刘大泉

我叫刘大泉,男,年愈古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现居磁涧。

本次,我来分享一下自己治疗癌症的一些见解,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六年前我用《付青主女科》上的“补气汤”合《金匮要略》上的“红蓝花酒汤”,“黄土汤”,用一个月的时间,治愈一位古稀男性老人的胃癌。此老人在大医院等死,医院没有任何办法。

我用《付青主女科》上的“补气汤”合“调肝汤”治愈一古稀男性的淋巴癌。老人已经到了吃饭吃不对就吐的地步。

此两老人,都是在一个月多一点恢复正常,医费均在3000元以内,现仍健在。

还是用“补气汤”合“调肝汤”治愈一女子,她血压,血糖,心脏都正常,就是头晕,生活不能自理,先后多次医院输液,吃药无效,花费几万没效果。仅在我这里吃了15剂中药,彻底好了。

我用《伤寒论》上的“当归四逆汤”合“小建中汤”加乌梅,5剂药治愈一位发烧年余,靠吃激素的中年男性。

1

癌症讨论

今天专门对癌症进行讨论。癌症是个世界医学难题。对于中医大夫来说也并不简单。在对待癌症的思路上,现代医学犯了一个方向性,路线性错误,见癌治癌不去究其原因,将其切除放化疗,大大缩短了人的寿命。我个人认为 ,以上做法极不妥当。

中医的根是《易经》,《医》、《易》不分家。《易经》是群经之首,是讲天地阴阳的变化。《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刚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其本。”是《黄帝内经》的核心点。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天人相应。“五行”既相生,又相克,生畏克而不敢生,克畏生不敢克,他们之间是既和协而又互相制约。

现实生活中,例如胃病了。直接治胃,不妥当。胃的妈是心包,胃的领导是肝,胃的根是肾。你可以做实验,胃病时不治胃,你去调心,用“桂枝甘草汤”使心火下降去生脾土。用当归,芍药去调肝胆,再给肾上两个药使肾气上升,例如熟地、山萸肉之属。观察病人的变化,从中悟出些东西。

我们感冒,西医说是病毒感染,感冒好了,病毒跑了。可恶的感冒病毒啊,你在那里?难道我们就不能用高科技,一下子将病毒来个斩草除根吗?让人类从此,再不感冒吗?事实证明,感冒病毒是人体阴阳失衡的产物。我们的祖先,践行了许许多多的抗感冒的方法,就是贼进屋了,开门让贼出去了事,以后看好门。例如,感冒喝酸辣汤,盖被子发汗,就是最好地驱赶邪气的方法。中医靠汗解,大小便解,和解少阳,很快驱赶了疫病。这是对中医“汗、吐、下”三法的践行。

“胃病”,“感冒”,“疫情”均是人体阴阳不平衡的产物。癌症也是不平衡的产物。万事万物一理,弄清癌症产生的原因,治癌症也和治感冒一样思路,绝不能一棒子打死。

图片

2

治病思路

人体的病,从那里来?仲圣早有论述,一是从皮毛而入;二是从脏腑不调;三是虫蛇伤、外伤及房室伤。因此古人说:“善治者,治皮毛。”事实上,许许多多的病,都是从外感开始的。仲圣的《伤寒杂病论》,说的清楚明白。病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一步步侵入人体。我们要一步步的让它出去,这是治病的基本思路。

天地造化的人体,外有皮毛包裹,中有脏腑,内有筋骨相连,肌肉中有大小血管。维系人体生命的有型之物是“血”,无形之物是“气”。有型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无形之气,生有型之血。气和血是迭相生。气血足了生精,精足了生气。气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只有一次。如何使人多活一些时日,这是人类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养生治病的目的。人,活在世上,需要什么最多?“气”。人,如果气足了,血足了,人就无病。

那么癌症是怎样产生的呢?据我看过的病人,患癌前,几十年,几年,几个月,人首先是乏力,不想动。当癌症出现时,人体面黄肌瘦,发黑。两寸脉极弱,有的人两寸脉就很难摸到脉动。重取时可以摸到硬而有力的附骨脉。手右寸,代表气,左寸代表血,气血不足是主因。当人气血不足时,血液流动就缓慢无力,初时瘀积,人没有感觉。沉在那里,人就派一些“卫士”将此瘀血包围起来。再瘀,再包围,长成了大圪塔,西医名之曰“癌肿”。西医通过手术把肿块切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部位的瘀积乃在持续地进行中,就是新的肿块。试想,如果气血不足时,瘀积会是在某一部位吗?它应是全身性的。这个地方你把它切掉了,那个地方接着长出来了,西医叫做“转移”,实质是本气自病,即气血自病,气血本身的毛病。

图片

3

顺其自然

有资料显示,美国对40名无病而终的老人,做过解剖,发现这些人身上,最小的肿瘤是3cm,最大是11cm,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有肿瘤而走完了人生路。这说明了,老人身上长肿瘤是常态,是正常的,不可大惊小怪,更不要去手术化疗。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我家有块巴花大板,向阳的一面基本是平缓地凸凹不平,而背阴的一面却长满了圪塔 ,看起来是天工巧凿的工艺品,圪塔从不重复,非常的好看。树龄估计最少在200年以上。我想人也是一样,人老了长个圪塔,不痛不痒,无任何不适感觉,是老人们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老人的标志,千万别没事去寻事,去动它。它长它的,你乐你的,互不干涉,这是抗癌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治癌的最好方法—顺其自然。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当身体出现乏力时,要及时将气血补足,要在最短时间里,解决乏力问题。使人体气血充足,这是非常核心的问题。气血充足就不会发生癌变。当人体发现有癌变时,找专业的医生,开大剂的补气药,补血药,化瘀药,祛湿药,将瘀堵的地方打通,使人体进入正常的血液循环。

例如一根自来水管子,里边水的压力足够大时,它就不会沉积堵塞,瘀泥就无处躲藏,就会随水排出去。人体气血的流通是通过大血管,小血管,毛细血管流通。这些血管相通,血液相通,肺在净化,心在输出,四肢为终端。

图片

4

治疗方法

我们洛阳的民间中医群里。郭建宗大夫,是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马永彬大夫是以“理中汤”为基础方;于秋野大夫是以“人参半夏甘草汤”为基础方;陈娱乐大夫是以“参术芪草”为基础方。综之,是以一个“气”字为基础方。我们中医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之说。《内经》有“百病生于气也。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老百姓有:“人是个气气”之经验。道教有:“生命乃呼吸间之事也”之定论;唐容川以他毕生的实践经验,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呼声:“一切不治之症,皆由不善去瘀所致。”以上故人,给我们提供了治疗癌症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黄元御说:“宗气的根是中气,中气的根是肾气,肾气的根是宗气。”即此三气是循环为根。《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我们在用补气药时,阳药很重要,不要忽视。仲圣给出了“四逆汤”,后人又加了个肉桂,名之曰:“大回阳饮”。用“附子”时,要按仲圣的要求,该用生附子就用生附子,该用制附子则用制附子。不要随便更改仲圣的东西。生附子是从上往下走,制附子是从下往上走。生附子是补心,制附子是补肾。在《金匮要略》“术附汤”里,是取“白术”的收湿,是取附子从内向外走之性,故可以治囊肿。西医将肿块切开,里边是死血烂肉,它的组成无非是痰湿、瘀血。我们在补气增阳时,要加去痰、去湿、去瘀之药。我是这样用药的:补气汤:黄芪180g、当归60g、姜炭4g、芥穗炭18g。红蓝花酒汤:红花32g、黄酒1 斤。“六君子汤”加白芥子9g、胆南星6g。“大回阳饮”制附子15g、干姜6g、炙甘草6g、肉桂9g、其余随症加减。此量不可照搬,要据实情而用之。

我们在治病开始时,先用数剂“荊防败毒散”驱除其陈年病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正是遵循了古人之“诸症当先解其表”之告诫。人体的脏与腑是相通的,腑通脏亦通,通腑比治脏效果还要好。通腑离不了大黄、芒硝、车前子之属。如要加快血液运行速度,少不了王不留行,穿山甲之属。请一定想通,弄清脏与腑的关系。

图片

5

治癌原则

癌肿,因不通而病,我立方的本意就是通,要加大补气药的用量,如果通了,癌肿就好了。

抗癌24字纲领:体为阴,用为阳;阴成形,阳化气;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气。阳足了,气足了,肿瘤慢慢的不存在了。自然界矿石,铁块,进入高温炉后立即化成水。就是说,所有的有形之物,见阳即化了。肿瘤成长的环境是寒湿之地,如果气血足了它能存在吗?所有肿瘤都是阴积。一遇阳气必定化去,这是自然之理,不会错。

人体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密的仪器,病邪进入人体,人体会以发烧的形式抗击病邪。因此,不要一发烧就用退烧药。要辩证,要用祛邪的药,让邪气离开人体,才是正确的用药思路。长期低烧就要考虑肿瘤问题。血压高,是血瘀的问题,不要降血压,要祛血瘀。血糖高是人体缺水了,要补肾水,不要降血糖。解决肿瘤问题,就是补气血,要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让人体阴阳平衡,让人体自己去驱赶邪气。人体气血足了,肿瘤也就不存在了。

癌症的另一个原因,是常期郁闷。我一同事的舅舅,六年前在某大医院定性为肺癌,当时已82岁,老人不吃药,不当回事,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去年上半年又去检查时,医生瞪眼看看,摇摇头,心里说,这老头咋还活着哩。心里学家讲了两个故事,一是,你整天盯着你的手腕看,心里想着它会长肿块,结果,就会长肿块。二是,一年轻人,病危,医院已下了病危通知书,这时他失散多年的恋人出现了,从此这年轻人病好了。这说明病与心里因素关系很大。我一同事,从体检发现病,到死亡一个多月时间,人没有了。前年十月,我在谷水坐诊时,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让我看病,我看后说,你淋巴有点毛病,你去检查一下,回头我给你开点药吃。人不见了。到去年四月,我在给一个肺癌病人看病时,有一老人说:“这大夫看的很好,他说我淋巴有毛病,一查确实有病。”我赶紧问:“你咋弄了。”他说:“我化疗了。”我说:“你立即停止化疗,我给你开中药吃。”人又不见了。去年九月的一个早上,有一老太太找我看病,立完处方。我问老太:“你来看病,你老头哩?”这下坏了,老太太大哭起来。原来我看的淋巴癌老头和老太太是老两口。老太太说:“前天已过百日了,我来看看你。”对此,我终身难忘,是我害死了老头,我不说让他去检查,老头绝对死不了。此后的看病过程中,一但发现病人有癌肿,只淡淡的一句话,“想见见你的家人。”可有谁懂我的意思呢。

图片

写在最后

明末清初医家陈士铎“非学贯东西,不可言医;非汇通古今,不可谈医;非穷尽方书,不可注医。”以此来结束我的分享。

本文作者:洛阳~刘大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