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笔记094丨开启手帐读书笔记

 胡子自然杂记 2021-08-13

    从小受到爷爷和爸爸的影响,喜欢看书已经成为爱好,每天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就是不喜欢记录读书笔记。记得还是在五年前参加过“飞芒书房”举办读书漂流活动,一本书六七个人轮流阅读,一个星期阅读完,并写读后感,记过一些读书笔记,也画有插图,还画过唯一一次的思维导图,也认识不少书友。

↑五年前参加读书漂流活动的读书笔记

    五年来看书不少,没有记录过一个文字。今年加入了“广西师大社的读书群”,遇到很多次的线上新书分享会,又激发了记笔记的想法,刚开始比较随意,边听分享,边用的随手的草稿本记录,也画上一小幅图让整个看起来生动一点。竟然还得到各位分享老师的认可,还发了朋友圈。哎呀,感觉有点于心不安,草率了,应该要再认真一点记录。

↑记在草稿本上的笔记

    在这个过程中突然想到自己那本已经寂寞已久的手帐本,尝试结合手帐的形式来记读书笔记,竟然发现这个方法很是顺手。每次提前画好图,然后等待分享,画图是最耗时,最费精力的,经常都是好几个小时,但是乐在其中,并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已经上瘾。

↑共读《达利》的笔记

    这是参加广西师大出版社主办的共读打卡的活动的笔记。群内书友共同阅读《萨瓦尔多·达利:我是一个天才》,我就做了这个读书手帐。多年没有用了的手帐封面都烂了,自己重新做了一个,还画了个印章。

↑《旅行中的文学课》的笔记

   听新书线上分享会,记手帐笔记,卢桢的《旅行中的文学课》。当时不知道画什么,看着这本书的封面很好看,端庄淡雅又大方。那就画封面吧,看似简单,却画了两个小时。不会画人物像,发到群里,被书友@虾虾都变酱了 的“这个雕像被你画的,蠢萌蠢萌的”评论也是蠢萌化了。

↑《向北方》的笔记

    这次的线上分享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著名海外华文作家张翎的小说自选集《向北方》,作者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书写跨界故事, 表现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在冷峻苍凉的笔调中,对于自己笔下的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宽容和关爱。

    文中讲到了印第安村落,我就画了印第安土著美女,这次的人物画像自己还有点小满意。

↑《沿着河流还乡》的笔记

    《沿着河流还乡》是著名作家周蓬桦的乡土散文集。不管经历多少,记忆深处永远无法磨灭的,肯定有童年和故乡,那是一个人生命的基础和底色。

    我找到文中的素描插图,特别都喜欢,就临摹在手帐本上,有点班门弄斧,自我感觉还良好。

↑《世界的阅读者》的笔记

    这期的分享嘉宾是,简枫,独立设计师,艺术策展人、《世界的阅读者》作者。在旅行的路上用镜头记录许多的各国阅读瞬间。

    阅读是我最喜欢的话题,也是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我第一时间想到这幅喜欢的漫画《插上知识的翅膀》成了这次手帐的主题插图。

↑《去林芝看桃花》的笔记

    江子的《去林芝看桃花》作者引经据典,笔触细腻柔美,内容丰盈饱满,在介绍过屏风的秀美之后,绕过屏风去寻访其背后隐着的人、物与事。

    知道这次分享的书本是《去林芝看桃花》,就在想,在手帐本上面占上1/3位置画上桃花可好?平时画一枝半朵的花还可以,这么多大的还没有画,有点驾驭不了,酝酿了一天也没敢动笔。这次桃花也是最难画,特别耗时间 ,记忆特别深刻,当时画到凌晨四点多。虽然画的不是非常好,但是非常认真。

    听完分享,做完笔记,发到读书群里,书友@懒羊羊  (-^〇^-)尽善尽美 建议画上纷纷飘落的桃花瓣,这样“花瓣随风飞舞能落下来,就更浪漫唯美啦!”其实我之前也试着画过几次,可惜手笨怎么看也不遂意,只好作罢。感谢这位书友的真心意见,下次努力。

↑《聆听时刻》的笔记

    《倾听时刻》作者是(法)帕特里克·阿夫纳拉,是一部由诸多儿童精神分析的实例构成的精神分析作品,字里行间穿插了精神分析师醍醐灌顶般的专业分析。分享嘉宾是译者之一严和来,是国内拉康派精神分析领域的知名学者。

    我直接把这书的封面图案临摹了下来,之前了解到的一些绘画透视知识在这里运用到一点点。发到群里,又得到不少书友中肯的意见:”行距稍微拉大一点,或许更好!“确实这次记录的内容有点多,没有做好取舍,字是越写越小,越写越紧。我真特别喜欢这些真诚的朋友,这样才会让我不断进步,感谢你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