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霏推荐十种清人诗集》 炎炎夏日,烟霏推荐一些清人诗集给大家,或可闲暇找来读读记记,不为广告(也没人给广告费)。也不劝花钱(当然赶上活动白菜价也无妨)。清人诗词文赋,更如一座有待开发的金山,也欢迎诗友们多多交流。 一《牧斋初学集》 钱谦益 著,钱曾 注 钱仲联 校,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虞山蒙叟。常熟人。崇祯初官礼部右侍郎,南明弘光朝官礼部尚书。降清官礼部右侍郎,充修明史副总裁,旋告归。与郑成功等秘密抗清。明清之际文坛宗主,学殖宏博。其诗博大闳肆,以杜为宗而出入韩、苏,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杜诗笺注》。编有《列朝诗集》。有词数首在《有学集》中。 二《牧斋有学集》 钱谦益 著,钱曾 注 钱仲联 校,有学集五十卷,起自顺治二年乙酉(即南明福王弘光元年),尽康熙二年癸卯,本书清宣统二年庚戌邃汉斋排印本为底本,收入钱曾的诗注在内。卷首刊有康熙十三年甲寅梁溪邹式金的序文。邹式金之子漪为钱谦益弟子,邃汉斋根据的应为邹式金这个本子,是较早的。今用金匮本、春晖堂笺注本以为钞本有学集文钞补遗残本、有学集文集补遗、牧斋外集、牧斋先生尺牍、邃汉斋印有学集补遗、黄孝舒辑牧斋有学集佚稿等作校勘。有学集实为牧斋入清之后所作,亦是生前钱曾笺注。另钱牧斋尚有《投笔集》、《苦海集》等诗文杂著,一并收入《牧斋杂著》中。亦是比较全面之集部典藏。因不似《初学》《有学》这么有代表性。故不单独列出。不过杂著二册于书店等处比较多见,亦不算贵。喜好牧斋文字者可以看看。 三《吴梅村全集》 吴伟业(1609-1683) 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编修,迁左庶子。南明弘光朝授少詹事。顺治十一年(1654)被迫出仕,历官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后二年乞假归。工诗,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少作才华艳发,吐纳风流,及阅历兴亡,则激楚苍凉。尤工七言歌行,人号'梅村体',一时称为绝调。亦工古文辞,能作戏曲。馀事填词,长调苍莽无尽,小令流丽稳妥,亦负时名。有《梅村家藏稿》及传奇《秣陵春》、杂剧《临春阁》、《通天台》。词集名《梅村词》。今人辑有《吴梅村全集》。 四《吴梅村诗集笺注》 《吴梅村诗集笺注》十四卷,附录二卷,清吴伟业撰,清程穆衡原笺,杨学沆补注,张耕点校。梅村诗集梓行后,即当时便陆续有人为之笺注,其中清、程穆衡笺、杨学沆补注的版本被公认为最佳。此书即以清保蕴楼抄程笺杨补本为底本,以黄丕烈士礼居抄本为校本,诗歌部分并校以《梅村家藏稿》,标点排印。 五《王船山诗文集》 《王船山诗文集》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另有双髻外史、一瓢道人等别号,中年一度更名壶。衡阳人。崇祯举人。初在衡山举义军抗清,败走肇庆投南明永历帝,授行人司行人。从军瞿式耜部。后见复明无望,决意隐遁,居衡阳之石船山,著述终老,学者称船山先生。为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后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曾撰《夕堂永日绪论》、《诗绎》传其诗论。有《姜斋文集》、《姜斋诗集》。今人辑有《王船山诗文集》。词集名《鼓棹初集》、《二集》及《潇湘怨词》,亦合称《姜斋词》。 六《顾亭林诗笺释》 《顾亭林诗笺释》顾炎武 著,王冀民 笺释 。顾炎武(1613-1682) 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其学术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唯心主义之玄学,重客观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强调做学问必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晚年重经学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为清代古韵学开山祖,对切韵学亦有贡献。有《日知录》32卷、《音学五书》38卷、《古音表》3卷、《易音》3卷、《诗本音》10卷、《唐韵正》20卷、《音论》3卷、《金石文字记》6卷、《天下郡国利病书》100卷等。此书为亭林先生诗集笺注本,附带集外诗补,并亭林先生神道碑。笺注者王冀民先生年甫十六,避寇深山,情境颇与顾炎武奉母避兵相似,即承母训,笺释顾诗,数十年心力之积稿,又不幸惨遭抄毁,花甲之年,重写笺释,尤重考事逆志,抉发顾氏隐衷,实乃用情用心之撰述,顾氏异代之知音,允称后出转精。全书用浅显的文言体撰写,典丽渊雅,颇有古人之风。本书为中华书局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二册繁体竖排。另此系列还有《顾亭林诗文集》一部单行本。竖排繁体,无笺注但字符颇小,价格便宜。好处是还有先生不少文赋,看读者心思了。 七《渔洋精华录集释》 《渔洋精华录集释》王士禛(1634-1711) 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雍正时避帝讳,名改为士正,乾隆时又改为士祯。山东新城(今桓台)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谥文简。其诗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齐名,号称“清初四大家”。其所倡导师的“神韵”诗论,对当时及其后的诗歌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渔洋一生赋诗三千余首,《渔洋精华录》收入一千六百余首,是其创作思想、创作风格、创作成就的集中。王士禛一生创作诗歌三千余首,分别载于其所编渔洋集、渔洋集等诸书中。本书《渔洋精华录》是在康熙三十九年编写的,全书十卷,前四卷所载古体诗,后六卷所载是今体诗,共一千六百九十四首,每首诗都附有题解、注释、集译。此书为上海古籍古典文学丛书系列本。精装,简装并行。 八《两当轩集》 《两当轩集》黄景仁(1749-1783) 字仲则,一字汉镛,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清监生。家贫游四方,入安徽学政朱筠幕。乾隆四十一年(1776)高宗东巡召试,列二等,陕西巡抚毕沅爱其才,助其纳资为县丞。将补官,遇债主催逼,抱病赴西安,卒于山西运使沈业富署中。其诗与洪亮吉齐名称'洪黄',为清中叶最具代表性诗人,任其天之自然,称其心之欲出,乾坤清气,独往独来。词小令情辞兼胜,长调颇多楚声。又精书艺,工篆刻。有《两当轩集》、《竹眠词》。 九《散原精舍诗文集》 《散原精舍诗文集》陈三立(1858-1937) 字伯严,一字敬原,义宁州(今修水县)人。晚清维新名臣陈宝箴长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近代同光体重要代表人物。年少博学,不拘世俗,因深恶'八股文',应乡试不遵八股文体,初选遭弃,后被主考官陈宝琛发现,大加赞赏,从落第卷中抽出选拔为举人。光绪十二年赴京会试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官职。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中国,徐志摩等由北平前往上海欢迎,邀至杭州,泰戈尔特地到净慈寺拜晤陈三立。1937年芦沟桥事变,曾言'我决不逃难。'平津继陷,日军欲招致三立,不应,侦探日伺其门,三立怒,呼佣持帚驱逐,自此五日不食,忧愤而死。1948年迁葬杭州牌坊山。为诗初学韩愈,后师山谷,好用僻字拗句,流于艰涩,自成'生奥衍'一派。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醇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其比。'有《散原精舍诗》及《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别集》,又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子衡恪为著名画家,寅恪为著名史学家。 十《海藏楼诗集》 《海藏楼诗集》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 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家,亦伪满洲国建国参与者。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编有《孔教新编》。有《海藏楼诗》八卷、《骖乘日记》二卷。因郑孝胥其人晚年遭遇,所以其诗文很难付梓,但其诗在晚清民初却鼎鼎大名,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点陈散原为呼保义宋江,郑孝胥为玉麒麟卢俊义。可见其诗坛地位。本书为上海古籍近代文从系列,简装,精装。简装本上下两册。繁体竖排无笺注。另有朝华出版社雕版影印本一册,繁体竖排无标点。 第二期烟霏介绍十位觉得颇有影响意义且有诗集出版发行的清代名家的书籍。如果诗友们喜欢,以后湘天华诗社也将陆续推荐一些时代性或者代表意义的不同时期诗人的书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方便并且喜欢。 ![]() ![]() ![]() 湘天华诗社,邀请您来一起读书。 |
|
来自: 泮溪别馆 > 《古诗词荟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