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瀍河故事

 寻玄叩释 2021-08-13

(瀍河公园一瞥)

就其流程、流量、流域面积来说,瀍河是茫茫中国大地上的小不点,几可忽略;但瀍河不仅仅是条水流之河,更是条文化之河,历史之河。

一,瀍河与“河南人老说'中’”的渊源

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

这是周公旦给成王汇报工作的时候说的话。记载在《尚书·洛诰》里。意思是说,我在涧河东、瀍河西占卜,只有洛河这儿合适;我又到瀍河东边占卜,也是只有洛河这儿合适。

周公在瀍河两岸反复鼓捣,干啥?

为了找到天下之中,为周王朝建造新的国都。

周武王早就想在天下之中建造新都,但生前未能如愿。成王即位之后,又经过了几年的南征北战,天下总算平定了下来。便开始着手寻找天下之中,完成武王的遗愿。

占卜,怎么占卜?(知道怎么占卜,可以跳过此段。)国家有职业占卜师,拿着龟甲或者兽骨,在上面用墨画上痕迹,然后炙烤。如果炙烤后的龟甲兽骨的裂痕与墨痕吻合度较高,就是“吉”;否则,“凶”。

占卜的准确率并不高,史书多有记载。

周公就是这样来考察“天下之中”的吗?

当然不是。其实这里的“卜”,说成勘察最合适。

《周礼·地官司徒》有个记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其中土圭,为古代用作测量日影和测度土深的器具;土深,为地的水平面与太极星之间的角度;日景,为太阳照在杆上投下的阴影;地中,即天地之中

很专业吧?

事实上,周公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测量技术。他带领着科技人员一路奔波,一路勘测,一路沐风栉雨,这才终于测得了天下之中。天下之中,就在瀍河岸边。大家兴奋地叫到:“中,中,天下之中!”

于是祭祀天地,建立地标。人们奔走相告,传递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中,中,中,天下之中,……”

“天下之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

响亮的“中”字,从瀍河之滨渐渐响彻中原大地。

慢慢地,“中”就成了中原百姓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应答词。

今天,河南人的口中,时不时地就会蹦出一个嘎嘎脆的字,简洁,有力,带着激情,听着放心。传递的是承诺,感受的是温暖。

一个“中”字,既有居于天下之中的自豪之感,也有对于周公旦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如此具有文化内涵的字,我们继续传承下去,中不中?

顺便说一下,建都瀍河岸边,周成王很高兴,说,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是西周的何尊铭文的语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句子。我就住在中国,在这里来管理百姓

最早的中国一词,指的就是瀍河岸边这个地方,这是天下之中。

(周公庙外景)

二,瀍河与一个孤独的皇帝

“仰惟高祖,定鼎嵩瀍,卜世悠远。……”

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冬,司空公、尚书令、任城王元澄在一份关于整治京城滥建寺院的“提案”的开头写的就是上面这几句话。

在今天,这几句话大概是这样说:

我总是满怀敬意地思考,高祖当初之所以把国都放在嵩山和瀍河之间,是有着让我们大魏国世世相传长久发展的深意。……

看到了吧?

瀍河,对于北魏高祖孝文皇帝,对于北魏,有着举足轻重的政治意义。

我说他孤独,你可能会问:做皇帝的,还有啥孤独的?

他没有皇后、太子吗?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啊!

他没有文臣武将吗?众星捧月前呼后拥还孤独?

至少,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他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一言难尽!

他有皇后,但出轨了。

他有太子,但背叛了。

他有大臣,但他思想的超前性让他的大臣们瞠目结舌,或明或暗,或激烈或阴柔地反对他。

他的幸福的童年?

别提了,别提了,说了都是泪!

对自己的母亲他一点都没有印象。他被确立为太子,他的母亲就被处死。他做了皇帝很多年,都不敢打听他的母亲是谁。

父爱?大概还有点。但也太稀缺。他的父亲13岁时,他诞生了。一个13岁的人,能给他多少父爱?

他十来岁的时候,能给他父爱的人又突然蹊跷地死去。据说,是被太皇太后杀掉的。

虽说他是个皇帝,但却有一个太皇太后亲临朝政。

曾经,他自己也没闹明白,究竟是为什么,这个和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女人突然生了他的气,他被关进了小黑屋。

冬天,让他穿着单衣,三天,没给吃喝。

他差点死去。

一直到今天我们都不清楚,这个幼小而可怜的皇帝是靠什么在那三天时间里维持着自己的生命。我们也不知道,在小黑屋里,这个孩子皇帝会想些什么?只知道,他并没有哭闹。

后来,太皇太后忽然感觉好几天没见皇帝了,别人这才提醒,在小黑屋关着呢。

出屋后,他更沉默,也更尊重太皇太后。从此,听太皇太后的话,读太皇太后的书(太皇太后专门给他写有书),他渐渐长大。

太皇太后死前,营造生陵,他也为自己选定了墓址,执意要在将来安葬在太皇太后的不远处,永远陪伴着他爱戴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死后,他痛不欲生,好多天,他水米不进。他放出话,要给太皇太后守丧三年。朝政?你们看着办!

大臣们感动于他的孝。纷纷地劝,再三地劝,他才勉强出来听政。

一年又一年。

他的政治地位终于巩固了,他自己终于可以说了算了。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了,他终于打定了主意。——走!

瀍河岸边,

到瀍河岸边,

要到瀍河岸边,

一定要到瀍河岸边。

——因为那是一个很“中”的地方。

梦想在那里绽放才能流光溢彩,抱负在那里实现才能心满意足!

终于,瀍河岸边,一系列的改革,一系列的变化……

瀍河,成就了这位皇帝的政治梦想;瀍河,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如此规模巨大又以和平方式进行的民族大融合。

但他的迁都和汉化改革遭到了方方面面的反对和阻扰。太子在一班大臣的怂恿和簇拥下,带着京城里的追随者叛逃而去,回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公开地分裂党分裂国家。

后来,他南征过程中,在霖雨缠绵的时节,彭城公主远道跋涉而来,抑郁而凄然地向他汇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皇后出轨了,消息确凿!另外的渠道也印证了这个事实。

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像常人那样暴跳如雷,——立即下旨,弄死皇后。没有。他仍然沉稳地在前线指挥战斗。处理完了工作后,回到京城,召见了皇后。两个人进行一次谈话。谈话的内容,谁都不知道。历史就是这样记载的,我们不能杜撰。关键是,皇后也没有被废除,仍然是皇后。

他爱她爱得很深,很深;她伤他伤得很重,很重。

在他去世前,他为自己选定了墓址。

在哪儿?

恭喜你,猜对了!——

瀍河岸边。

必须葬在瀍河岸边。

“自表瀍西以为山园之所”,这是史书上的原话。

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这位孤独的男人,他愿意永远和瀍河为伴,永远不离开这个很“中”的热土!

(魏孝文帝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