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01涂:与自己书

 盼哥写文字 2021-08-13

这些天,鬼天气你真够狠的。高温,我怎敌得过你?我不故作娇情,可我真是心烦意乱啊。惹不起你,我躲起你,行吧!

蛰伏在家,蜗居在自己的三分地里,关上门窗,拉紧窗帘,躺在床上,赤身裸体,四仰八叉,拒之高温于室外。鬼天气,你秀你的“热情似火”,我享我的“自由世界”。美哉!乐乎!

我安静地坐怀于书房中,外面的世界是冷的还是热的,都与我无关。背倚书柜,手捧一本书,静静地享用孤独而丰盈的读书时光。但是,每当我在书柜前选择读哪本书时,是极痛苦的一次选择,这本是爱,哪个也爱。徘徊过后,我终还是再次拿起《文化苦旅》(余秋雨著)。这本书,我虽看过很多遍,但依然深深地爱着它。为什么呢?我偏爱秋雨在书中所述的话语: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是的,余秋雨先生是用行动在探寻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地地道道地文化行者。

读书时光是丰满的,充实的,亦是智慧的,稍不留神,时间便在翻页的瞬间过去了。整个上午,我与《文化苦旅》亲密相拥……

余秋雨先生说:“文人本身的毛病也多,大多既有点孤傲又有点脆弱,不愿意为了一种精神成果而上下其手、四处钻营、曲意奉迎,往往一气之下便愤然投笔,毁琴焚稿。”然而,他坚守了文化存在的底线,他说这本书的面世是一种侥幸,不,这本书面世是一种必然,是一种幸运,它留给读者关于人类精神和文化价值的深层次思考。

由此,我比较赞同先生所提及的关于文化价值取向的问题,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精神成果的大量耗散和自灭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由于一时的需求、风尚、机遇、利益而使历史上某些人的某些书得以出版面世,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从这一段话中,我们不难解读出一个共识点:文化需要共通性、需要时代性。文化拒绝利益,文化一旦与利益沾了边,那么,无论谁写的,其文其字都会掉色,掉价。

既然如此,文化不仅是一种觉醒,而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生发。我们应该呼唤自然,呼唤觉醒的梦。

读罢余秋雨先生笔下富有生命力的文字,尽管,我不是文人,但我一直崇尚文化。我信守“涂鸦只为安顿自己”的写作理由,当一个人守住了心底最为纯净的部分,那么,笔尖所流泻的文字是澄澈的,其文章必然是绿色的。

细数流年,我特别喜欢堆积文字,不成篇,只为记录心情。堆积文字是为了感念岁月,涂鸦生活是为了安顿自己。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闲暇抑或是忙碌,我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有时用手机)涂鸦文字,然后装进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微信公众平台)。今天,我才发现我已安静地走向了“第200涂”。哟,这样的涂鸦行为是可爱的,美丽的,我不得不致敬自己!

涂鸦是为了安顿自己的魂灵。我为自己选择了安静地涂鸦而干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