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报》诗评集(诗歌类)】冯福君评陈华美的作品《岁月有痕》(52)

 中诗报 2021-08-13
  点上方 蓝色字体 一键关注    诗歌| 小说 | 散文 | 歌曲 | 戏剧 | 故事 | 音乐

【评诗人简介】 冯福君,网名,高高的白桦林,黑龙江人。作协、诗协会员,《雪魂》诗刋副总编、《臻雪文化》顾问。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创作实验基地诗歌创作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诗歌报》诗评中心诗评,已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诗观:诗无定式,力辟蹊径,关注社会,感悟人生。

【诗歌作品】

岁月有痕

文/陈华美

大片大片的云,把天地隔开。

风无语,也不会去倾诉。

几行清瘦的文字  折射

岁月的容颜,从青丝

到白发

草原托起的是群山,一匹马

站成一朵花的姿势

一片一片吹落。

自飘零的落红,无根。梦

自远方

我在想,挚情会不会被误解伤害

白色的毡房,就是流浪

是撕裂成的一大块

一大块的孤独。身心疲惫,或许

遗忘是对的。

伊犁河的雨水,滴答滴答,

把黑夜穿透天亮

一双眼,失望。另

一双眼。渴望。

【冯福君品诗】

            一河情愫,两地相思

一一品读陈华美的诗《岁月有痕》

        心理学家分析,人有六种基本情感:爱、高兴、惊讶、愤怒、伤心、害怕,其它感情都在这六种之下。这首诗表达的也是人的某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则显得更深情,更含蓄,更矛盾,更无奈。     

一、情感方面的解析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只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人就与"情"字分不开。很显然这是一首情诗,然而这里的情却多了几分复杂、矛盾与无奈。

        "大片大片的云,把天地隔开",诗的开篇,便用"天"和"地"代表两个人或感情,用"云"代表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也许是外在的某种原因,也许是内在的心理因素。这种力量把两个感情给"隔开"。"风无语,不会去述说。" 只能用"几行清瘦的文字"来倾诉这种感情 。好多年过去了,岁月无情,即使容颜衰老,"从青丝到白发",也思念依然。

        这种情感、这种思念来自何方?  文字给出了方向:"草原托起的是群山",那里有大片的草原,有巍峨的群山 。而那"一匹马"正是思念的根源,它"站成一朵花的姿势" 翘首企盼。然而花瓣却被"一片一片吹落”。那是因为它"无根",是来自"远方"美好的"梦"。

          面对现实,"我"也在彷徨," 我" 在想,挚情会不会被误解伤害”? 仿佛那"白色的毡房,就是流浪" 的你,就是你那被"撕裂成的一大块/一大块的孤独"。我们都已经 "身心疲惫,或许/遗忘是对的"。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伊犁河"是"我"永远的牵挂,那"滴答滴答"的雨水,就像眼泪在流,就像心在滴血。就让它把这无边的"黑夜穿透"吧! 天总会亮的 ! 光明终究会来的。请你不要失望,对于这份情,我也非常"渴望"。就让我们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重新燃起"希望"吧 !

二、技术层面的分析

        这首诗虽然是有感而发,抒发感情,但是从谋篇布局上,还是可以看出诗人的成熟与水平。

        第一节作者借云、天、地、风等物象来进行比喻,用"天"和"地"代表两个人或两个感情,用"云"代表某种干忧力量,用"风"代表心理的表达。用"倾诉"、"清瘦的文字"来表现相思的苦与愁,用"容颜"、"青丝”、"白发"来形容时间概念。

        第二节从近处跳向远方,发挥想象深入表达。借用"草原"、"群山"、"马"、"花"等物象,进一步表达这种情感,将这情感的阻隔归结为"无根"和一场"梦"。每一个语言都指向同一义,诗歌就会缺乏张力。这一段从线性表达中甩开,实现了另一义的表达。

         在第三节中,这种情感在虚拟与现实中飘忽不定,充满了担忧、矛盾、牵挂等心理活动,最后回归到现实,或许这种遗忘的结局是对的。诗歌不论如何“跳跃”,但始终遵循逻辑。

        最后一节又从现实进入幻想,还是牵挂着远方这段情,并将这份情寄托于一条河,用"雨水"、"黑夜"、"天亮"、"失望"、"渴望"等,来表达一种矛盾、彷徨、渴望的复杂心理。中国诗歌强调意境的圆融和意象或者细节的质感,这首诗的结尾与开篇首尾呼应,实现了审美与思索的完美统一。

三、整体感觉与评估

        爱情是诗人永恒的主题,我为诗文中的深情感动。作者字里行间抒发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渲染着一种让人动容的氛围。都说诗歌是从诗人的心里流出来的,是情思的流淌。可以看出诗人内心世界是丰富细腻的,是游离的,而这种情感的纠结与疼痛,只能化成诗人笔尖的忧伤。从标题《岁月有痕》就一语道出主人之间至深至爱的关系。尽管不能凭空想象或者定义是怎样一种情,但品读中不自觉被牵入场景,被这份真情感染。

        这首诗真情流露,自然表达,虚实结合,跳跃自如。语意与画面的衔接自然,意境的把握游刃有余,贴切的比拟更加使诗意浓郁。看似平淡无奇朴实的诗句,却语感饱满,富有张力和延伸力。

        作者选材适合,构思巧妙,整首诗歌以情贯穿始终。段落、韵意衔接自如,诗意延贯穿伸,脉络清晰,浑然天成。诗歌技巧的把握,层层递进的情感,引领读者走向更加广阔的时空和叙述层面。

        诗人的情感丰富、细腻、饱满。诗人的表述内敛、克制、深情。整首诗歌语言流畅,意境忧伤美妙!借助一些物象,把蕴藏于内心的情感,细致而巧妙,恣意酣畅的表述出来,充满深情与感悟,让人读后有一种心灵的触动。

【诗人简介】陈华美(花好月圆),江苏盐城人,现旅居新加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诗报第三临屏创作室主编,《大西北诗人》执行主编。《草根诗刊》副主编,《西河风韵》编辑,《华文现代诗》副主编。作品散见《诗选刊》《延河诗歌特刊》《中国草根》《长江诗歌》《香港诗人》《延安日报》等海内外刊物,入选《中国当代爱情诗典》《中国诗歌报临屏诗精华作品选》等年选。获第三届蓓蕾杯全国诗歌散文征文大赛优秀奖、《远方诗声》平台"春之美"大赛二等奖、【唯诗缘】《抒怀2017现代诗精品选集》铜奖等。诗观:诗歌是心灵开花的文字,坦诚真,善,美!

中国诗歌报和天安门文学荣誉出品

中国诗歌报诗评中心全体编辑人员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冯好平

主编:幂闻

副主编:冯福君 赵元苍

编辑:张林

编辑:张志河

诗歌编辑:李海楫 李悦岭 柯羽 村邻 舟儿 赵富有 左秦 白丁 二木 张志和

诗词编辑:陈勃 赵云翔

本文系原创作品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版权信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