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德尔塔”,你关心的3大问题都在这里

 与春天同行 2021-08-14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报告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此次多地出现疫情,与德尔塔(Delta)变异株密不可分。冠状病毒为什么容易变异?病毒变异会引起那些生物学特征改变?如何科学地防控新冠疫情?你关心的答案都在这里——


冠状病毒为什么容易变异?

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RNA病毒基因具有不稳定性,容易产生变异。尽管其变异机制非常复杂,但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RNA病毒没有复制所需的酶系统,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完成复制,因此复制过程易受宿主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基因突变。

2.RNA病毒没有复制过程中的矫正和纠错系统,所以在复制过程中容易产生突变。

其实突变是病毒在复制进化过程中面对内外因素变化的适应性改变,是一种必然现象。

图片

病毒变异会引起那些生物学特征改变?

现有的研究证实:德尔塔新冠病毒具有病毒载量高,传播性强,潜伏期短,致病力强,病情发展快,部分突变株可能存在免疫逃逸现象,甚至出现“突破感染”

冠状病毒RNA基因组可编码4-5结构蛋白分别为:刺突蛋白(S)、膜蛋白(M)、核衣蛋白(N)、血凝素酯酶蛋白(HE)和包膜蛋白(E)。

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通过其受体结构域(RBD)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介导病毒与细胞膜融合导致细胞感染。这使S蛋白成为中和抗体和疫苗的主要抗原靶点,所以S蛋白(尤其是RBD)突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S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RBD与ACE2结合力增加,S1、S2切割速率增加,病毒复制能力、病毒载量增加,传染性增强。若产生K417N突变有可能突破免疫屏障产生免疫逃避;同时不同的突变株也给我们的核酸精准检测和疫苗接种提出了挑战。因此开发针对突变株的核酸检测系统及针对不同突变株的特异性疫苗势在必行。

图片

如何科学地防控新冠疫情?

尽管病毒变异不可避免,德尔塔病毒来势汹汹,但其传播途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物也可以造成感染。其防控策略仍应遵循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原则。

图片
  1. 早期发现新冠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及时有效隔离。这次流行的德尔塔病毒,由于人群普遍接种了疫苗,所以感染者以无症状或轻症为主,这给我们早期发现带来了挑战。核酸筛查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筛查应注意下列问题:

    1)筛查应根据新冠流行情况及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筛查策略。风险低的地区可集中筛查风险高的地区筛查时应尽量避免过多的人员聚集,采取更加灵活科学的方法,如将人群分成小群,分时段分小区域筛查,甚至小分队入户筛查。

    2)应避免拉网式筛查中的“漏网之鱼”,把好“闸门”。核酸标本采集,保存,转运,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病毒变异均可能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因此,应进行动态核酸检测。疫情严重时对重点人群进行反复多轮的核酸检测是必要的。同时应加强封闭式管理,严防传染源外溢。

  2. 切断传播途径:针对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戴口罩、有效的洗手和消毒,减少外出和聚集,高危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且应根据疫情的变化和风险,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有预见性的科学防控。

  3. 保护易感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或有严重基础疾病者是病毒的易感人群。现有的研究及真实世界的数据表明:疫苗接种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减少重症和死亡率。因此应加大疫苗的接种力度,拓展可接种的人群。当然新冠感染者的及时有效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

图片

新冠病毒变异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新冠疫情的防控,离不开全员的积极参与。新冠疫情防控科普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有新冠感染者接触史或新冠症状者应主动向疾控相关部门汇报并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严格遵守防控规范。只要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文字/徐兴祥(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文字/徐凯峰(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