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天笑 |柔似山涧细流 疾如狂风暴雨

 愚人音乐坊 2021-08-12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的歌手大多是我没有亲历过他们巅峰时代的上世纪艺人。不过还是有一些我很喜欢,并且也算真正意义上陪伴我成长的歌手,比如谢天笑。谢天笑的经典专辑《谢天笑与冷血动物》,距今也有15年了,虾米上面写的发布时间是2005.3,故此我想在3月的最后几天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张经典的摇滚之作。

      当年北京大大小小的唱片店,铺天盖地的贴着“倾笑京城”演唱会DVD的海报。当时我最喜欢的还是Beyond、崔健、唐朝这些,只是对谢天笑这个名字有了第一印象,没深入了解。直到后来接触了一款名叫《三国杀》的桌游,当中有谢天笑与游卡桌游合作的“卡牌式CD”(剪裁成卡片形状的CD),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算去听谢天笑。记忆犹新的是,那年寒假前的期末考试最后一天,当天中午就放学了。放学后我二话不说直接奔音像店买了谢天笑的CD。所以我至今都很欣慰我赶上了最后一波去音像店买碟子的“潮流”……

实际上“倾笑京城”没有出CD,网上听到的版本最早都是来自虾米网友的热心转制~

      与其说冷血动物是一个乐队,倒不如说是谢天笑为自己的伴奏乐队树立的一面旗帜,更不如说是谢天笑本人的代号。因为每一次这个名字出现在实体唱片的时候,都会有成员更替。唯一不变的只有主唱是谢天笑。以至于后来谢天笑干脆就把自己的乐队改叫谢天笑乐队。2005年的专辑里,上一张的贝斯手李明、鼓手武锐换成了日后龙神道的贝斯手国囝和新晋鼓手赵炜

      其实早在2004年国庆,新阵容的冷血动物就在迷笛音乐节亮相。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磨合,推出了新专辑。专辑的宣传语是“柔似山涧细流,疾如狂风暴雨”。过了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专辑文案的功底太厉害了!不知是不是嚎叫的老板吕玻写的文案。刚从美国回来不久的谢天笑,在冷血动物传统的三大件编制里,加入了古筝这一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为编曲增添了一份华丽的色彩。

      如果说《冷血动物》当中的古筝是常规操作,那《是谁把我带到了这里》《剔剔牙》就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是谁把我带到了这里》,谢天笑用吉他的拨片弹古筝、全曲都是传统民族调式,但是结构、框架都很grunge,有金属的躁动、也有朋克的律动,难怪现场那么多人跟着这首歌POGO;《剔剔牙》就更是伟大的作品了,将古筝的不协和音与诡异的吉他前奏搭配起来,一幅恐怖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这两首歌对国摇的意义,不亚于比它们更早使用古筝的《假行僧》和《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

      好弹好唱的《向阳花》,后来成为了众多搞乐队的年轻人,排练的初级入门曲目。甚至后来与谢天笑成为“同门”的跨界歌手宋佳也翻唱了这首歌。《约定的地方》也是一首词曲都很讨巧的摇滚情歌,后来谢天笑转投十三月发行的专辑《只有一个愿望》当中,重新编曲了一版。这两首歌当时吸引了许多我周围不听国摇但是会玩儿《三国杀》的同学。直到今天,谢教父的粉丝群体纳新,有这两首就足够了。

      从上一张“冷血动物”过来的粉丝,可能更适应《阿诗玛》《下落不明》里的颓废的“嚎叫之声”。除了这两首歌之外,专辑封面的色调还是延续了上一张的绿色为主。可惜这种“生机勃勃”的冷血颜色在之后谢天笑的专辑中见不到了。谢天笑之所以被许多乐迷尊称为中国摇滚新教父,是因为他和崔健一样,都是通过摇滚成名,又从其他的音乐风格当中,汲取养分来反哺摇滚和现场音乐。只不过崔健是说唱、谢天笑是雷鬼。当然,对于本文来说,这是后话……

      有意思的是,专辑封面上出现了《琴弦之歌》的歌词,但是这首歌似乎是专辑里最没存在感的一首。值得一提的是,结尾的打击乐声部,正是前任冷血动物鼓手武锐演奏的。当时武锐已经加入了来自宁夏的布衣乐队。专辑中的古筝声部,大多也是来自布衣乐队的吉他手/古筝手张巍(谢天笑自己用拨片弹还是忙不过来……)。


      《谢天笑与冷血动物》依然是由嚎叫唱片制作的,这个厂牌对于听国内独立音乐的朋友来说,在魔岩、红星之后、摩登天空之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我最有感情的一家独立厂牌就是嚎叫了。制作人是谢天笑自己,并且请来了美国归来的贝斯手刘文泰做专辑的制作顾问。刘文泰是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当时是超载乐队的贝斯手。录音师是木马乐队的贝斯手曹操。冷血动物的另外两位成员国囝赵炜虽然也在幕后名单中,但是全碟的照片都是谢天笑一个人的,这也就不难理解谢天笑为什么把乐队改叫“谢天笑与冷血动物”了。


近期回顾

张楚 |永远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以审视自我

二十五年后再看魔岩三杰——纪念94红磡演唱会25周年

窦唯×张亚东 |三月春天山河水

黑豹 |我所拥有的是我的记忆

Minimal |他们的美丽与哀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