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阳货篇(八)

 素說 2021-08-14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8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二、释 解  

老师对子路说:“仲由啊,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的六种美德,愚、荡、贼、绞、乱、狂则是君子的六种弊病,你听说过在六言之德的言语表述和修行之中,常常会遮掩蔽藏着对应的六弊之偏吗?”子路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老师说:“你坐下,我来慢慢告诉你。好仁是君子的爱人之德,仁者爱人。仁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慈爱和关怀,是强者对弱者的不忍和护爱,因此,好仁者必须通过好学来明其道、辨其义。如果好仁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明仁辨爱,就会使自己的善心让'仁爱’之名遮蔽而被人愚弄、欺罔和伤害,从而偏离仁的'不伤人、不害己’的善义之实。好知是君子的应变之德,智者知人。知是对道义的体悟和把握,是顺时应势、得人道之和的有为之道,因此,好知者必须通过好学来识天时、知地利、得人和。如果好仁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识天时、知地利、得人和,就会让自己的心被'知’之名遮蔽而让思绪任性不着边际地游荡,从而偏离知的'人伦日用’的和应之实。好信是君子的守诺之德,信者真诚。信是对自己言行承诺的坚守,是内心的自重和尊严,因此,好信者必须通过好学来从道义、明事理、合时宜。如果好信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从礼义、践信诺,就会让自己的心被'信’之名遮蔽而陷于固执伤物而贼害自己和他人,从而偏离信的'明礼守义’的时宜之实。好直是君子的行道之德,直者无隐。直是从道者随性无隐的直道真诚,是道义和内心的默契自然,因此,好直者必须通过好学来随道义、养智慧、露心性。如果好直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修养心性智慧,就会让自己的心被'直’之名遮蔽而陷于不通人情的绞急无序之中,从而偏离直的'中道不曲’的道义之实。好勇是君子的临事之德,勇者无惧。勇是从道者临事时对事理的体察,是循天地道义的勇往无畏,因此,好勇者必须通过好学来察事理、养智慧、顺心性。如果好勇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涵养心性智慧,就会让自己被'勇’之名遮蔽而陷于随情从欲的违道背义的逞强作乱,从而偏离勇的'本性良心’的道义之直。好刚是君子的坚贞之德,刚者不屈。刚是行道者对道义的痴心信守,是无欲不曲求的百折不挠,因此,好刚者必须通过好学来明道义的显隐之性、坚贞不屈,践守道义之理。如果好刚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通达道义之性,就会让自己的心被'刚’之名遮蔽而陷于随情无欲的狂妄自大,从而偏离刚的'存理不屈’的道义之守。”

  三、释 字  

《说文》:蔽:蔽蔽,小艸也。从艸敝声。必袂切。

《约注》:蔽:段玉裁曰:“也當作皃。《召南》:'蔽芾甘棠。’毛傳:'蔽芾,小皃。’此小艸皃之引伸也。”舜徽按: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卷四、卷四十九蔽字下引《说文》,皆作“小艸皃。从艸敝声。”与段说合。今本也字自为皃字之讹。许书原文,又当无“蔽蔽”二字,疑后人所加。王筠谓“疑当作'蔽芾’。《系传》引《诗》'蔽芾甘棠’,可征也。”然无确证,未便辄断。凡言隐蔽,则借蔽为茀也。

《玉篇》:蔽:甫制切。障也,隐也,暗也。

汉字“蔽”从艸敝声。从艸,表示草能覆盖、遮蔽地面,敝声,有遮挡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此字本训盖覆也”,乃掩覆之使人不见之意;古时草木众茂,原野多被草芥,故从艸。本义为遮盖、遮挡,引申指蒙蔽、隐藏、掩饰、屏障等义,又引申表示指概括、总括。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佛肸以中牟畔,召,子欲往”的记述,让人们从老师的“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回答中,体悟君子垂引示范的怀仁弘道的信心和担当,把握君子“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唤醒良知天性的固守不移。本章通过老师“六言六蔽”的教导,让人们体悟“言”“不可以若是其几”的偏离和遮掩,从而把握“仁”、“知”、“信”、“直”、“勇”、“刚”“六言”的面向之“几”以及通过“好学”修偏去除“愚”、“荡”、“贼”、“绞”、“乱”、“狂”之蔽而归于道之正本。

老师对子路说:“仲由啊,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的六种美德,愚、荡、贼、绞、乱、狂则是君子的六种弊病,你听说过在六言之德的言语表述和修行之中,常常会遮掩蔽藏着对应的六弊之偏吗?”子路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老师说:“你坐下,我来慢慢告诉你。好仁是君子的爱人之德,仁者爱人。仁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慈爱和关怀,是强者对弱者的不忍和护爱,因此,好仁者必须通过好学来明其道、辨其义。如果好仁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明仁辨爱,就会使自己的善心让'仁爱’之名遮蔽而被人愚弄、欺罔和伤害,从而偏离仁的'不伤人、不害己’的善义之实。好知是君子的应变之德,智者知人。知是对道义的体悟和把握,是顺时应势、得人道之和的有为之道,因此,好知者必须通过好学来识天时、知地利、得人和。如果好仁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识天时、知地利、得人和,就会让自己的心被'知’之名遮蔽而让思绪任性不着边际地游荡,从而偏离知的'人伦日用’的和应之实。好信是君子的守诺之德,信者真诚。信是对自己言行承诺的坚守,是内心的自重和尊严,因此,好信者必须通过好学来从道义、明事理、合时宜。如果好信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从礼义、践信诺,就会让自己的心被'信’之名遮蔽而陷于固执伤物而贼害自己和他人,从而偏离信的'明礼守义’的时宜之实。好直是君子的行道之德,直者无隐。直是从道者随性无隐的直道真诚,是道义和内心的默契自然,因此,好直者必须通过好学来随道义、养智慧、露心性。如果好直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修养心性智慧,就会让自己的心被'直’之名遮蔽而陷于不通人情的绞急无序之中,从而偏离直的'中道不曲’的道义之实。好勇是君子的临事之德,勇者无惧。勇是从道者临事时对事理的体察,是循天地道义的勇往无畏,因此,好勇者必须通过好学来察事理、养智慧、顺心性。如果好勇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涵养心性智慧,就会让自己被'勇’之名遮蔽而陷于随情从欲的违道背义的逞强作乱,从而偏离勇的'本性良心’的道义之直。好刚是君子的坚贞之德,刚者不屈。刚是行道者对道义的痴心信守,是无欲不曲求的百折不挠,因此,好刚者必须通过好学来明道义的显隐之性、坚贞不屈,践守道义之理。如果好刚者不能踏实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让自己通达道义之性,就会让自己的心被'刚’之名遮蔽而陷于随情无欲的狂妄自大,从而偏离刚的'存理不屈’的道义之守。”

本章需要注意“六言六蔽”。何晏认为:“谓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刚也。” 严灵峰在《读论语札记》中说:“何说非也。”并按说:“此六事乃'六言’而非'六蔽’。六蔽者,乃'不好学’而致之后果,即:愚、荡、贼、绞、乱、狂六事也。”我认为,“六言”是指“仁、知、信、直、勇、刚”六德之名,即使用言说所表达的“六德”之言,“六蔽”即指“六言之德在言语表述和修行之中遮掩蔽藏着对应的六弊之偏离”。“六言”和“六蔽”是对应的。连接“六言”和去除“六蔽”的是“好学”,只有通过“好学”的作用,才能把握并避免“六蔽”的产生。编者将本章编排在这里的目的是让人们体悟把握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君子的教化应该着力于“六言”之德的“六蔽”,从而让人们把握“六言”之德之本,避“六蔽”之害。孔子并不是并不是教导子路修行的,而是对其从政后教化民众百姓行政着力点。另外需要注意,“六言”之德之间并不是单纯并列的,而是有先后次第的,“仁、知、信、直、勇、刚”是逐步深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