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关羽才是西蜀灭亡的罪魁祸首

 昵称55301288 2021-08-14

尽管说那关羽之名傲然于群将之首,贵为“武圣”之尊,有着并驾于孔夫子之名。

然就《三国演义》一文而言,美髯公的名声其实并不完美,重则说之,西蜀之灭亡与关某有着无可避免的责任。

明眼人看来,联吴抗曹,向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两国结盟之事。

对于实力最弱之西蜀而言,联吴是蜀军得以自立保身的一块基石,牵系着西蜀的生死存亡之事。

一旦二者联盟产生破裂,那么蜀国便危如累卵,这种局面是诸葛亮最为担心的。

因此,留守荆州可谓是一件苦差。在如此敏感重要的关要之地,镇守者非但得具备战无不胜之利,亦需舌战群儒,外交纵横之能。

俗话而言,这并非一个单有匹夫之勇之人便可胜任的位置。

然对于盛名在外的关羽而言,战无不胜之利可谓名副其实。但斗智斗勇,比之手腕的差事,关某属实不能胜任。

常读《三国》的朋友可能会把荆州失守归罪于吴下阿蒙的背刺,然而,归根结底,关羽的傲慢,虚荣才是其间滥觞。

对此,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自然了然于心,但在这弱小的西蜀之间,实在是找不出能比关羽更能胜任此的将领。

作为领导的结义兄弟,尊崇的地位让关羽的工作安排成为一个令诸葛亮颇为头疼的难题。

退一步而言,即使是找到合适的人选,让关老爷随着长兄入川,其目中无人,毫不合群的性格也会让诸葛亮不得安宁。

仍记书中记载,时值关羽镇守荆州之际,关羽仍是心系与马超比武之争,其病态虚荣可见一斑。

而关羽对于自己的老同事黄忠更是多行荒谬之举,蔑视感溢于言表,若是让其与此间人等共事,结果无非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不出孔明所料,这位不可一世的名将终究还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不说与东吴交好,反倒是反目成仇,最终更是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与其说关羽死于阿蒙之背刺,不如说,关羽自己玩死了自己。

不可否认,关羽在与东吴的斗争之中,展现出了其刚强孤傲的高贵品性。但于西蜀之大业而言,个人的快意恩仇永远与自毁长城划上等号,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所谓精神其实无出于不合时宜的匹夫之勇。

东吴一方在书中虽如中山狼一般贪婪阴险,但不得不说其实孙仲谋很多举动都是被逼出来的。

就拿仲谋求亲一事而言,不可不谓两国加深联盟的绝妙机会。即是那亲事不成,两国至少可以热络上一阵,结果关羽的傲慢让孙权说出“虎女安肯嫁犬子”的怒言。

对外摧毁吴蜀联盟,对内关羽也并没有安生。

以前文为例,关羽不屑与黄忠为列,欲与马超比武,仅此二事,若非诸葛亮巧妙化解,恐怕本就不算强大的西蜀早已因内部高层的内讧而分崩离析。

显然,关羽每天人模狗样读的《春秋》并没有派上用场,其桀骜不驯,义勇双全所付出的高昂代价不仅让自己身死道消,更是导致了刘张二人的接连崩殂,最后竟是让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一语成谶。

缔造基业的三人相继甩手西去,将一堆烂摊子转手到本就不愿出山的诸葛亮身上,想必,诸葛亮是绝望的。从此西蜀之势,一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一路崩盘。不少人将西蜀之灭亡归罪于不起的阿斗。

但试想一下,即使阿斗精明强干如崇祯皇帝,恐怕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大局之下,也只能徒手叹息。

他能做的,无非是将那一场闹剧化为悲剧,但于失败的结局而言永远是无济于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