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三字经》:骂人的话

 昵称503199 2021-08-13

传统文化发微

发布时间: 18-10-0321:17名师,文化领域创作者

《三字经》是教育小孩子的,既有正面引导,也有反面斥责,简单的几个,骂人的分量可不轻,几乎可以定人一生之行状。但是这些话不是教我们如何骂别人,而教我们告诫自己,一念成迷之时骂醒自己。

一、“不成器的东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本来是说治玉的工序。《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是治玉的四道工序。切,就是把石头切开,找出其中的玉;磋,就是用锉刀锉去玉的石头部分;琢,是把玉雕琢成各种玉器;磨,就是将雕好的玉器打磨抛光。琢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一块玉固然有价值,但经过雕琢之后变成艺术品,价值更高,这也是精益求精的意义。

雕刻玉器

反过来说,一块玉本来可以变成艺术品,却不愿被雕琢,那价值自然有限。一个人本来底子很好,将来很有希望成一番气候,却不求上进,自己把自己毁了,实在令人失望,痛心。

“玉不琢”是针对玉,这也是春秋大义责备贤者的意思,对于我们来说,先养成精金美玉的人品,再雕琢成艺术品,这也是人生次第。

怒骂之中,正道凛然。

二、“废物一个”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蚕吐的丝可以纺织丝绸,蜜蜂酿的蜜可以供人食用,一个人不学习,没有知识,不知礼义,对社会没有贡献,这么大的人,连个小小馋虫一分都不如,那还不是废物一个吗?

蚕吐丝

幼年读书学习,长大后要做出一番事业,对上辅助君王治理天下,对下可以给百姓恩泽,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

老一辈经常教育年轻人好好读书,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看似老生常谈,确实有大道理,有用的人到哪里都受人欢迎,受人尊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社会必有厚报。

人能做到有用,也非常不容易,更何况成器,这也正是我们求学的目标所在。这两句骂人的话,也正是砥砺之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