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

 渐华 2021-08-13

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

原创2019-12-17 08:40·小小的酸奶

在我国的民间,有着众多的关帝庙,而且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种混社会的结拜一般都是拜关公像。因此,很明显,关公信仰是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关公信仰不仅仅影响着国人,还走出了国门。

那么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呢?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

自古乱世出英雄,而三国时期,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当时最为闪耀的几颗明星之一。

历史上的关羽在三国时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勇猛无敌。这点在当时是公认的。曹操麾下的谋士程昱和郭嘉就评价过关羽,称他与张飞都是'万人敌'。

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

除了勇猛外,关羽最值得称赞的就是他的忠义,有着'国士之风'。能够放弃曹操赋予的财富和地位,千里迢迢回到刘备身边。

但是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时代中,关羽并没有很高的评价。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荆州战败,对刘备事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而且关羽在性格上也是有着巨大的缺失。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关张二人的评价就是先褒后贬: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同时,蜀汉对关羽的谥号为'壮缪侯'。何为'壮缪'。根据周朝谥号的解读,'壮'这个字含有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行征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等意思,这是对关羽勇武和军事实力的肯定以及结局的惋惜。而'缪'这个字含有名与实爽的意思,也就是说关羽名副其实。这两个字一褒一贬,相比同期一起追谥的马超等人,就关羽的谥号算是比平谥稍好,其他人全是美誉,由此可见刘禅等人对于当初关羽的兵败是有责怪之意的。

而一直到宋朝,对关羽的主流评价都是如此,比如朱熹一方面称赞关羽的勇,另一方面称关羽'恃才踈卤自取其败'。

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

关羽兵败

关羽地位的改变

从宋朝开始,关羽的地位开始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南宋时期。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1) 忠君思想的加强。

我们都知道在宋朝之前,也是一个乱世,号称'五代十国'。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权的交替频繁,权臣篡位的事情屡见不鲜,为了防止后来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宋朝的统治者就极力宣扬忠君爱国思想。

因此,在宋朝忠君思想的氛围下,使得三国时期的曹操被定性为汉贼,成了奸臣的代表,这在很大程度下影响了后来的朝代,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亲刘贬曹'的思想十分明显。

(2) 三国时期的正统由原来的曹魏变为了蜀汉。

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谁是正统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西晋是继承曹魏,因此陈寿写《三国志》必然是以曹魏为正统来写。到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他巧妙地避开了正统论的话题,但是为了方便仍旧用曹魏年号。

到了南宋时期,南宋朝廷被金国赶至南方,只得偏居一隅。因此,到了南宋时期,当时的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等人就认为三国时期应当以蜀汉为正统,而且朱熹曾说:'学者皆知曹氏为汉贼,而不知孙权之为汉贼也。'那么曹魏就自然遭到彻底的否定,同时还否定了孙吴。

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时期几乎见不到像《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那样赞美除了蜀汉以外其他人物的作品。

在蜀汉人物中,能与关羽相提并论的也就诸葛亮、张飞等人了,而诸葛亮掌权期间难免有权臣之嫌,这是在宋朝很忌讳的,而张飞略显鲁莽,那么关羽就成为了最适合表彰的人选。

我们知道关羽生前的爵位不过一亭侯,而蜀汉政权在关羽去世后也没有另外的奖赏,反而还有'壮缪侯'这样不好不坏的谥号。但是到了宋朝,关羽的地位开始水涨船高。北宋徽宗崇宁元年,关羽被封为忠惠公,在大观二年封武安王。到了南宋孝宗时期,关羽已经被加封为 '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了。

民间已经对这个时候的关羽尊称为'关公'了。

明清时期的关公地位更高

明清时期对三国时期叙述最为详尽、最为生动的就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了。

而早在宋朝时期,民间就有了一个说书文化,而三国时期的故事必然是那些说书人所说的重点。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写到: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 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

戏曲中关羽的形象

到了元朝时期,三国故事并应用在戏曲之中,《明道杂志》中写到:

'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

因此,到了明朝时期,《三国演义》这本经典的著作应运而生。在里面,关羽的形象更是被塑造成忠、义、仁、勇的人格化身。而小说中关羽的外在形象也是借鉴了戏曲中关公的形象,同时又影响着后来的戏曲中关公形象的塑造。

与此同时,在统治者层面,关羽也不再仅仅是关公,更是不断地被神化,而其封号也在不断地提升,由王至帝。明末万历四十二年,关羽被封为单刀伏魔、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在民间,关帝庙更是开始了普及。

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

关帝庙

到了清朝,清朝统治者为了政权的稳定,其基本国策采用'以汉制汉',而自己更是主动融于汉文化当中。而关公文化自然也不例外。

清世祖顺治九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世宗雍正三年追封其三代为公爵,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关公封号增加 '灵佑' 二字,清仁宗嘉庆十八年关公封号增加 '仁勇'二字,清宣宗道光八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最后到清德宗光绪五年被封为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此外,在清朝,关帝庙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孔子庙。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关羽的地位。

总结

关羽的地位从最开始的爵位仅为亭侯,谥号为'壮缪侯',到了清朝的'关圣大帝',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1) 宋朝以后,正统的变化以及忠君思想的宣扬。

(2) 关羽身上可以宣扬的品质与儒家思想提倡的'忠、义、仁、勇'十分符合。

(3) 统治者提升关羽的地位就是希望麾下的文武以及百姓能够将关羽作为做人的标杆,简单地说就是控制思想。

(4) 民间文化的宣传,如说书、戏曲、小说等。因为古人日常的娱乐活动不多,而这些就是充斥在寻常百姓的身边。

(5) 宗教的推波助澜。佛教将关羽捧成伽蓝菩萨,甚至还有'伏魔殿';道教将关羽称为'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除此之外,关羽还被人作为一个财神来供奉。

这些,就是关羽地位不断提高的原因,甚至最后成为法力无边、无所不管的超级大神。

关公信仰是如何产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