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孔雀》第一卷第一、二章 | 少女初长成

 睿说 2021-08-13

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蓝字“Architecttui睿说”→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

文/寇研

《大唐孔雀》

第一卷 少女初长成

(宋)章渊《稿笺赘笔》

涛八九岁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而示之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薛涛续之。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

第一章

我想,她应生在黄昏。

距今约1233年的某一天,小薛涛降临人间。试想这样一幕情景,一千多年前,四川某处小院落的深处,传出新生儿微弱的啼哭。那个时刻,也许在白天、在深夜、在早春、在隆冬、抑或盛夏,无奈都已坠入时光的隧道,无法考证。我更愿意设想是在黄昏,千余年前四川的黄昏景象,现代人无法想象却又忍不住神往。没有雾霾,没有城市马路上车流声拧成一股绳子整夜在摔打,没有工地的轰隆,没有广场舞,没有现代都市的种种贲张与活力。

夜晚将来之际,自然再一次统摄、俯视人间,空气中植物体味充溢,清冷、静谧,送朋友远行的人们在江边安静话别,老人正在扣.上柴门,生人在路口的树下张望,小店里顾客与老板的寒暄、手势、微笑,生动依然,但时隔千年,已听不到一点声响,感觉像在看部默片。

院落里深寂,花草、蔬果、树木,疯了似的生长, 成为院落的主角。房檐内,烛光如豆,闪烁光影中,人的身影庞然、怪诞,映在墙上,薄薄的,一口气就能吹走,屋内偶尔响起人的低语和器具的磕碰,都克制、虔诚、神秘,像是要化进浓浓夜色中去。

伴随着吱呀声,木门时开时关,跳动的烛光里,粗使丫头端了一盆盆热水进屋,又端着一盆盆凉水出来。薛郧在门外焦急的守候、张望、自言自语,每一次木门打开立即向丫头探询,和任何一位父亲无异。但你需要驻足、屏气、仔细聆听,才终于能捕捉到婴儿稚嫩的呓语。它从丰茂的自然、厚重的夜色、浩瀚的苍穹、以及千载光阴的涌聚中,一点一点渗透出来,滴落进历史,慢慢晕染开,像一瓣桃花,或一丛墨竹,总之,是她自己的样子。

第二章 

荔枝,眉州的滋味

薛涛,字洪都,公元781年[1], 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县)。  许多年后,当薛涛侨居浣花溪畔,忆起自己家乡,仍然情难自禁。


乡  思

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峨眉山下”即眉州。“不系舟”,引《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喻自己思乡情切,““锦浦”,  薛涛在浣花溪畔的居住地。岷江水光亮如油,每每让人思念不已,不知什么时候能有机会离开锦浦,扬帆回到我阔别已久的家 乡。

眉州盛产荔枝,在薛涛幼年时期,想必是她的最爱,成年后经历种种不如意时,吃荔枝的记忆也会成为情绪的避难所。


忆荔枝

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象郡”,在今广西、广东西南部,传说中盛产荔枝的仙境,'“楚水”  指长江,“青衣”  江名,在今四川乐山。听说象郡的荔枝,圆润、丰盈、多汁,令人难忘,可我的家乡眉州、嘉州一带盛产的荔枝,也堪称琼浆玉液,天下闻名。像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莱娜蛋糕,薛涛追忆荔枝,拨弄的却是一整块天伦之乐,但无论父母膝下的承欢,还是家乡荔枝的美味,都只存在记忆中,自16岁远走他乡,薛涛终生都未再回眉州。

薛涛祖籍已不可考,只知道原籍长安,祖上为陕西人,不像她同时代的许多文化名人,家世可追溯数代,比如白居易,乃“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元稹为“后魏昭成皇帝十五代孙”,刘禹锡自称“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仅有的资料只能约略捕捉薛涛父亲薛郧的少许信息,元人费著在《笺纸谱》说薛郧“原籍长安,因官宦蜀而卒”  进川前,薛郧在京城做公务员,具体职位不可考,大抵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

薛勋携妻入蜀,时间约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75年前后,其时薛勋约30岁。关于薛勋携妻游宦蜀中的原因,成都薛涛研究会会长刘天文先生考证,原因有三。

第一,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日渐衰落,宦官越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边境冲突等这些从前尚能控制的矛盾,逐渐白热化,陷于失控状态。大历十余年间,长安多乱,吐蕃、回纥等入侵者经常骚扰中国边境,  《资治通鉴》载,大历九年,回纥竟然大白天在长安街道杀人,制造暴乱,民心失散,纷纷出逃长安。

第二,人祸之外,还有天灾。大历九年,京师大旱。那时节,没有所谓人工降雨,只能求雨,首都市长黎干一会儿与巫师手舞足蹈,一会儿“又求于文宣王”,不同于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几个时辰后,总会风雨大作,来验证皇帝、官员的虔诚,大历九年的天公楞是不配合,任凭首都市长想尽了办法,还是滴雨未下,致使关中大饥,饿殍遍野,上演774年版的《1942》。

第三,唐时官员分为京官和外官两个系统,京官的工资由中央政府发放,外官的工资由当地政府承担,唐初国力强盛时,京官待遇好过外官,但安史之乱以后,中央财政吃紧,地方藩镇的势力反倒日益高炽,节度使为充盈自己的智囊团,也不惜高薪聘请有能耐的人,从此,外官的待遇就大大好过京官,至大历年间元载当宰相那会儿,甚至“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  这种情形下,不能养家糊口的京官只得请求外调,去地方任职。约在大历十年,薛勋请求外补来四川眉州。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