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祖斌推荐书目:《诗词格律》

 llljjgg 2021-08-13

读书,是真理的探险,亦是灵魂的壮游。

阅读,在明理,更在明明理。江大的学者们,都有哪些属于自己的私藏书单?或在治学研究的征途上,或在人生某个特定的阶段里,又有哪本书曾深深印刻进他们的心里?成为胸中丘壑,甚至以此为基,让他们推开一扇门,看见一片海,它或是深深影响过教授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或是在他们研究、治学的领域成为过启智的明灯,让他们成为了今天的他们。

“江大教授的私藏'家当’”栏目今天推出第三期,后面将陆续向师生们推荐教授们情有独钟的他们各自心中的那本“书”。

推荐人介绍刘祖斌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祖斌推荐书目:《诗词格律》

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新闻记者》《湖北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2014年出版学术专著《环境媒体广告》。在《中国校园文学》《黄冈日报》《心潮诗词》等报刊发表诗歌50多首,2020年、2021年出版新诗集《三角湖畔》和《未名山下》。

刘祖斌教授推荐阅读书目:

《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12年第1版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足见诗在当时所具有的地位和影响。虽然说诗尤其是古诗词在当下不再具有这么高的地位和这么大的影响,仍然是我们诗意栖居不可缺少的部分。古代的诗歌源远流长,它的模因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在无数中国人的血脉中被复制被传承。很多人爱诗、读诗和写诗。每一种文学样式,都有自己规定的内容和形式,以此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就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如果将诗歌的形式理解为一种诗歌的媒介,它本身就具有某种讯息,即诗的尺度和规定性。有人常以为诗词的格律,是诗歌发展的枷锁,主张抛弃格律自由书写。诗歌是否抛弃它的形式,就能获得它的生命,不规定字数,不讲究押韵,不遵循格律,诗歌就能长足发展,这并没有充分的证据。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基础书和范例书。他在引言部分讲了对于古典文学的态度,他认为要彻底批判其封建性的糟粕,同时也要继承其民主性的精华。古诗词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完全没有了诗词格律,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取消了古典诗词。诗词格律或许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糟粕,抛弃了之。现在人们写古典诗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遵章守法”的,因而有必要对于诗词格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祖斌推荐书目:《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首先涉及一些基本的概念,如韵、四声、平仄和对仗。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韵母。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个位置上的重复,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我们现在听歌曲,好听的歌,大部分还是押韵的,可见押韵对于诗歌的意义。对于四声,古今有很大差异。古代的四声主要是平上去入,我们现在说普通话没有入声,写古典诗词就有点麻烦。大家知道写古诗词要讲平仄,所谓平仄,是一个诗词格律的术语,就是将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对仗就是对偶。诗词的格律,是有区别的。诗主要是五言、七言,五言和七言都有绝、律两种形式。即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词被称为诗余、长短句,是按词谱填写的,因此需要学习词谱。

说到诗词的格律,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很多人对于背诵有畏难情绪,不想去记,也记不住。其实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为我们指出了最为基本的格律,只要记住了这几联再加以组合,就可以得到你需要的绝句和律诗的“格律”了。你需要记住的第一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联两句,偶句押韵(一般押平声)。第二联则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也是一联两句,偶句押韵。如果将这两联组合,就是一首绝句的格律了。而如果是七绝则是在五绝的基础上略作添加就可以了。即一种七言绝句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你将前面的第二联和第一联换个位置,就可以组成另一类五绝,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绝也可以在前面添加一点内容,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当然只是基础,但掌握了这两联,你就能发现其中的变与不变,如何变。详细的内容就需要你自己去阅读了。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祖斌推荐书目:《诗词格律》

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是我在孩提时代意外得到的一本书,使我对古典诗词有了基本的了解和长期的热爱。说这是一本影响我终身的书,一点都不虚妄。我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翻阅这本书的最初版本,对古诗词的基本格律要求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是在上个世纪70代初期,最缺乏有营养的书籍的情况之下,我能读到的最富营养的专门书籍。诗词的模因就深刻地印刻在一个小学生的脑海里。我在大学选择了修读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断地去接触和接受古诗词的渲染和影响。每遇到一些景致,情动于中,一些诗句就脱口而出,既表现眼前所见,又抒发了心中所想。这种诗意的场景,丰富了我的经历和生命。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熟语既是诱惑,又是鼓励。对于一个长期阅读古诗词吟诵古诗词的人来说,“我手写我口”,就是一种必然。渐渐地,我也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能写出像模像样的古诗词来了。这个时候,才发现过去认知的诗词格律在无形之中发挥作用,它让你所写的内容获得了诗的特质和认证。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给予一个吟诵者或者写作者的影响和功用是多方面的。

至于年轻人写古典诗词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明确表示“不提倡”。王力先生也不提倡年轻人写旧诗。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写或读,不是一个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诗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词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都是必要的课程。其次,对于写的问题,是不提倡,不是反对或者禁止,是因为古诗词“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当然如果要写,就有必要学习诗词格律,运用诗词格律,这样才可能从诗词的“必然王国”进入到诗词的“自由王国”,写出好的诗词作品来。

最后,我将我填的一首纪念苏东坡的词作为荐读文字的结尾,希望我们一同感受苏东坡的品质和魅力,和他一样过一种诗词歌赋的诗意人生。也许,你会感觉诗词格律,不仅是一种“枷锁”,或许也是一双“翅膀”。“车驱夏日向东方,正荷香,到黄冈。千古名州,看别样风光。遗爱亭边飞白鹭,帆影动,水天长。苏仙仕路不寻常,受谗伤,谪南乡。不减雄心,功业羡周郎。两赋诗词成绝唱,文赤壁,世流芳。”(刘祖斌《江城子 怀苏》)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祖斌推荐书目:《诗词格律》

江大新媒体工作室

总策划:李卫东

策划:范雄飞

执行策划:陈敏英 王丰昌

责任编辑:王丰昌 陈敏英

信息来源: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审核:江小薇

小薇投稿信箱:jiangdaguanwei@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