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教育前半生(三)

 盼哥写文字 2021-08-13

    昏昏沉沉,无所事事,又是一个暑假过去了。2002年9月,新学期,新的希望,年少轻狂,总希望能在学校大展身手。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现在,回想起那段岁月,那时的我,虚度光阴,纯属一个废人。

那时,乡村学校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程,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学生素质,主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乡村学校小学增设英语课程。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死马,但现实是学校没有专业英语老师,于是,学校领导摸老壳,选人才,估计是经过大会小会研究,慎重选择,最终,把我这个废人选定了。当时,我高兴得瞌睡都睡不着,原因在于,那时的英语老师属于稀有人才,如果某老师教英语教得好,一定是学校重点培养的人才。

其实,我自己才了解自己,我就是一个十足的水货,读初中和师范期间学过英语,哪有能力教英语呢?但是,年轻人又不服输,教就教嘛,没什么不得了的。上岗前,万源教师进修校专门组织了土专家(当地英语骨干教师),对我等水货进行了长达一周时间的岗前培训,至今,岗前培训合格证还在箱底,每当翻箱倒柜,看到这张合格证时,我都觉得可笑。我笑自己,笑岁月,笑现实。

拿到岗位培训合格证后,我就返回学校正儿八经上英语课。当时,我还兼上三四年级社会课(那时,有门学科叫社会,至于书中写的什么,我全然不知了),教学任务并不重,每周也就七八节课。那时,我觉得,我是学校最闲的,最没有用的老师,完全像在养老院一般。

2003年5月,我毅然决定参加成人高考,报考了小学英语专业。成人高考后,我被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文理学院前身)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负领导期望,不负青春年华,成为乡村学校里的专业英语老师。2003年暑假,我拿着通知书走进了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参加函授学习。

入学时,交了1500元的报名费,集中培训一周。

培训正值七月下旬,达州像火炉,像我等二货属于高山上长大的娃儿,一下子走进大城市,自然有诸多不适应,特别是达州那个鬼天气,热得爹娘都可以不认的感觉。培训时,学员住学生集体宿舍,没有电扇,更别谈空调了。每当热得受不了的时候,便躲进厕所,赤身裸体,端一盆冷水自头部淋下来,顿觉人生快意。三天时间,我浑身长满了痱子,痒得受不了,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培训最后一天,学校组织学员集中考试。当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时,妈呀,全是英文字母,连每道题的题目都是英文字母。当时,我只认识26个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基本能认能读能写,只要字母排列一乱,我就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怎么办?监考老师端坐在上,我只好硬着头皮在卷子上写写画画,其实,我心里清楚,选择题和判断题靠蒙,填空题靠猜,对与否,自有定数。交卷后,我便赶车回到了家。时融这么多年,至今,我不知那次连蒙带猜的考试,到底考了多少分。

回到家,我开始重新审视人生,英语这门学科,对于我来说,确实入不了门,还是另谋生路吧!经过深思,我放弃了成为英语教师的梦想。

2003年9月,新的学期,但我还是那个旧人,还是从事小学英语和社会教学。我依旧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我教的什么,学生学的什么,从来没有关心过。慢慢地,我对教育失去了激情,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此,无所事事,俨然一个病态的年轻老师。

身边的同事陆续拿到了大学毕业证,我开始变得有些焦虑。为了搞一张文凭在手,这年寒假,我参加了由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在万源开办的函授班(那时,学员参加函授学习,可以先入班学习,后参加成人高考),所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函授学习,完全是为了拿一张文凭,考试全是抄袭,真正能学到多少知识?函授学习时,学员可自由进出教室,甚至可以一节课不听,直接参加考试。其实,说是考试,就是开卷抄答案,学员把正确答案抄在试卷上,每门课程只需及格,60分万岁。后来,我拿到毕业成绩时,看到每门课程考试成绩单上的成绩,均在80分以上,浪费了20多分。

就这样,每年寒暑假,我都得按时参加函授学习和考试(我觉得,应该叫抄试)。2005年寒假,我考完了全部课程,但是,光学光考还不行,必须要参加成人高考招生考试,否则,没有学籍,学得再多也拿不到毕业证。这年5月,我又参加了一次成人高考,再次被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录取。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学校缴完学费,万事大吉。高考后,三年时间才能拿到毕业证,2008年,我终于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我捧着这张来之不易的毕业证,感慨万千!两次高考,几经折腾,数年抄题,修炼成果。从此,大小场合填表时,学历一栏可以填“专科”了,那种感觉很爽,人生达到了高峰,爽到可以像范进一样发疯,像李白一天对天长啸。当然,这只是精神上的自我欺骗,我还是我,还是一个地道的中师生,一个不会教英语却在教英语的误人子弟的水货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