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巷人家(二)

 新用户3069QkdY 2021-08-14

小巷人家(二)

(纪实故事)

  者:周  

  片:选自网络

张家(中)

中和大弟等到晚上9点半,母亲才回来。听说张家的事后,告诉他们,张家列为一等贫困户是不符合规定的,特别是他家大女儿出嫁后应当作出调整。但上任领导经不住张妈的哭闹,保留了下来。至于多出来的大蒜本子原是一家下放户前几天要退回的,不料被张妈遇到连要带抢弄了过去。

两人听了不再作声,悻悻睡去。

第二天上午,民和大弟拖了一板车胶鞋底进了院子,中忙掩鼻问怎么回事。大弟兴奋的说是用民的本子从橡胶厂拉来的,不限量。民回家拿了一把锉子和材料送来,指导大弟又做了一把便正式开工。大弟劲头十足,午饭时锉了十几只。饭后他出去转了一圈耷拉着脑袋回来,说民同样时间锉了40多只呢。中安慰道,熟能生巧嘛。嘴上说心里却怀疑,也到张家看了看,原来双方质量差距很大。民在鞋底上简单的锉几下完事,问这样能过关吗?答我的能过,其他人不能过。再问为何?他咧着嘴,露出两颗分的很开的门牙,笑而未答。

中的父母看到院里的鞋底很气恼,要求赶快弄走,但大弟铁了心要自己苦钱,加上中也帮着求情,事情也就拉倒了。

这天一早,民急急忙忙跑来,看到大弟在干活,便问中有空吗?中问干嘛?民说到附医去看他爷,路太远,想找个人陪。中知道爷就是爸,正好很长时间没去西边玩了,就应下了。

两人边走边聊。中知道了张家更多的“内幕”。民的姐姐读了小学4年级就被母亲拉回了家,给家里苦钱。主要工作是糊纸袋、剥瓜子、拣猪鬃等等,反正只要苦到钱的都接回来干。大姐从11岁到18岁结婚除了过年没有玩过一天,还天天挨骂受气。中问她家你去过吗?民说嫁到哪里都不知道,妈不让问。有一次无意听到妈和哥的谈话,好像在浙江,人家出了不少钱呢。3年前大姐出门后,她的一摊事由民顶上了,刚好他也是11岁。尽管没有退学,但业余时间都在苦钱。民说,怪就怪我不是读书的料,读到初一,作业没做过一次,作文没写过一篇,考试时数理化都是零分,一题都不会做,我早就不想上学了。中听了有点不信,学校里真的有这样的学生吗。

不知不觉走到了城墙的路上,此时太阳升高了,砂石路热气腾腾。中问你不穿鞋脚不烫吗?也戳脚呢。民说有鞋呢。他从手中的布包里掏出了一双达达子套在脚上,中一看那工艺就是自己做的。走了几步,民苦笑说,还是不穿舒服。

中拉回先前话题,问3年苦了多少钱啊?民说开始也记记账,后来嫌烦不记了。再说结账的都是妈和哥,反正我觉得比爷工资高。“那你平时零花钱不少吧”?

民愣了片刻,眼中泛起了泪花,不再作声,只听见脚下哒哒的响。

到附医的住院区,民对着不远处挑担的人叫了一声“爷”。中抬眼看去,花白头发,驼背哈腰,走路有点内八字,要不是民说过他还不到50岁,中肯定会认为他有60多了。

张爷看见我们走快了几步,到身边时卸下担子。中一看前后箩筐里都是空饭盒和搪瓷碗,应该是病人吃过早饭了。张爷问吃过了吗?民答吃过了。张爷拿出一个饭盒,打开后里面有两个馒头,分给他们。中虽然想吃,却很不好意思,推辞了两次才接过来。张爷说一个病人订的,昨晚家中有事,今早没来。他把我们带到锅炉间坐下,然后抽了一袋烟末子出去了。中以前在电影上看过人家抽烟袋,想不到这次看到真的了。

十多分钟他回来递给民一迭钱,说收好。民接过数了两遍,说325,正好。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布袋里紧紧抓住。中这才知道民是特地来拿工资的。

回去的路上,中问,你爸一直住在医院吗?民说也就5年吧。他以前烧锅炉,后来身体不太好,铲不动煤了,调到食堂就不回来了。

那与回家有什么关系?中想不明白。

我妈说他在食堂一天三顿只交粮票不交钱,晚上睡在食堂还有夜餐费,要他回来干什么?

中问:你爸就拿这么多工资吗?民点点头,还有几块钱夜餐费,买烟末子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周忠良,男,1956年生,籍贯盐城市响水县。1972年高中毕业入伍,1977年退伍。分配在工厂从事电气设备检修工作,2014年退休。喜欢喝茶聊天,简单生活,关注时事,爱好文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