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头昏头痛、疲劳瞌睡?春困秋乏夏打盹,送您一个方调理,解决祸患、神清气爽!

 zmdzls 2021-08-14
一症一方一穴
57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关注公众号,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图片

图片点击视频右下角放大键,看的更清楚图片


图片

一、头晕介绍



头晕的原因很多,但关键的就两点: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风性主动,凡是动的表现可以总结为风,如手足抽搐、嘴角抽搐、眼皮跳动。头晕表现为身体不能自主,自然也是风的表现。

风暑湿燥寒,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春天是不是风大?春气通于肝,这是外风!秋季干燥,内风始生,高血压的头晕就叫肝阳上亢。

脾虚生痰浊,无痰不作眩

三天不吃饭、吃多了犯困,这是脾虚所致头晕。

可吃饱了、睡醒了还是头目不清,每天昏昏沉沉,就是痰浊阻滞冬夏湿重,夏季是土地中的水蒸腾而出,冬季是空气中的水下沉而积。

脾胃正常工作把饮食转化为气血周流全身,发生异常产生痰饮水湿也可以周流全身。

用西医的话说,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

用中医的话说,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浊阴”阻滞“清阳”则头目不清



图片

二、药物介绍——代茶饮



组成:半夏6g、天麻6g、茯苓6g、白术9g

天麻入肝经,治内风圣药,不论春秋都可使用,有“定风草”之称。

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修补脾胃;半夏燥湿健脾,打扫痰浊,还能降逆止呕。不论冬夏,均是常用之品。

因此一年四季通用。

使用注意

①可以直接泡茶,沸水冲泡15分钟后温服,每次连服2杯

如果痰多、腹胀、食欲不振,可以加陈皮6g,或茯苓用至9g。

②如果痰不多,也没有气短等虚的表现,可直接用天麻煲汤

③气血不足的可以考虑合用归脾丸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长按添加健康顾问



图片

三、穴位推荐——风池



治风要穴,不管是内风(头晕抽搐),还是外风(感冒发热),统统可以用。用手指掐按,不仅治风,还能明目令人精神一振,立竿见影


图片


图片

四、经验分享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寇慧英治疗眩晕60例。其中高血压28例、颈椎病22例、内耳性眩晕10例。

所有患者均以推拿风池穴为主,用拿法10分钟、揉法1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痊愈37例(两个疗程眩晕停止、1年未复发),好转20例(两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可以从事一般工作),无效3例

高血压、颈椎病是现今最常见的头晕病因,高血压偏于肝阳上亢,颈椎病多见脾虚气血不足。

头晕这一症状,在中医认知中,就是“风”吹动之象,治风要穴自然效果明显。

更有人做过统计,近五年针灸治疗头晕文献中,风池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十个主穴之首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中药基础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