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煌历程」“马背上的红军书法家”舒同与山东省立医院

 百草园7 2021-08-13

无论是坐落于经五纬七路旁的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还是雄踞省城东部的东院区,都能看到“山东省立医院”这六个金光大字。懂一点书法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幅字用的是“舒体”。但你知道吗?“山东省立医院”这六个字不仅是舒体,而且还是当年舒同本人亲笔题写的。

「辉煌历程」“马背上的红军书法家”舒同与山东省立医院

舒同,中国书法大家,有“马背上的红军书法家”之称,后人形容他的书法时用32个字概况:宗师化古,结体宽博,藏头护尾,笔墨厚重,从颜非颜,楷入行出,拙中见巧,高古大气。在长期的艺术传承、实践、创新中,形成了辨识度很高的、独树一帜的舒体。那么,舒同是如何与山东省立医院结缘的呢?这就要从头说起——

红军书法家 党内一支笔

舒同自幼喜爱书法,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贴,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并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1930年,舒同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团、师搞宣传工作。在随红一军团长征到陕北时,他一路上书写大幅标语,弄得身上全是石灰,衣服上也烧了好多洞。在行军途中,没有纸笔,舒同就捡了树枝在地上划拉;骑在马上,也用手指头在裤腿上划拉。一次,舒同习字时恰巧被毛主席看到了,他笑着说:“舒同,你成了马背书法家啦!”从此,舒同“马背书法家”的美名就传开了,毛主席更赞扬他“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

1936年抗日军政大学校牌和大门左右两边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正是出自时任红1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的舒同之手,而且是毛泽东专门指定由他书写。

晚年书法走向艺术最高峰

舒同与山东的渊源,要从1943年春任中共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开始,他参与组织领导山东军民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舒同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社会部长,参加了鲁南、济南、淮南、渡江、上海等战役。

1954年,舒同被调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他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其间毛主席曾六下山东,并常拿山东做自己的试验田,足见对他的赏识。“主席常独自同我住进一幢房子里,谈天说地。除谈工作外,就是谈书法、说诗词。”舒同后来回忆道。

晚年的舒同,从一个政治人物逐渐回归为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也逐渐走到了行书艺术的最高峰。今天定型在电脑中的“舒体”圆润、内敛,与他早年的作品已大不相同。有人说,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使舒同的性格变化很大,反应在书法作品上就是“藏锋”二字。

多产书法家 墨宝遍齐鲁

有人说,舒同从政的名气远没有他的书法成功。

舒同是一名多产书法家,他的墨宝留遍全国各地。解放后,有一股为全国报刊题字的风潮。毛泽东和舒同成为最大的“出品人”。那时候,华东地区的各个报刊想请毛主席题字,可毛泽东说“你们山东有个大书法家舒同啊”。有了毛主席的这句话,华东地区的题字就几乎都落到了舒同手里。有人戏称,中国报纸的报头题字是两分天下,一半是毛泽东,一半是舒同。如今,北京后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故居”门匾,上海火车站站名,武汉蛇山“黄鹤楼”牌匾,均出自舒同的手笔。在颜真卿故里山东费县的许家崖水库,他留下了高100厘米,宽80厘米的“许家崖水库”五个大字,自称是他一生中写的最大最满意的字。舒同主政山东时,济南市许多牌匾和商号都有他的笔迹,而“山东省立医院”也是舒同1956年在山东省委书记任上亲笔题写的。

值得一提的是,60年后的2014年,舒同的关门弟子、舒体书法传人、民族英雄岳飞第27代孙、中国舒同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岳佐泉应邀为山东省立医院题写了“悬壶济世”四个大字,镌在一块巨大的景观石上,与舒同的“山东省立医院”六个大字相映生辉,也成为省立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素材来自:生活日报

「辉煌历程」“马背上的红军书法家”舒同与山东省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官方订阅号

sdslyywgw

「辉煌历程」“马背上的红军书法家”舒同与山东省立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