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我拍过的北京:大栅栏、国子监和地坛庙会

 历史探奇 2021-08-13

北京去过多次城市,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影响力是中国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作为明清两代的首都,老北京留下了许多有趣的胡同和各种建筑遗址;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又是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古老与时尚、胡同与高楼、小巷与大街,置身其中,每一条街道、每一处建筑,无不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享受。

图片

图片

图片想要寻味老北京,北京很多人都会推荐大栅栏这个地方。这是一条可以感受老北京味的商业街。

清末时,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儿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历史上的大栅栏,最早的设置在明代就有了,明弘治元年,为治理京师社会治安,在北京各条街巷门口设置了木质栅栏,其中廊房四条的栅栏由商贾出资,格外的大,因而被称为大栅栏,久而久之大栅栏就取代廊坊四条成为这条街道的正式名称。

图片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商业街,在大栅栏有不少国内外闻名的老字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栅栏全长不过275米,宽不足5米。但是这条小小的胡同却是北京城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多家商铺云集此处,真是“画楼林立望重重,金碧辉煌瑞气浓”(自《都门杂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子监是中国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子监就是以前中国的最高学府,现在是个博物馆,记录着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的一些印记。但是这里的展品,除了百年前就存在这里的东西之外,其他都是凑数的,多半是“图片展”。但是如果你喜欢建筑、书法、石刻,这里绝对是个不错的去处。

国子监和孔庙其实就在一起,我们进了大成殿也就是国子监里边的正殿,在这里可以看到供奉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牌位的地方。孔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教育的开创者,在中华文化圈里地位之崇高,毋庸置疑。

图片

图片

图片国子监里有许多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大树,这些树应该都有着不短的历史,因为各个长的都极其粗壮,而表面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各种各样沧桑的纹路。有些树干上长了很多树瘤,形成各种古怪的样子,拍下来还挺好看的。

图片

图片这里传统的古建筑,红墙蓝瓦很适合拍照。如果去北京转,想找个人少的地方拍照,可以来国子监逛一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要体验老北京风情和中国年味,还可以逛一逛北京的庙会。春节逛地坛庙会是京城老百姓沿袭多年的习俗。作为京城恢复最早的庙会,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以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闻名于京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是我在2013年拍的照片,这些天把过去拍过的照片又重新整理了一遍,虽然都是过去好些年随手拍的照片,没事儿的时候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