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ade in China

 新用户73455rwb 2021-08-13

近几年,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大放异彩,从时尚元素到电视电影,中国制造的特色无处不在。不过也有一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审美有误解,前一段时间D&G刮起的一股妖风还引发了一大波抵制的风潮。

♫♪  ♫♪  ♫♪  ♫♪  ♫♪ 

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提到交响乐,大家大多还是会想到歪果仁写的一些大部头的音乐作品吧。比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老柴的《悲怆》、莫扎特的《40》、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等等。它们就相当于文学界的《哈姆雷特》、美术界的《蒙娜丽莎》、演员中的玛丽莲·梦露。

因为文化的差异,外国的这些交响乐总让国人觉得有很大的距离。其实,中国也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响乐作品,而且这些主题(能哼哼出来的曲调)有很多取材于民族音乐元素,更容易让中国人理解。

因为天朝特殊的“环境”,艺术文化的内容也多跟“环境”有关,大多思想性很明显,教育人三观要正确,其中的一些音乐作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非常好。

♫♪  ♫♪  ♫♪  ♫♪  ♫♪ 

▲ 点击收听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何占豪、陈钢1959年创作,主题取自越剧《梁祝》的音乐素材。协奏曲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百度语),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小提琴和乐队一起演奏的乐曲了。

中国音乐的特点是不那么抽象,特别喜欢讲故事。这首乐曲的内容很多,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中心思想就是反封建。很长啊,听个开头就好了——很熟的。

♫♪  ♫♪  ♫♪  ♫♪  ♫♪ 

▲ 点击收听

中国有两首协奏曲举世闻名,一首是上面介绍的《梁祝》,另一首是钢琴协奏曲《黄河》了。这首作品1969年改编自《黄河大合唱》,主题是抗日救国。全曲分为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先抑后扬,先赞美家乡,再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赶走日本侵略者,全曲充满了不屈的力量。

序曲《黄河船夫曲》中钢琴的乐思重复演奏仿佛船工的号子的一领众和,而音阶的上下进行又似惊涛骇浪,羊皮筏子如一片树叶,在船工高超的技巧下惊险万分地渡河而过。

♫♪  ♫♪  ♫♪  ♫♪  ♫♪ 

▲ 点击收听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百度语)。

接!地!气!作为《春晚》的指定BGM,一听就像快过年了。又是敲锣又是打鼓,虽然由西洋交响乐合奏,但密集的节奏和典型的中国民歌旋律烘托出了传统节日的热烈气氛。

♫♪  ♫♪  ♫♪  ♫♪  ♫♪ 


▲ 点击收听

《红旗颂》是由吕其明1965创作的交响诗,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百度语)。

开始部分小号吹出战斗的号角,并且做了一个推进,国歌的旋律也露了小小一面,宣告新中国的成立。而后主题的铺陈由弦乐合奏,庄严而深情,感人肺腑。中段回忆了黑暗的过去和激烈战斗的过程,而最后部分国歌的再现将乐曲推向高潮,仿佛新中国正在缓缓翻开崭新的一页。

♫♪  ♫♪  ♫♪  ♫♪  ♫♪ 


▲ 点击收听

《第一交响序曲》是作曲家关峡根据所作歌剧《悲怆的黎明》的音乐于2003年12月重新结构而成的,其主要旋律用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百度语)。

我没看到那部歌剧,熟悉ta也是因为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首乐曲的套路和《红旗颂》很类似,在短小的铜管乐演奏出引子之后,排山倒海般的弦乐直入主题,深沉又浓烈,非常具有煽动性。富有特点的钢琴、小提琴以及铝板琴等乐器的突出,令乐曲变得含蓄而有气质,中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性。所以,虽然这首作品与《红旗颂》的风格非常类似,但似乎更柔和一些,抒情一些,艺术性更强一些。

♫♪  ♫♪  ♫♪  ♫♪  ♫♪ 

只有经历过相同的历史,才会有相似的体验,才会因为感同身受而产生共鸣,这就是文化的认同感。各地各风俗,中国音乐也同样深深地刻上了“中国制造”的烙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