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建前后

 昵称38706389 2021-08-13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  第112篇

我和北京理工大学很有缘分,那时它还叫北京工业学院。因为1952年10月4日,父母奉调来到北京参加航空学院建院,就在西郊车道沟也是刚到北京不久的工业学院宿舍区安居暂住,学院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后来我到东城区上学,仍旧住在汪芝麻胡同7号的工业学院宿舍,一度还在北河沿中法大学旧址的工业学院校区食堂用餐,直到我在北京五中住校为止。遗憾的是,我1959年我的高考首个志愿报考“京工”的雷达专业未果,原因是报名表被班主任截留,根本就没有和“京工”见面。

五十年后,倒有机会来回顾“京工”的计算机专业由来,也是一件佳话。

东城区北河沿原中法大学,也是1952年原北京工业学院驻地

原中法大学图书馆,许多计算机的图书曾在此收藏

1959 年4 月29 日,魏思文院长批示设立代号421的计算技术与模拟专业教研组,任命张绍诚为副组长。京工的计算机教学史,紧密联结着多所兄弟院校,北航、北大、成电、哈军工,取长补短,共同创业,体现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亲情传承。

北京工业学院,前身是1940 年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1949 年迁入北京,曾在东城北河沿中法大学及西郊车道沟“暂住”,1988 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在中法大学旧址,精致的楼宇、礼堂和串接的一个个小院至今犹存。那时,二楼的图书馆铺着地毯,百余个书桌上摆放着双头墨绿玻璃罩台灯,典雅宁静的环境、精选的藏书向师生敞开了知识的大门。

1952 年北京的秋天,从低于地面的车道沟向北望去,是一派丰收季节的田园风光,“延安大楼”耸立,傲视着周边片片松柏丛中隐现的皇家墓碑。一片红瓦平房供刚刚到京的教师们居住,每天下班之后,家家户户烟囱中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融为一体。从延安走来的“京工”,当为筹建中的北京航空学院的老大哥,尽心照顾着全国各地来京的“北航建设者”,从教室、宿舍、校车,直到食堂都不分彼此。1954 年,两家的校园建好,兄弟挥手各奔前程,但许多事情两校还是无法分开。

1958 年教育部向聂荣臻副总理呈报的建议

1958 年6 月12 日,教育部黄松龄副部长向聂荣臻副总理呈报专业安排建议,“清华已设置的专业继续下去,北航、京工尚未设置而需要设置的专业可以同时设置,但在发展方向上,清华可以广泛些,可供军民两用,北航、京工可窄一些,专供军用”。次日,聂荣臻批示:“同意。”该文件下达后,京工在专业设置上,列出了两个专门化,一个是“火炮用指挥仪专门化”,另一个是“火箭计算装置专门化”。

“紧急措施”颁布之后,北航和京工都选派教师到中科院计算所训练班进修,京工有李耀墀、张振民参加计算机培训,赵广琴和张训诰参加计算数学培训。上 

1958 年11 月18 日,京工仪器系副主任马志清宣布,原指挥仪专业12542、12551 两个班,以及从原光学专业8552 班调入12551 班的17 位同学从19 日起开始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由徐和生与郑流芳讲授脉冲技术、电子管线路,王远讲授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当年的学生吴鹤龄回忆,王远老师资料消化透彻,把БЭСМ原理讲授得清清楚楚。

1951 年,王远从上海交大毕业,在京工讲授的是电机学、整流设备,专业相近一点的也是电解算装置,他都没有见过电子计算机。专业紧急上马,校方只给一周准备时间,王远勇挑重担接受任务,内心深感惶恐。好在图书馆接收了中法大学的全部书刊资源,他找到俄文自动化学报连载的《电子计算机》,正是БЭСМ,图文对照,让他大喜过望。

28 岁的青春年月,教学的热情战胜了身心的劳累,深夜独行学海静心备课,起床就要走进教室讲授,晚上的俄文资料,次日就变成课堂上的学生笔记。有时整个上午,依照苏联习惯要连续讲授六课时,一上讲台人就处在一种亢奋的工作状态中,这份讲稿成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基础。王远讲授计算机原理课,1958 年讲授90 学时,1959 年60 学时。

北京大学徐献瑜教授(右二)

1959 年春节过后,京工的学生到北大听徐献瑜教授的程序设计课。吴鹤龄回忆那是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徐先生擅长应用数学,尤其擅长近似计算,当年他还不到50 岁,讲课条理很清晰,课程由参加过训练班的张训诰老师辅导。

1959 年3 月12 日,吴鹤龄的日记记载:“(程序设计)课后请北大陈堃銶先生答疑,答得很清楚。”陈老师刚毕业留校,比同学大不了几岁,但精通专业,为人热情,总是痛快地满足同学们的要求,深受欢迎。

1958 年12 月29 日到1959 年2 月15 日,学生出外实习。青年教师张惠率五名同学参加北大“红旗机”研制,由北大周炜老师指导,大家相处很融洽。他们多次旁听北大的班级科研报告会,感受到北大学生活跃的思维与学风。

吴鹤龄还听过张世龙老师在北大“红旗营”总结会上的报告并参加了逻辑设计活动,也听过徐萃薇先生上课讲微分方程,有些内容对大四学生显得深奥和难以理解,但对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素质大有裨益。

北京理工大学吴鹤龄教授

1960 年春节过后,部分同学提前毕业分配到国防部五院。留校同学结合开发103 计算机和102 大型模拟机做毕业设计,因元器件质量及加工工艺不过关,未能成功。54 级、55 级另有30 位同学到十五所做毕业设计,这里条件比学校好很多,得到杨天行、江学国等老师指导,收获很大。

1960 年2 月,京工自动控制系成立,计算机专业归属于该系称为221 教研室,教师21 人、职工8 人。后来计算机专业调整到电子工程系。

1980 年7 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今天发展为计算机和软件两个学院。

京工的第一本计算机教材《数字计算机概论》由毕业留校的三名青年教师李耀墀、张振民和江涛结合苏联M-3 机编写,署名“李振江”,1960 年4 月出版。同时出版的《数字电路》是由青年教师徐世俊编写的,两种教材使用了好多年。

1962 年末,王遇科从哈工大调到京工后编写出版了《电子数字计算机的逻辑设计》,并从1964 年起讲授这门课程。1963 年10月,221 教研室派出教师彭一苇到哈军工进修,学习“晶体管脉冲电路”,这是京工教师最早接触到的晶体管计算机。

1959 年,北京工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第一届毕业班12542 班23 人合影,陆雅瑾、沈梅琴、吴爱成、牛春梅、陶登意、武近梅、郭育英、邹敦峰、刘菊枝、时心力、章士俊、唐腾芳、程维治、戚锡璋、彭兴泉、游步文、张树桐、江涛、肖显君、侯德芳、殷爱群、孟祥銮、吴学洪(江涛提供)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 》 

        JSJ_195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