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真地理》、果壳松鼠会、相对论与中国学术的道路选择(六)

 风声之家 2021-08-14
生民无疆 2021-08-14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计学 ,作者程碧波

国计学

国计学

国计民生的系统科学

图片

《写真地理》、果壳松鼠会、相对论与中国学术的道路选择(一)

《写真地理》、果壳松鼠会、相对论与中国学术的道路选择(二)

《写真地理》、果壳松鼠会、相对论与中国学术的道路选择(三)

《写真地理》、果壳松鼠会、相对论与中国学术的道路选择(四)

《写真地理》、果壳松鼠会、相对论与中国学术的道路选择(五)

(续前)

原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曾任航空航天部研究室主任、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研究所技术顾问,郭衍莹,在2020年9月11日《科普时报》头版发表文章,指出:“503所'卫星定位通信系统’所长童凯院士曾向我们介绍,他曾组团去美国考察GPS。美方GPS专家告知,GPS官方文件从未说过系统调试中需作'相对论修正’,也从未说过不需要作'相对论效应’修正。童院士个人理解,就是无需专门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行'相对论效应’修正。”“综上所述,GPS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无论是作定位还是校时,都无需专门进行'相对论校正’。”

笔者于耶元2017年4月28日发表于国计学微信公众号上的“别闹了,相对论神棍们”明确指出:GPS导航,根本无需相对论。所谓GPS导航使用的相对论算法,在数学推导过程上就是错误的。

那么,为什么一直以来,从我们的教科书到各种官方和民间的相对论文献中,都大量充斥这样的谎言?这是一个对事实的谎言,而不是对理论的争论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在干什么?为什么坐视这样的谎言统治中国学界?

2016年8月,笔者在《科技尚品》上发表的“关于量子波粒二象性的再思考”一文。这篇文章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发射一个光子通过双缝,之后打到屏幕上,显示一个光点。这是粒子。假设前一个光子打到屏幕上后再发射后一个光子,这样前后两个光子之间互不影响。当发射光子数量足够多后,在屏幕上的光点数量也会足够多,这些光点会构成一幅具有干涉条纹的光斑图像。

这原本是一个很简单的物理现象,初中小朋友原本都能搞明白。

因为光子在炁场形成的炁波中运动。光子和炁波是不同的物质,炁波的强度越大,对光子的吸引力越大。炁波与炁波之间形成干涉,然后光子朝炁波强大的地方运动,由此通过光子显示出场强的图案。

看见过风吹出沙漠中的沙浪吗?风是空气的运动,空气的运动形成波,空气波之间产生干涉,然后沙粒按空气波的干涉图案分布。就这么简单。

不相信?让风吹过双缝,然后放一粒沙出去通过双缝,等这粒沙落定之后再放后一粒沙出去,因此前后沙粒之间互不影响。当沙粒数量足够多时,看这些沙粒最后能构成什么图案?当然是干涉图案,体现空气波之间干涉效果的图案。

那么,按照量子理论的逻辑,这是沙粒自己产生了自干涉现象了吗?

笔者还可以构造不满足贝尔不等式的沙粒方程。因为有空气这个作用,沙粒的概率当然与孤立沙粒的概率不同。而贝尔不等式是按照孤立沙粒的概率分布来构建的。

那么沙粒产生了非局域性了吗?当然不可能。

这是极其拙劣的谎言,原本只能欺骗小学水平的人。

德布罗意和波姆弄了个导航波的概念,这好像就是笔者说的“炁场”?但其实完全不是。

德布罗意假设粒子本身具有频率,然后将其写为波的导数方程,再获得导航波与奇点的两个解。

注意,德布罗意的导航波和奇点,不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而是同一个粒子写为导数方程后获得的两个解。这就是波粒二象性。

为什么一个粒子能获得两个解呢?这就是笔者“《写真地理》、果壳松鼠会、相对论与中国学术的道路选择(五)”中说的:“在微积分中,原函数的导数,与原函数不是等价的。在原函数有导数时,符合原函数的解,一定是原函数导数的解;但符合原函数导数的解,不一定是原函数的解。一个导数方程,但它居然企图替代描述波的原函数方程。这怎么可以?导数方程将比原函数方程有更多的解——这就是德布罗意能够获得多个解来迭加的原因。

因此先不说粒子有频率的假设对不对,就说其用导数方程来求解,必然就多了原函数中不存在的解。

而德布罗意认为粒子就是导航波与奇点这两个解的迭加,然后他认为导航波决定了奇点的运动。

在德布罗意的此逻辑下,奇点是局域的,但是导航波必须是非局域的。因为导航波与奇点都是粒子的不同解而已。若导航波是局域的,则导航波无非就是包围着奇点的、体积有限的一团波。以单光子发射为例,体积有限的导航波经过不同距离的多个通道后,完全可能就根本无法再会合。例如假设导航波的体积是1立方米,A通道长1公里,B通道长2公里,A和B通道的出口会合在一起。则一个粒子的导航波同时进入A通道和B通道,很显然当部分导航波到达A通道出口时,在B通道中的导航波还没有到达B通道出口。而当B通道中的导航波到达B通道出口时,在A通道中的导航波早已离开了A通道。因此A通道出口和B通道出口的导航波之间无法形成干涉,单光子的自干涉就不可能发生。因此必须假设导航波是非局域的,是分布于整个空间的。所以德布罗意说:“电子的能量分布在整个空间”

又因为导航波仅仅是粒子方程的解而已,德布罗意认为它只是阐述运动的数学规律,而不是真正存在的物质。德布罗意说:“导航波有何意义呢?我认为它不再具有任何实在的物理意义。在我看来,通常在波动力学中所采用的导航波纯粹是虚构的波。它是概率的简单表示,而所有能改变我们对粒子状态知识的信息都可以令导航波突然地变化,这就是导航波的性质”。

但是在笔者炁波与粒子关系的阐述中,由于炁波与粒子是不同的物质,更不是什么同一个东西的两个解。因此发射粒子时,炁波首先发出,因为炁波是连续的,而粒子是间隔发射的。所以当粒子发射出去时,炁波已经在粒子的前方形成分布,粒子将按照此分布运动。由此形成在粒子的前方,炁波早已布好的现象。

又由于笔者假设炁波和粒子是不同的物质,所以当然可以设计实验来分离炁波和粒子。例如前述B通道足够长于A通道,使得先发出的炁波尚未到达B通道的出口,粒子已经到达A通道出口,此时就不会出现自干涉。又或者发射粒子后立刻关闭粒子发射装置,也就关闭了炁波发射,此时炁波的体积就确定了,通过调整A通道和B通道的长度,也可以不产生单光子的自干涉现象。不过,这样的实验必须是专门设计的,且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两个通道的长度差必须足够大,且必须即刻关闭粒子发射装置,来使得后续炁波不会继续发射,以控制炁波的体积。只要不关闭粒子发射装置,炁波就能持续发射,则后续粒子就会产生自干涉现象。因此在以往的实验中,是观察不到笔者所描述的这些现象的。但这样的实验并不是不能做。

德布罗意还使用了相对论,这自然也是错误的。相对论自然是错的,但是德布罗意居然连错误的相对论也错误地使用了。这个错误跟本文要谈的核心问题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就懒得详细说了。若读者有兴趣,可以联系我进一步说明。

而笔者的“炁波”是完全独立于粒子、由发射源发射出来的炁场的波动,根本不是粒子的一部分。就好比“风”不是“沙子”的一部分。

波姆的导航波则不是粒子的一部分,它独立作用于粒子,这似乎跟笔者的“炁波”相同了。可惜玻姆的导航波也是非局域的、也是瞬时超距作用的,它好比是万能的神,它在整个空间,知道过去未来,能瞬时感知任意距离的变化,由此引导粒子的运动。因为玻姆无法想想在笔者假设下自干涉的不存在结论。玻姆在《隐变量与包卷序》中说:“人们至少原则上能够获得相互远隔的粒子之间的强烈的和直接的(非定域的)联系......在观测带有相关波函数的一队粒子中的一个粒子的某种性质的过程中,人们将改变'非定域的’量子势,以致另一个粒子会以相应的方式作出响应,这种响应尽管是瞬时的,但是乍一看它似乎是与相对论矛盾的:相对论主张任何信号都不能传送得比光速更快。

因此,玻姆的导航波并不是经典的波的概念。而笔者的“炁波”则是经典的、具有局域性的波。因为现实中的风就是局域性的。

2016年11月30日,量子魔术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全球9个研究机构(格里菲斯大学量子计算和通信技术中心、昆士兰大学工程量子系统中心、康塞普西翁大学电机系(包括三个子节电林雪平大学电机系、塞尔维亚大学和罗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技大学、光子科学研究所、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所、慕尼黑大学、尼斯大学凝聚态物理实验室、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量子器件实验室)以及世界各地、各种年龄的至少30000名志愿者参与的全球性量子物理实验开始,号称大贝尔实验。30000名志愿者躲在黑屋子里悄悄写下自己的选择,来看能否躲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非局域之神。

不要笑,这个东西如果发在《写真地理》上,它就是“熟鸡蛋孵小鸡”一类的文章。但是发在SCI上就不同了,它就是科学,并且是顶级前沿科学。

李斯曾作过一篇“老鼠论”的文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熟鸡蛋孵小鸡”与“大贝尔实验”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期刊耳。

笔者的“炁场”假设中,只不过因为“炁场”是连续的,而“粒子”是非连续的,所以“粒子”尚未到,“炁场”已到,因此能引导粒子运动,如此而已。这跟电场引导电子运动是一回事。笔者的“炁场”不是神,它不过是如同电场、磁场一样的、局域性的东西。

风吹着沙粒成沙浪,能说风因此是神,是非局域性的吗?显然不能。

张文卓副研究员因为笔者说“炁场”,就把笔者列入民科名单,给予的罪名是:“量子力学错误、相对论错误,本质是炁风而已”。

张文卓副研究员对“炁”字非常敏感,因为这是中国传统的术语,既然是中国传统的,那就一定是荒诞的不过张文卓副研究员不知道,耶元1851年中国《博物通书》出版时,《博物通书》中指出嘉庆22年(耶元1817年)已经发现电磁感应,而西方电磁学历史上,是耶元1820年间,奥斯特给学生讲课时,才意外地发现了电流的小磁针偏转现象。此消息传到巴黎,启发了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才第一次提出电磁感应的论文。按照学术规范,西方的电磁感应妥妥地判为抄袭中国《博物通书》。而《博物通书》上就满篇都是“电气”的概念。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对场的命名。

“气”通“炁”。“电气”即“电炁”。那么究竟是笔者的“炁风”荒诞,还是具有“知前后,万物皆明”神通的量子非局域性荒诞?科学共同体们可以解释一下。还请附带解释一下你们跟熟鸡蛋孵小鸡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你们是科学共同体?

笔者在《科技尚品》上发表的“关于量子波粒二象性的再思考”一文,还指出用贝尔不等式来证明非局域性的荒诞。

初中生就应该知道,两列波,哪怕是机械波的迭加,其振幅矢量相加,其能量则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两列波迭加后的能量不等于两列波能量的迭加。

更直观地说,波都过不去的地方,能量怎么能过去?

为什么前面一片空旷的地方,能量就过不去?因为光子是离散的,而炁波是连续的,所以连续的炁波比光子更早出发。炁波之间的干涉,事实上就是炁波之间形成了挤压,振幅弱的地方就很挤而成为障碍,振幅强的地方就是通道,然后光子(也即能量)就只能绕过障碍而朝通道跑。炁波之所以能为光子引路,不是因为炁波非局域性,而是因为炁波连续而光子离散,所以炁波总比光子先出发。

笔者的文章中指出,光子出现的概率与炁场波动的能量成正比,也即与炁波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双缝实验中,通过双缝的光子分布不等于分别通过单缝的光子分布的迭加,也即鄙文所说:“同时打开双缝时出现某一测量结果的概率并不等于轮流打开双缝之一时出现测量结果的概率之和”。

换言之,单独测量量子的各个状态的概率,其加总并不等于直接测量子的所有状态的概率。“单独测量状态”这种测量方式对炁波形成了局域性的物理干扰。

贝尔不等式就是用来证明什么?就是在证明:甲乙两个纠缠量子,单独测量甲量子的各种状态时,发现甲乙量子的联合概率分布瞬时改变了,因此推断对甲量子的测量行为瞬时超距改变了乙量子。真相是:单独测量甲量子各种状态的测量方式直接干扰了甲量子的分布,使得甲量子瞬时改变了,由此导致了甲乙联合概率分布的瞬时改变,而乙量子根本没有任何改变。

这就好比,你和你的朋友相隔了十万八千里,然后贝尔作了个实验,他一巴掌打在你的脸上,你痛苦地大叫一声,然后贝尔统计你和你的朋友的数据,发现你和你的朋友的联合行为中,有一个人叫了,于是贝尔兴奋地宣布:他一巴掌打在你的脸上,十万八千里之外的朋友瞬时超距地叫了。

这就是所谓量子的非局域性。

你会奇怪:贝尔打你一巴掌,居然是十万八千里之外的朋友瞬时大叫,那能不能在朋友面前搁个录音机,看看是不是朋友在叫?

在朋友面前搁个录音机,看是不是朋友在叫,这难道不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吗?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想得到吧?

但是科学共同体不干了。科学共同体会来解释:在朋友面前搁录音机?这就是可以通过贝尔打你的脸来瞬时超距传输信息到录音机上了,这违反了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的相对论。量子非局域性,是不能传递信息的。所以,绝不能在朋友面前搁录音机。

拙劣的骗局,就是中国这四十多年来高等教育的主流理论。

笔者一直在思考:地头上劳作的农民,会不会相信这个?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当学术被科学共同体把持后,这种现象就司空见惯了。

所以,七一讲话中提出“人民首创”的话语后,我才感到:这才是科学的春雷。没有人民首创,就只有宗教神权控制。

笔者在《科技尚品》上发表的“关于量子波粒二象性的再思考”一文,还指出了量子不可复制的荒诞。荒诞在何处?荒诞在于把相关性的复制,与分布的复制,混为一谈。量子不可复制理论的逻辑是:“复制量子的相关性,居然不等价于复制量子的分布,所以量子不可复制”。但是有点起码概率知识的人都知道,仅仅复制分布,是不能保证相关的。但这跟能否复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说,历史上概率理论比量子理论晚成熟,正常人都知道会出来多么惨不忍睹的后果。

笔者本文证明量子不可复制是错误的,那么量子通信安全的物理基础就不成立了。

同样地,笔者对于“关于量子波粒二象性的再思考”一文的以上阐述,接受反驳,接受批判,只要公开答辩就好。

感谢《科技尚品》这样的非核心期刊,否则它将永无见天日之时。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