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歌谈心,关淑怡的“All Time Favourites”。

 愚人音乐坊 2021-08-12

今日静听:关淑怡《'EX' All Time Favourites》


1995年的今天,关淑怡发行了她的第十张粤语专辑《'EX' All Time Favourites》,这也是关淑怡出道以来首张全翻唱专辑,制作人是宝丽金六大监制之一的叶广权。关淑怡在宝丽金时代的专辑,几乎都是由叶广权负责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乐迷与乐评人追捧,它不仅销量高,影响力超越了关淑怡之前那些原唱专辑,专辑中的名曲,也在关淑怡的演绎下,给听众重新建立了新的听觉审美。说它是一张“神碟”毫不为过。今天的故事,就从这张专辑展开。

据叶广权老师说,当年筹备这张专辑的时候,让关淑怡列了一个“All Time Favourites”歌单。结果关淑怡洋洋洒洒列了一串,足足有100多首。后来精简到50首,再后来选出了10首收录进专辑里。有时候翻唱专辑比原唱专辑更难选曲,即使抛开版权因素,也要考虑新版和原唱版之间的比较。不过关淑怡最终交出的这份Favourites歌单,还是充分展现了叶广权老师的智慧,在符合关淑怡歌路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覆盖了香港乐坛的关键人物,而且既有一线歌手的代表作、也有二三线歌手的代表作,甚至还有二三线歌手的二三线歌曲。

我相信如果不是经过关淑怡的翻唱,大多数内陆朋友应该都不会有机会听到《深夜港湾》。这首歌改编自日本乐坛天后山口百惠《秋桜》,粤语版《深夜港湾》的首唱者是甄楚倩,香港新力旗下的歌手,后来去了新艺宝。我之前介绍过她的歌:两个懒洋洋的下午,两种寂寞的心情。甄楚倩和关淑怡都把这首歌唱出了不同于山口百惠的味道,甄楚倩唱的妩媚、关淑怡唱的迷幻。

流量这东西,在什么年代都是最关键的。在关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当中也有两首歌,和宝丽金的“顶流”天王张学友有关。一首是张学友唱过的《李香兰》、一首是与张学友合唱的《问》。面对《李香兰》这样深入人心的大名曲,关淑怡依然保持了自己特有的诠释方式,对节奏的掌控、一些独特的断句,都很关淑怡。原曲的幽静、深邃到了关淑怡这里,换成了酣畅淋漓的摇滚曲风。关淑怡版的编曲人,正是给张学友写下《饿狼传说》的刘诺生,所以也就不用奇怪为什么编的那么摇滚了。

与张学友合唱的《问》,原唱者是叶源春和区桂芬,收录在那张著名的城市民歌集“香港城市民歌”当中。大家都知道台湾有校园民歌时代,香港也有一段类似的城市民歌风潮。只可惜那一批歌手很早就转行不做歌手了,或者他们本身就是DJ歌手,更多还是以DJ为主要工作。到后来,反倒是各种翻唱大碟里,常会出现他们的作品。

说到DJ歌手,就不得不提《把歌谈心》的原唱者林姗姗。如今的林姗姗是香港的金牌经纪人,当年她是做DJ和歌手出身的。不仅她自己是DJ,就连这首《把歌谈心》都是同名电台节目的主题曲。值得一提的是,关淑怡翻唱的版本是由原作曲人林慕德亲自编曲,并且还和原来是截然不同的味道,甚至有些地方的拍子都不太一样。如果有机会见到林慕德,我一定会问他关于这首歌的两个版本的事情。今天也是林慕德的生日,在此祝他生日快乐!

我对“All Time Favourites”的第一印象,还是来自关淑怡在宝丽金25周年演唱会上唱的《梦伴》,能拿“二手翻唱”歌曲上公司年会的歌手,也就是关淑怡有这个底气了。在关淑怡之后翻唱《梦伴》的歌手不计其数,但是大多数的翻唱创意都脱胎于关淑怡的版本,木吉他演奏的有点儿蓝调的前奏,取代了原来的萨克斯;轻快的流行摇滚律动,给后来的翻唱歌手提供了无数思考,翻唱不一定要发烧、发烧不一定要油腻。其实真正原唱近藤真彦自己也唱过一版摇滚的《梦伴》,当年还是我发到虾米上的,如今想想都是故事啊。


关淑怡当年的资源是真的好啊,叶广权除了负责关淑怡之外就是负责谭咏麟了。能够和谭咏麟共享一个制作人,这是很难得的事情。叶广权也顺利成章,为关淑怡安排了很多次和谭咏麟合唱的机会,即使是翻唱专辑里致敬谭咏麟,也会借同公司、同制作人之便,请谭咏麟过来一起合唱。选曲也比较有意义,《唱一首好歌》。这是谭咏麟第一张个人专辑《反斗星》里的歌,原曲来自著名的Bee Gees乐队。

我认为全碟10首歌里和原曲最像的一首歌就是翻张国荣的《拒绝再玩》了,放在最后一首也情有可原。作为与谭咏麟同时代的另一“顶流歌手”,关淑怡也翻唱他的作品是情理之中。玉置浩二也在关淑怡的专辑里“二进宫”,还正好是一快一慢。由此可见,关淑怡真正喜欢的很可能是玉置浩二……说实话,这首歌还真的不好有太出圈的改编,倒是玉置浩二自己,在07年的“惑星”演唱会上演绎了一个很模型的Jazz版。有兴趣可以去听听。

许冠杰的《印象》很多歌手都唱过,关淑怡版,还是最特殊的存在。前半段虽然重新设计了编曲,但基本上是遵循原曲的抒情曲风格。到中间画风突转,成了另外一种风格。杜自持的编曲还是挺有创意的,你听到这里会误以为歌曲加快了,但实际上只是配器丰富了一些、伴奏音型密集了一些。这也是为什么两种风格截然不同,但还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首歌当中的原因。

对于一个翻唱者来说,能够赶上原唱、或是超越原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但关淑怡做到了。邓丽君为数不多的粤语歌代表作《忘记他》,也是关淑怡心中的“All Time Favourites”作品之一。《忘记他》的词曲作者、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曾经说过淑怡演绎的《忘记他》,比邓丽君还要好。并且关淑怡的版本诞生于邓丽君生前。要说宝丽金体系的另一位Shirley才是邓丽君铁粉,还专门出了全碟翻唱邓丽君的歌,但是关淑怡这首歌的影响力似乎更大。

在台湾版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当中,收录了两首国语歌曲,都是由台湾宝丽金的林明阳老师制作。其中一首就是《忘记他》的国语版《可惜》。同一首旋律,台湾歌手唱粤语版、香港歌手唱国语版,这种“奇观”倒是不多见。《可惜》的编曲明显要比《忘记他》精简很多,典型的木吉他编曲作品。编曲和吉他演奏是台湾著名的吉他手江建民老师。

同样在台版当中被“国语化”的歌曲,还有翻唱自泰迪罗宾的《这是爱》。国语版叫《恋恋不舍》。这应该也是台湾宝丽金“代理发行”香港宝丽金的专辑中,最有诚意的一张了。不仅代发,还特别照顾了台湾听众,把粤语歌改成国语。不过《这是爱》确实有些难为姚若龙老师填国语词了,因为这首歌我听了不下几十次,当中一些“迷之断句”让我愣是没办法把它唱好。在我的听歌历史中,这是唯一一首。总而言之,就是段落感和句子不明显,你永远无法根据已经听到的部分推测下一句是怎么发展……林敏怡的作品大多数都有这种特点。

《这是爱》这首歌,我听过夏韶声的、听过张国荣的、听过黄凯芹的,好像都没能恰到好处的处理这个细节,但关淑怡反而拿捏的很准。我也难以相信这么New Age画风的编曲竟然出自苏德华老师之手。姚若龙老师填的国语词也很贴切地写出了“怕骤然失去”的“恋恋不舍”。关淑怡自己的国语代表作《乱了》,也是一首不还好找准乐句的歌。


这张专辑是关淑怡的巅峰,也是叶广权的巅峰。在港乐翻唱尚未泛滥之前,给“翻唱专辑”下了一个高质量的定义。后来校长出的那两张翻唱专辑、以及环球重启宝丽金厂牌之后给陈慧娴发的那两张,叶广权也都参与其中。但是和《'EX' All Time Favourites》相比,还是差了那么点儿意思。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个是不可逆转的现实。

如今华语乐坛,铺天盖地的翻唱歌手,有很多是“Cover”(翻唱),有一些是“Salute”(致敬),但是真正是“Favourites”(喜爱)的有多少呢?

℗&©愚人音乐坊 20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