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珅被赐死时,掏出乾隆御赐的“保命诏书”,结果上面就3字

 喵妹说说 2021-08-14

说到和珅,我们都知道他在清朝时期,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曾经担任过很多重要职位。和珅在9岁那一年失去了父亲,不过,幸好他得到父亲的偏房和一位家丁的庇护,才没有被赶出家门。又因天资聪慧,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被老师吴省兰等人所喜爱,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好的前程。

前期,和珅为官清廉,仍然保持自己的初心,为皇帝做过一些实事。不过,在官场里摸爬滚打多年以后,和珅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少年郎,敛财成为他人生中抹不去的一个污点。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虽然在乾隆时期他的官场生活可以说是风生水起,可到嘉庆帝执政时,却被赐死。这究竟是怎么原因呢?

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贪。在乾隆皇帝过世没多久,嘉庆帝的态度就很坚决,一定要赐死和珅,从他的家中搜出了十一亿两白银。这已经等于清朝好几年的税收入,当时和珅的年龄已经有49岁,人到中年,能积累这么多的财富,说明平时敛财很疯狂。

第二个原因:独揽朝政大权,这是嘉庆皇帝最不能容忍的一点。在朝廷上的官员,有不少人都与和珅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是对方的亲信。乾隆在世时,好歹还能管住和珅。嘉庆帝刚刚登基,也没有什么经验,对方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出于这两点,嘉庆帝必定会赐死和珅,这时,和珅也慌了,自己好歹为清朝也做出不少事情,怎么说赐死就赐死了?为保住自己性命,和珅拿出乾隆生前给他的“保命诏书”,也正是有了这份“诏书”,才让他对嘉庆皇帝的态度变得非常的傲慢。

当和珅打开诏书,看见这上面的三个字:“留全尸”,才想到自己真的被逼上绝路。原来乾隆皇帝早就担心嘉庆不一定能够把和珅给控制住,也害怕和珅会变得更加贪婪,才想出这一计策。也说明乾隆早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忌惮和珅。

虽然他自己心有不甘,可是和珅还是接受这一个结果,毕竟别人一点都没有冤枉他,最后在家里用白绫上吊自杀,时年49岁。若能保持原本的样子,说不定他可以获得更加久的时间。不过,谁又能保证在官场中的生活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