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户亏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非常6加7 2021-08-13

有个问题一直谜一样地存在于资本市场中,不管是牛市熊市,不论是买股票还是基金,散户总在亏损

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亏损周而复始,但散户却依然前仆后继,散户亏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也早有关注,只是之前停留在“散户亏损”这个事实上,并没有去深入分析内在原因,但不究其根源是永远无法越过亏损这道坎的。很多人亏到一定程度后才幡然醒悟,但那时多半为时已晚。

从表面上看,散户亏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种,毕竟投资是人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亏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但我认为亏损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了能力圈之外的事。

这样说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

现在市场投资风格无外乎就两种类型:股权投资类和技术分析类前者把股票当做资产,后者把股票当做工具,长期看,股权投资类只有少数幸运者可以做到持续盈利,而技术分析类几乎全军覆没式亏损。

一、技术分析派的深渊

技术分析类投资者把股票当做投资工具而非公司,这是技术类投资者失败最大的根源。因为这类投资者盈利的出发点就已经错了,这已经不是能力圈范围的问题。

 这类投资者只在乎技术分析和技术预测,喜欢追逐热点和题材,甚至跟庄,这些跟本不是散户的能力圈,更不是投资者应该构筑的能力圈,所以亏损是必然的。

 既然在投资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结果可以预见,为什么还有众多散户去做技术分析呢?

根本原因在于这类散户最先接触的投资思维就是技术分析,这种信念早已深入骨髓,即便是亏损,他们也无法对自身做出改变。

这种信念是固执的,就像有人相信彩票赌球可以大富大贵,有人相信工作进取可以安居乐业,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这种信念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方向,坚信技术分析的投资者永远都会把K线分析当做第一重要的事。

国内投资就是因为早期出现大量的技术分析派,所以才出现股市标准的二八定律,他们的影响到现在都没消散。这种投资启蒙环境已经毒害了一批又一批散户,大家可以看一下市面上的投资书籍,多数是K线分析、各种指标技术,一些所谓的专家也是马后炮式的技术分析。

对于刚入市的小白而言,首先要知道的是如何才能赚钱。大家自己不妨也想一想,你们是通过什么样的策略在股市中赚钱的。

而国内的投资启蒙基本都是技术分析,而且引经据典,案例丰富,甚至给小白描绘出一个光明的致富情景。这种环境下,技术分析就像毒药般慢慢渗透小白的思维,而后小白开始坚信技术分析是投资盈利,甚至暴富的唯一途径。

这种信念一旦扎根,亏损的大门就从此开启,而之后的操作策略只不过是这个“毒药蔓延”的日常事务而已。

从本质上看,如果散户最开始对投资的理念理解错误,那么就会在亏损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

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解决这个根源性的问题,就得彻底打碎早期根植在内心的信念。

事实上,很多散户直到最终离开股市也没能从那个暴富的梦中醒来。

对于投资小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见过最多是亏到一定程度,当自己痛彻心扉时,才最终醒悟。当然,也有段位比较高的投资者,在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下,早早撇开执念。

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这种信念先入为主,早已在内心生根发芽。就像学习语言一样,一个不管在哪国出生的婴儿,把他放在什么语言的环境里成长,他就会什么样的语言,再去学别的语言,甚至把最开始会的彻底忘掉,是要花极其大功夫的。

想改变这类人的投资思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做到的,多数人是在亏损的过程中慢慢改变,虽然比较艰难,但却是一段宝贵的心路历程。毕竟这类投资者在牛市时受过技术分析的恩惠,如果没有无数次的打击,依然很难认清自己。

技术分析这类散户的亏损,我归结为能力圈之外的亏损,因为这不是能力圈的问题,而是投资的出发点就已经错了,之后做的再多,也只是“想盈利却仍亏损”的挣扎而已

二、股权投资类的病因

股权投资类,听起来比较靠谱,而且近几年国内对格雷厄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甚为推崇,但这类散户依然亏损者居多。

尽管这个大方向是没错的,但只有大方向是完全不够的,就像你要吃红烧肉,给你一头猪你就能吃到吗,当然不能,从猪到红烧肉,这之间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简单来说就是股权投资亏损的散户,最大的根源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公司,经常做能力圈之外的事。

我说的是没有真正理解公司,事实很多人以为自己理解公司了,但殊不知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已,甚至连理解的大门都没进,没有真正理解就去贸然投资,这是散户亏损的根源。

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

 (1)浮于表面

这类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仅限于表层,平时谈谈公司产品、主要业务尚可,但如果再深入一点,基本一无所知。

就拿最近大火的新能源来说,很多人只知道某公司是卖什么产品的,对公司经营情况也略知一二,但再往身处探讨,比如问及产品竞争力、客户群体、未来规划、市场规模等等,就哑口无言了。

这类投资者就属于浮于表面型,股价只要一个不大不小的回撤,就会立马被打回原形。

最近隆基回调,有人卖出又买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包括昨天有粉丝被药明康德套了快10个点,比较慌,这就是典型的内功没有练好就贸然买入,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2)假装理解

这类投资者最大的毛病就是异常坚信买入的公司,在买入后经常发布看多言论,如果有人说一点不是,就立马反击。

论坛里这类散户非常多,投资需要坚定的信心,甚至需要一点信仰,这没有错,但如果只是为了给自己“壮胆”而刻意唱多,就有些太过牵强了

持有的底气不是来自表面的声张,而是发自内心的认知。

当股价上涨时,看似一切都合情合理,信心倍增,犹如股神,但只要公司出现利空,股价出现波动,立马底气全无,甚至止损出局,到头来不过是在骗自己而已。

假装很理解一家公司在盈利时有效,但在波动市场中会经常碰壁,因为这种理解是没有底气的。

(3)命由他定

这类投资者比较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是炒股的料,干脆把命运交给专业人士,比如财经大V、游资、私募经理等,看他们推荐什么股票,然后跟风买入。

这类投资者的盈亏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收益高低也全凭信任的对象,如果听信的人是个大牛还好,但万一是个“江湖术士”,就全完了。

这种类型的投资者我觉得并非无药可救,选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却相对容易,不如老老实实把钱交给专业的经理管理,这样既避免入坑,又省心省力。

(4)长期跟踪

这类投资者往往能在市场跑赢多数人,而且是比较靠谱的投资策略,但长期跟踪只是了解公司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有些人跟踪只是泛泛地看一些历史资料、财务报表,而有些人则很用心地研究商业运作、战略规划。

第一类人的跟踪只是为了敷衍了事,看似对公司的分析做了大量工作,实际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在跟踪而已;第二类人则是更实际地在扩展自己的能力圈,去感受公司的经营发展,同时也增强自己的商业嗅觉。

这两类投资者的差距显然易见,要想成为第二类投资者并不容易,但投资的难处也正在于此,既要花时间,又要花精力,而且研究的事情多数还寡然无味。

没有真正理解投资的公司只是亏损的表象,在能力圈外投资才是多数散户亏损的根本原因,不去看清这个事实,就很难在股市盈利。

三、总结

技术分析派的亏损是投资门槛以外的亏损,而股权投资者的亏损则是因为没有固守自己的能力圈。

理解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不管你对公司有什么样的理解,这都是建立在个人的认知之上,但认知却有能力圈大小之分,如果不是真正理解一家公司,就不要去投,如果你去投了,这个错不能算在你不理解这家公司上,而是错在你违背了能力圈原则-不懂就坚决不碰

有多大的能力圈就做多大范围的事,如果嫌收益太低,那就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巴菲特到80岁左右才买科技股,无非是充分构筑了科技这个能力圈后才做下的决定,如果巴菲特不去研究、不去追踪科技股,那到最后也只能守着大消费、银行玩一辈子。

有些人有能力圈这个意识,比如深入研究消费、医药等,但有些人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最后只能稀里糊涂赚,再稀里糊涂亏。

在我看来,根除亏损的药方只有一个,那就是认清并固守自己的能力圈;而让盈利不断扩大的最好办法也有一个,那就是夯实并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