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诗歌是仿出来的

 飓风居主人 2021-08-13
明清诗歌是仿出来的
诗歌之美,美在回味(网图。致谢!





听雪女子

这两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文化走向。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撑起过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世界上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诞生在这里;诗词的黄金时代诞生在这里;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等一批放眼世界都光彩夺目的诗人也诞生在这里——所以,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当然,我之思考,非专家那样做研究、搞鉴赏,而是从总体上看、于大处而言。说到底,我要从自身文化感受上来考量。我想到几个问题:诗经是唱出来的;唐诗是喊出来的;宋词(诗)是想出来的。对明清诗歌(元代短命,略过),我也有个想法——唉!一直难以启齿,怕惹祸,挨砖头。我们中国人有一个陋xi,就是俗谣所说的“上天言好话”。如果实事求是说真话,常常引人误解,甚至,甚至……基于此,本来应该顺延写的文章,不得不颠倒着写:先写看着痛快的(《唐诗是喊出来的见2月26日本博),然后次之(《《诗经》是唱出来的》见5月28日本博),再次之(《宋词(诗)是想出来的》见64日本博)。明清诗歌还要不要写?犹豫了。罢手吧,如鲠在喉。常言道“酒壮怂人胆”。冲着博友们对前几篇的一再鼓励,斗胆亮剑,一吐为快。 

明清的诗歌,我认为是仿出来的。诸位不要惊讶,我没有全盘否定明清诗歌的意思。为此,先释“仿”。

“仿”,即效法、模仿。话说“仿”也有三维:一曰“死仿”。“死仿”即泥仿,就是照葫芦画瓢,不折不扣;二曰“意仿”。不求形似,但求神同,有自己的创造,用今天的话说,叫“高仿”;三曰“瞎仿”。依样做,还做不像,乱仿,滥仿。  

明清诗歌,三种仿都有。至于谁是“死仿”,谁是“高仿”,谁是“瞎仿”,即把个体与三种“仿”对号入座——恕我直言,不应这么看问题。我的意思是,应该从总体上把握:明清诗歌终究未逃脱唐风宋韵。

不是明清的文人不想超越。每一个朝代,文人都使命在肩。他们也很想冲出藩篱,辟出新路,在诗歌的典籍上,烙上自己的印子,盖上自己的戳子,留下自己的名字。怎奈,先有唐诗这座山,那是一个珠穆朗玛峰;后有宋词这座山,那又是一个珠穆朗玛峰,两座珠穆朗玛峰,似乎把中国文人在“诗”这种文学样式上的仙气、灵气都拔光了,任怎么努力,都挣脱不了那两个窠臼;再如何挣扎,还是在唐风宋韵的屋檐下徘徊。

何以见得?

任何事,终极判官都是百姓。评论家即“雅赏”是一个方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若过不了老百姓即“俗赏”这一关,那诗,也好不到哪儿去。这是被历史经验证明了的。套用一句话说,人民是推动文学发展的真正动力。

说起唐诗宋词,但凡初识汉文者,都能说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陆游等等一大串诗人的名字,能背出他们广为传颂的名句,有的会背整首、或不止一首。那些经典的诗歌,或已成为一种意识,流入血液,武装头脑,变成一种思维模式。思念故乡时,涌上心头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豪情万丈时,马上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买不起房子,望房兴叹,则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思念恋人,一遍一遍念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是谈个恋爱,被美眉拒绝,也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我解嘲……

为什么会这样?一句话,这些经典,早已渗入骨髓,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换言之,凡是在民间流传,被老百姓认可的诗,不让说好都不行。

明清诗歌是仿出来的

今日夏至(网图。致谢)

反观明清诗歌——明代和清代,各领风骚276年——可不短哦!可屏幕前的诸君,能想起明清两代的诗人有谁?其代表作又是什么?诗人,自然是有的。比如明代,就有高启、陈子龙、刘基、李东阳、袁宏道等等著名诗人,也是一大串。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高启;入了王国维法眼的是陈子龙。但是,对不起,这两位最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如果不检索,反正我说不上来,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远远不如对唐宋诗(词)人的熟悉程度。也不是一个没有,于谦的《石灰吟》就未远离过,那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当年作为格言警句,抄录在小本子上,为的是作文时引用,被老师画红圈圈。

清代,就更瘆得慌。好诗没见几首,幺蛾子倒是不少。最大的幺蛾子,非乾隆莫属。乾隆自称文功武略天下无双,自诩“十全老人”。他搞了个“三希堂”,把历朝历代的名字、名画淘换来,一有空就把玩、揣摩。他还喜欢写诗,据说写了5万多首——一说,1万多首;一说他的诗是御用文人代写的。总之,就数量来看,是中国之最、世界之最——且问,有几首诗,被老百姓记住了?在社会上流传了?这不得不让人想到那个“仿”字,且不属于高仿。

再一个,我不敢说那是幺蛾子,怕被拍砖——他就是最近几年,忽然之间飚红的纳兰性德。不错,纳兰也是入了王国维法眼的,而且对他的评价很不低。我以为,老夫子之所以这么青睐于他,有其自己的原因。王国维特别痛恨诗词的“隔”,“隔”即“隔岸观火,雾里看花”,具体说,就是艺术形象描绘,不鲜明,不生动。他认为文章之妙在于“有意境”,他崇尚言情真切,写景鲜明,文辞自然。单就这一点来看,毫无疑问,“纳词”做到了。但是,老夫子怕是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家国情怀,或融天地于一体思考的“大情”诗作,才最被广泛共鸣。“纳词”,囿于自我小情绪而出不来,显然少了这样的大格局——这还不是其最被诟病的。“纳词”有意淫成分,这在李白们那些顶尖的诗词里,是绝对没有的。至于,“纳词”为什么火,个中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当为另话。

这不就说,清代无诗人。恰恰相反,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顾炎武、黄宗羲、吴伟业、沈德潜、郑板桥、龚自珍等等,是诗人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实事求是讲,较之前朝(元、明),清诗有了长足的发展,足以下启近代,但,总体还是未逃出唐风宋韵的手掌心。比如,顾炎武宗法杜甫;吴伟业,七言歌行本乎四杰(初唐四杰),叙述类本乎香山(白居易)。

伟大诗人的出现,非一己之力而为,靠伟大时代造就。唐诗宋词可以问鼎诗歌之巅,是唐代、宋代两个伟大时代成就的。朱元璋夺取政权后,吸取前朝的教训,在文化思想上,进行了严 ku的控制。“程朱理学”盛行;科举考试一改唐宋的以“诗赋策论”取士,而为以“八股文”取士,从形式、到字数,都做了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zui 该抄  sha”。高启就因辞官而被腰zhan,大批文人被kan头的kan头、chao家的chao 家,文人们无不谨小慎微。到了清代,满汉文化融合缓慢,而文字 yu,较前朝,有过之无不及。如此yin  威之下,能出纵情旷达,敢于直抒胸臆的李白、杜甫们,鬼才信——明清时代大社会,根本出不了唐风宋韵。

讲究“言情真切”的诗歌,衰落了。但随着zheng  治、经济、哲学思潮的发展和变化,戏曲、小说这些崭新的文体,渐次兴起。这意味着,中国文学从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古典的雅文学,向以平民为主体的近代的俗文学的转变——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尤其是小说,明代接过了“唐传奇”的接力棒,进一步完善,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人物形象塑造更加丰满,表现的内容,由神话、鬼怪、历史而为现实、世俗。及至清代,随着《红楼梦》的横空出世,中国俗文学终于达到了又一个巅峰。

《红楼梦》是划破青天的一柄长剑。它似同于王羲之的《兰亭序》。

                           2021年6月20日写于听雪书屋

明清诗歌是仿出来的

这里难得彩霞满天(6月19日傍晚)

………………………………

谢谢友友精彩点评!

金华:读才女《明清诗歌是仿出来的》,十分赞叹才女对中国文学史的极深研几,但似乎觉得才女还是有所顾忌的,担心的是“怕惹祸,挨砖头”。是的,说真话,常常会引人误解。其实,我以为,大可不必。为挺才女,我重新翻阅读过的中国文学史,查出相关资料,可作才女新作之佐证。

有明一代,煌煌三百年,清初朱彝尊的《明诗综》收录诗家三千四百余人,清末民初陈田的《明诗纪事》所录诗家已近四千,远逾《全唐诗》的二千三百余家,工程浩大的《全明诗》至今仍未告罄,明诗的数量恐怕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华夏素有诗国之称,诗歌是传统文学中无可争议的正宗领袖,逐夷复夏的明王朝,理应在诗歌的天地中显示出它的力量,最起码也应该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事实却非如此。鲁迅先生言:“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钱钟书先生亦称:“有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不幸。” 其实,唐诗何止是宋人的不幸,更是元、明、清诗的不幸,而不幸的宋诗又成为元、明、清诗的不幸。闻一多先生说:“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南宋的诗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只觉得明清两代关于诗的那许多运动和争论,无非重新证实一遍挣扎的徒劳与无益而已。”中国古典诗歌成于唐,备于宋,结于清,元、明两代身处完备与总结间的过渡阶段,欲创新而不能,思集成而不足,实是尴尬。故而,在中国诗史中,元明两代之诗是最缺乏独立品格的,经常扮演着各代诗歌的陪衬和比较角色。钱钟书先生在给宋诗定位时,便曾将它们拿来作陪,“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在“夸奖”而不“夸张、夸大”的冷静中,通过一个举重若轻的“也”字,钱先生厘定了宋,清,元,明的诗史座次,而这一公允的慧眼识度亦裁定了明诗(包括元诗)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华章-:这是一篇以独特的视角从宏观上审视中国文化史的文化散文。纵横千年又能提纲挈领,精准点评,没点文化积淀,没点大思考,是做不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