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蝴蝶飞过《爱》的三十年。

 愚人音乐坊 2021-08-12

1991
  小虎队《爱》

前年(2018)肯德基推出了一款吮指原味鸡的广告,上面是“1988年的小虎队”,与2018年的TFboys隔空对唱《爱》,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其中不乏有人将小虎队和TFboys放在一起比较,无外乎“借古讽今”的评价。其实大可不必,无论在何种年代,年轻、帅气的艺人受欢迎都是人之常情,小虎队在他们活跃的年代,也是“流量”

时代在变,但是青春偶像永远是娱乐圈最需要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小虎队带你去看大海,TF Boys带你买房子。

作为“考据党”,我看到这条广告第一反应是:《爱》不是1991年的歌吗?广告中出现的1988年就有人唱《爱》,肯定是不太靠谱的。其实这种疏漏也正常,只能说明这个广告的编导没有亲历过那个年代。但是这毕竟是个卖情怀的广告,看看就得,想了解真实情况,还是多看看专业文字。据我的了解,1991年的8月1号(一说8月3号),小虎队发行了《爱》这张专辑。所以看完我这篇推送,至少要知道:《爱》是1991年的歌。



其实关于《爱》这首歌,我去年就转载过姚骅老师的推文。相信我,没有人比姚老师更懂这首歌~毕竟从我认识他以来,他的微信头像一直没换过,都是《爱》的专辑封面。《爱》的编曲,实际上借鉴了法国音乐人Jean Jaques Goldman的作品,所以《爱》可以算半首“法国歌”。具体详情请见:小虎队的《爱》,法语歌?今天不赘述了。

我在研究台湾老歌之初,就发现了台湾编曲人喜欢借鉴外国的编曲,甚至“照搬”。对此,飞碟唱片的元老、也是小虎队成长历程的重要见证者刘虞瑞老师给出了如下解释:

台灣流行歌創作力萌芽於校園民歌。一把吉他、一首詩詞,就能創作出一首經典,所以旋律詞曲的供應源源不絕。但是卻缺乏音樂基礎教育及樂器演奏人員的培訓,所以流行音樂產業蓬勃發展,所有供應鏈最大的斷層在編曲人才。大師如陳志遠產能達極限後,新手上路,就常有借鑑的事情。甚至有找好樣本希望編曲照著來的要求 非常常見的。

无独有偶,后来林志炫的金曲《散了吧》也是翻唱自Jean Jaques Goldman的作品,原曲叫《Comme Toi》;而当年与小虎队同为“飞碟”艺人的黄莺莺,她的《让爱自由》同样来自Jean Jaques Goldman的《Puisque Tu Pars》,有趣的是,这首法语歌在1997年又被Celine Dion改编成英文版《Let’s Talk About Love》发行。所以,翻唱、改编并不丢人。好的歌曲就是应该翻译成各种语言供世人传唱



仔细看专辑充满“蒙太奇味道”的设计,封面、封底都印着“蝴蝶”,那就说明专辑里除了《爱》还有另一首主打曲目,就是《蝴蝶飞呀》。值得欣慰的是,三十年过去了,这首歌还是童声合唱的常见曲目,每次在培训机构听到隔壁有合唱老师在给孩子排练这首歌,我都无比感动。现在的孩子太难有机会听到这种歌了。

“蝴蝶”在A面第一首、《爱》在B面第一首,这是磁带时期唱片公司推主打曲的惯用方式。到了小虎队这里,如果A面第一首是李子恒的作品,那么B面第一首一定是陈大力陈秀男的作品。他们都是飞碟唱片重要的幕后创作者。

严格来说,小虎队和飞碟只是代理合作关系,他们的合约属于张小燕、苗秀丽的开丽创意组合有限公司。早期的开丽没有制作部,所以借用飞碟唱片的制作人和发行渠道来帮小虎队出专辑。陈秀男就是最早帮开丽负责小虎队的制作人。开丽后来也有了自己旗下的“专属”制作人李子恒,《爱》就是李子恒操刀的作品。全碟的编曲,都是交由新马地区的音乐人完成,再把成品寄回台湾配唱。早在三十年前,就有远程合作做音乐的模式了。


开丽和飞碟虽然不是同一家公司,艺人版权各归各的。但是从幕后名单来看,开丽的制作团队是挂靠飞碟那些“外包”公司里,最“飞碟”的。喜欢飞碟唱片作品的乐迷,也不会拿小虎队、姜育恒当外人,但是同样情况的钟镇涛、林志颖、温兆伦这些明显就是另一个“圈子”了。

顺便再科普个不算冷门的“热知识”:开丽创意旗下艺人(小虎队、姜育恒、红孩儿等)的专辑版权一直在“开丽”手上,所以后来收购了飞碟的华纳唱片,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再版过小虎队的专辑。正因如此,小虎队的原年的台版CD专辑很贵,注意,一定是台版,并且是CD

据“小虎队之父”、也就是他们当年的经纪人宋文善老师说,《爱》的引进版磁带当年也是大几千万盒的销量,当年靠卖磁带发家致富的也不在少数。据说《爱》在台湾地区没有发黑胶,但是内陆却发了黑胶,应该也是这张专辑目前为止独占的黑胶版本。

《爱》引进版磁带。

前几天跟宋文善老师谈到这张专辑,特别问了一首我感兴趣的歌,就是王杰为小虎队跨刀创作的《从今天起》。宋老师说,当年王杰为了这首歌,推掉了许多媒体通告,把自己关在家里写了一个星期。填词人蒋东良本是负责撰写专辑的文案,但是写文案之余,还自告奋勇向李子恒交出了这首词,李子恒才找来王杰,为这是作品谱曲。虽然这次并非直接的合作,但是也为后来李子恒给王杰写的几首热歌埋下伏笔。面对1991年港台两地“通吃”的王杰,李子恒也很懂得“流量共享”的重要性,让王杰为小虎队三个师弟拉拉人气。苏有朋也没有辜负王杰一个星期的努力,认真完成了这首歌。

再延伸了题外话,王杰在多年以后去了英皇,又给自己写了一首《从今开始》。



陈志朋solo的《青春狂想曲》是我偏爱的一首歌。有小虎队标志性的少年心气,同时也多了一丝成熟带来的理性:再见了青春Melody,凡事都要守规矩。这句歌词一直记忆犹新

吴奇隆solo的《是我伤了你的心》、《我爱你到永远》,两首歌都是已故马来西亚音乐人Iskandar Ismail的作品。30年过去了,越来越多当年歌词本上的名字永远成了回忆。

其实小虎队的专辑里面,成员各自独唱的曲目要多于三人合唱,这也是他们日后各自单飞的开始。尽管如此,专辑主推的还是他们三人合唱的作品。不过成员的个人solo,倒是可以发现一些意外惊喜,比如苏有朋《属于我属于你》是徐嘉良的作品,就算是比较新颖的一次合作。毕竟徐老师的名字在我心里,应是属于温兆伦的。

《爱》引进版磁带内页。

我最开始在微信上问宋文善老师关于这张专辑幕后故事的时候,宋老师非常激动地说“有故事”。因为有一首歌差点儿就成了专辑的主打歌,而这首歌正是宋老师作词、作曲的作品《让爱跟着青春走》。据宋文善老师回忆,这首歌原本是想给小虎队三人合唱的,但是担任制作人的李子恒说“陈志朋需要一首代表作”,于是就给了陈志朋独唱。

用宋老师的话说,他“高兴但又心有不甘”。高兴的是,他为陈志朋写了这首在小虎队时期的代表作;不甘的是,如果这首歌是三人合唱,那它的影响力不会逊于《爱》和《蝴蝶飞呀》。其实我也认为这首歌应该三人合唱,包括那首《青春狂想曲》,也应该是三人合唱的作品。反而是王杰、徐嘉良写歌苏有朋那两首相对成熟、内敛一些的作品,更适合陈志朋。



让爱跟着青春走


说来也巧,几个月前陈志朋来成都商演,我拿着引进版的《爱》找他签名,却被他现任的经纪人拦下,改为送了我一张签名“帅照”。事后我也和宋老师谈到了这个事情。其实并不是每个歌手都能坦然面对当年并不算成熟的自己,就如同王菲不认早年扒带时期录音、崔健不愿意提及“一无所有”之前的作品一样。

时隔三十年,娱乐圈的偶像男团换了一茬又一茬,小虎队只有陈志朋还在唱歌,另外两位投身影视、综艺去了。其实偶像派或者“流量艺人”并不是对业务能力的评判结果,究竟怎样才算“偶像派”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一个艺人,一旦被冠以这个标签就很难再摘掉了,但是小虎队的三位都已经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艺人。

所以,对于偶像派歌手或流量艺人,理性对待、多关注作品才是正事儿。只能说小虎队比同期的其他偶像组合幸运太多了,无论是团体影响力还是成员单飞的续航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吧,下课。

℗&©愚人音乐坊 20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