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经方医学的生长点(中)

 太阳微笑666 2021-08-12

图片

寻找经方医学的生长点(中)


——读《伤寒论》的琐记


寻找经方医学的生长点(上)
错过上篇的朋友直接点击上面文字。

(十)

《伤寒论》的文本是固定的、已完成的,然而,临床实践是开放的、未完成的。谁也不能预料病症未来怎样变化,病症也不可能按照谁事先所预料的那样展开。临床实践的这种开放的、未完成的性质,要求我们能够正视临床上存在着潜在的层面,正视那些尚未打开的、尚未被看见的、但构成临床实践的隐蔽性的东西;更需要发现和挖掘出它们,寻找出最佳的诊治方案。

人们回过头来仔细琢磨后不难发现:《伤寒论》使用的术语大多是单纯陈述临床诊治的事实,较少用于有关事实的解释与推理。即是说,你一旦使用这些词汇,你就不知不觉地已经进入了经方医学体系预设的前提和假设中了。仲景描述性的论叙,尽量把问题从各个方面展现出来,而不是沿着一条线做出一种推论。从病症的空间性与时间性作为研究的对象,更适合揭示问题中交织、断裂的那些微妙之处。仲景能够成功地将这种直观、本真的经验神奇地表达出来,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他寻找到的最准确的表达形式。通过《伤寒论》的原文,让后学者听到他的声音,这不仅仅需要学识上的渊博与深刻,而且需要有一种特别的敏感与原创能力。用理性的语言刻画出中医诊治系统非理性图像,这也许就是张仲景的历史性贡献。

(十一)

整体性一般伴随着模糊性,因为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是要以完整性为代价的。这是一个悖论。张仲景撰写《伤寒论》时,就面临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伤寒论》为了总体把握疾病的一般规律,就不去管一些不可捉摸的、比较琐碎的东西了,所以条文排序结构所衍生的一种模糊性、暧昧性、晦涩性和歧义性也就在所难免。问题在于仲景那时找不到一种使之理性化的渠道,也就是说,形不成一套使“方证辨证”堂而皇之系统化的说法。

(十二)

《伤寒论》条文中看到的病证和实际的临床病证有什么关系呢?前者不过是一种对于后者的比画比画罢了,看上去像,其实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是若隐若现的。张仲景不能,其实也无法用某一种尺度来衡量所有的患者,把临床患者脉症中的一部分症状、体征划分进来,而把另外一部分症状、体征剔除出去。他只能提出规律性、纲领性、导向性、典型性的论述,至于具体的诊治就需要临床医生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去细化了。所以,我们要自觉地清算那种依样画葫芦的懒汉思想,以及非此即彼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十三)

《伤寒论》是写在字面上用来给人们阅读的,是一些句子、语词和它们互相之间的衔接、过渡、变化、行进,它和现实的临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通过这样一些词来记述、论述这样一些诊治,仲景能达到他的目的吗?或者说,后学者所做出的反应就一定会如仲景的所愿吗?当我这样想时,我真的犹豫了。更何况历代医家都提到要重视仲景《伤寒论》条文中省略的那一部分“无字”的内容。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无言意味,仅仅依赖语言文字,恐怕很难读明白。《伤寒论》条文中的“无字”,既是境界,又是我们学习的障碍。陈伯坛有几句话说得很中肯:“对仲景原文的阐释,不管条文错简与否,字句是否通达,不纠缠各派之纷争而以临床实践出发。仲景学说是既教人从没字句之空白处寻出字句来,还向患者身上寻出有字句之书,简直是仲景全集已藏入患者十二经中矣。失患者便是失仲景。

(十四)

《伤寒论》是有限的,不是一种可以任意被规定的东西,尤其不是一种可以按图索骥的百科全书。不要把“勤求古训,博采群方”的张仲景,奉为摩西般的先知,需要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对《伤寒论》重新挖掘和理解。也就是说,需要经方研究者本人在《伤寒论》与现代中医之间创造一个新的空间,新的叙述,而不是将《伤寒论》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譬如汤本求真尊奉《伤寒论》并不意味着他紧跟在《伤寒论》后面亦步亦趋。他能融会贯通,他能独立思考,他更能大量地融入新知,所以后来大脚步行走在日本汉方医学道路上的是他自己的血肉身躯和脚步,而不是张仲景的影子。

(十五)

运用方证辨证而获得成功的病例,往往是一种“事实上的应该”,而不仅仅是“逻辑的必然”。所以,留在医者身上的经验积累可以衍生出理性的智慧。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熟能生巧”,可见熟练的经验也可以产生出精确的判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个难以言说的直觉也会帮助你掌握某一个被隐藏的奥秘。

(十六)

在每一个成功病例的诊治始末中都隐匿着每一个医生经验积累的过程,都细叙着医生自己精神成长的故事。因为医生的诊治不仅消除了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而且另外一个结果也随之产生出来了,这就是他自己的信心、经验、眼光和判断力,都在他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得到又一次的锻造和刷新。这种情形发生在每一个投身研究《伤寒论》的医生身上,每当他们回忆起这些治愈的典型病案,就会令他们情趣无穷,信心倍增。

(十七)

由于《伤寒论》文本在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遗憾,造成了原文中词语之间、句子之间和篇章结构上的许多空白和裂缝,阅读时会产生片断的感觉。加上时空上的距离,解读《伤寒论》原文更为不易。所以,《伤寒论》原文绝不会是某种外在于我们和驾驭我们的神谕。我们不是简单地遵循《伤寒论》,而是要从内在消化它。因为有时候决定临床疗效的,不仅仅是辨证正确与否的问题,有时只是分寸的问题。唯其如此去理解《伤寒论》,它才可以是触摸到的,无处不在的。

(十八)

张仲景所提供的,是论述他自己经验领域里简单或最简单的方证,而我们临床面对的病案就没有那样的单纯、那样的典型。总之,在依靠方证辨证常规程序诊治的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每一个病案的个体性与偶然性,因为具体的病症都是具有生长性的,具有自己变化、发展的新情况,这样的认识可能更符合我们临床的实践。在临床家的头脑里,必须要以概括性和灵活性来重现和重组一些比较复杂的方证状态,当临床家头脑里的方证状态和临床病案的方证状态大致契合时,才会产生疗效。也只有医生自己的诊治实践才能够使《伤寒论》具体化、鲜活化。从某一个意义上讲,每一个经方临床家都在发现、发展或者说在改写着《伤寒论》。所以只有既热爱《伤寒论》,更热爱医生工作,执着中医临床并能够直接地不借助于现成医学典籍而从临床实践中获得灵感、启悟、经验与刺激,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情趣、联想与创意的中医人才能读懂《伤寒论》,才能去诊治疾病。临床实践是中医的唯一源泉,《伤寒论》本身并不能产生经方医学,只有在活生生的患者,患者身上许许多多同中有异的临床现象中才能产生经方医学。

作者:娄绍昆,娄莘杉编著。本文编辑/刘继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