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亦诗亦摄|乡愁,远方的上方

 诗人舒放 2021-08-13

距离的黄油抹在灵魂飞身而出的囟门,

巴比伦之塔底甲壳虫的头顶。

乡愁坚硬如铁,藏在最柔软之处,

随着海拔加快复苏的频率。

每一步,我都听见干戚之舞的鼓声,

膨胀有血液的纯度,

以剔除氧气的险招一反秋天压境而来的围剿。

无有残阳,亦无秋鸿一字型的乡音咒符

唤醒游子沉睡千年的莲子之心,

于须臾间绽放为一朵硕大的荷叶,

为我遮挡赤裸的炫目之水。

       

九曲黄河,最初的回眸便已蓄满不回头的决绝,

以浪漫以缠绵以绕颈水禽以彳亍行路之势,

呈现出天地的肚脐。

谁言珍重?多情自古伤离别。

而那些指点江山的男女,

以柔嫩的手指清点寸断的肝肠:

一、二、三、四、五、嗯,那是六,

看,还有七——八——九,

这就是九曲黄河。哇!真好。

——没有历史的人就是幸福的代名词。

       

我看见了。声音的反时针拭去累世的尘土,

目光那边,倒淌河回归时间的子宫,

哦,玉树。你是玉树。

你是玉树临风却攥不紧一缕青烟的须发。

凭谁问哑然之子那些沉入河水的石头,

一句苍老的乡关何处?

再陪自己转身,携带陡然增重的灵魂一起下山?

       

时间总比预期的要早一些,

却仍要添加一米七四的厚度,

隔离大地律动的心声。

一切均是徒劳,我在目光中迷失目光,

兜住一粒砸向地面的泪,

为自己和故乡蜕变为飞翔的种子。

下山了,有炊烟撩起诸神居所并非隐秘的面纱,

入定的老僧和戏耍的沙弥皆为光影的住世,

我知道这一点,我们都一样。

      

那么,我就只能以成都这一地名,

回复土伯特男子扎西的问询:你从哪里来?

且作为顺理成章的归宿。

心跳刚刚开始:

透明的腹腔里,鱼类生出后肢,滑向星光。

我们,都一样。

    四川红原县唐克镇,天下黄河第一湾。我当时站在那里,错误地以为,山那边就是故乡青海,所以才创作了这样一首有关乡愁的诗。很多年前看席慕蓉的作品,有篇文章中说到,席父非常喜欢听她们小孩子唱李叔同的那首《送别》,时不时地就让她们唱来听,每每都热泪盈眶。直到有一天,他从书上看到,歌词是“长亭外,古道边”而非他以为的“长城外,古道边”——长城外,是故乡啊。那一刻的失落,我在了解山那边并非故乡时,深有体会。

关于作者:舒放,力求避免油腻的中年男子。流浪各地,但定型于高大陆青海。写诗多年,一直坚持着,哪怕诗歌从大众变成小众乃至现在的旁门,喜欢不减,且欢喜有加。

世界薄寡,请允许我用诗歌撩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