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跟孩子们讲几首绝美古诗

 新用户2356fYUI 2021-08-14

七夕,跟孩子们讲几首绝美古诗

文/蔡朝阳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被称为“乞巧节”,也叫作“女儿节”,也叫作“七巧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小时候,七夕有很多节日的活动。比如我记得,我们浙江农村,爸爸妈妈会让孩子们把脸盆放在户外,去接夜晚的露水。据说,这些露水,就是织女的眼泪。把这些露水抹在脸上手上,那么,就会让人眼睛变得明亮,双手变得灵巧。

当然以上都是民间传说,据学者考证,七夕这个节日,起始于上古,据说跟古人的天象崇拜有关,到西汉开始普及。我们现在关于七夕最重要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则其起源年代更加要靠后。

“牛郎织女”的故事,凡中国人,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牛郎和织女真心相爱,却被王母硬生生分开,以银河为界,隔河相望。只有七夕这一天,让喜鹊搭起鹊桥,才能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一年就这么一次。我小时候听这个故事,心里也会愤恨,这个王母为什么如此狠心。

其实,我们略微考证一下,就会知道,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有历史流变的。最早,在《诗经》里,就有萌芽。《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而到了南朝梁代,殷芸的《小说》里,开始有故事的雏形: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这段故事里有一个特别好玩的细节,就是,喜鹊在七夕这一天之后,会把头上的毛都褪掉。因为他们去搭了鹊桥,牛郎和织女踩过它们的脑袋。这个细节,我小时候在听老人家这个故事时,也是有的。想不到其最早的起源,还远在南朝梁代。

但无论如何,这个神话故事,使得这个节日,又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更加具有传奇性,于是,就一直流传下来,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时至今日,更是给七夕加上了“中国的情人节”的光环。

因为七夕这个节日广受人们的喜爱,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如此的广为人知,于是,历朝历代,诗人们都留下了很多歌咏七夕的诗歌。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歌咏七夕的诗歌,因为经常涉及爱情与遗憾的主题,而显得缠绵悱恻,柔肠百转,非常动人。

今天,我们就来讲其中非常知名的几首,在这个神奇的节日里,一起来读关于七夕的诗歌,也许会让我们这个节日,有点不寻常的意义吧。

第一首,《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属于汉代文人的五言诗,作者名字已经不可考,因为南朝的萧统选录了十九首,编入《文选》,所以就叫做《古诗十九首》。

这首诗,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线索,篇幅很短,但竟然有叙事诗的条理,在诗歌的技艺上,非常成熟。

此外,我们读这首诗,要特别注意诗歌里叠词的运用,一个小小的细节,却编织出了整首诗的缠绵婉转的意境。开头四句,便是四个叠词入诗,“迢迢”,言其远;“皎皎”,言其明亮;“纤纤”,手柔软修长貌;“札札”,象声词,模拟的是织机的声音。末两句,又是两个叠词,用“盈盈”来状水,使得后代诗人,凡是写水,都开始用“盈盈”二字。用“脉脉”两字,来传情。导致后代直接有了一个成语,叫做“脉脉含情”。

这些叠词,使得诗歌极富音乐之美,念起来,琅琅上口,有一唱三叹之感。我们后人喜欢诗歌的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清丽,境界高远,虽然主题是爱情与相思,但具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古格调,是我们人类情感中最纯粹,最高级的那一面。

所以,刘勰才会在《文心雕龙》里,称这首诗为:“五言之冠冕。”

 第二首,我们来讲唐代杜牧的《秋夕》。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名为《秋夕》,又叫《宫词》,并未明说这是七夕,但我们从诗歌的内容推测,有写到牛郎织女,所以后代也把这首诗视为写“七夕”的作品。

诗歌主人公是一位寂寞的宫女,在缅怀自己不幸的身世。但诗歌意境深邃,写景造情的技法一流,我们读者往往沉浸在杜牧所营造的秋夜静谧的环境里,而忽视了这是一首悲伤的诗歌。或者我们可以说,七夕这个节日,一直都是悲欣交集的节日。因为短暂的相聚喜悦,又因为永恒的分离而悲伤。这种隐藏在分离背后的孤独的悲伤,在这首诗里表现尤其深刻。

比如,诗歌第一句,第三句,是直接写景,第一句用一个“冷”字,来点出全诗的基本情感。但更出色的是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秋夜,用“凉”字来呼应首句的“冷”,更点出有寒冷之感,以及,用“水”来作为比喻,有色泽,也有触感。而在情感传达上,就暗示了这个夜晚的孤独和冷清,足以为末句“坐看牵牛织女星”做足铺垫。二四两句,则是动作描写,二句写孤寂无聊,以团扇扑萤火虫。而末句则为神来之笔,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写一个动作“看”,用一个画像,一个剪影的方式,以痴痴地凝望牛郎织女星的形象做结,真是兴味无穷。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给人的无穷遐想,尽在这个动作之中。

后代梅圣俞评论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最后一首,我们来讲宋代秦观的词,《鹊桥仙》。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大概是秦观作品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了。也是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来讴歌人间的真挚、纯洁、坚贞的爱情。但秦观这首词尤其值得一说,因为,这首词一反前人歌咏“七夕节”委婉凄恻的悲鸣,另辟蹊径,独出机杼,将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千古佳制。

我们只看这首词的两句。一句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句意思是说,他们尽管一年只有一次相会,但这次相会,美好的一刻,却是高质量的,这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这是诗人对他理想中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的热情讴歌。

我们再来看一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句。

这可能是秦观心目中爱情的真谛。秦观大概认为,爱情是一种坚贞的感情,并不一定要在乎朝朝暮暮的厮守。或者说,真正的感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天各一方,也不会减弱这种爱情本身的份量。

自从秦观这两个句子一出,就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当然,人类的情感丰富而复杂,未必只有秦观的看法才是对的。但秦观诗歌中这种高致的精神境界,确实是对情感生活的极大突破。我们知道,爱,往往和占有相关,所以我曾经说过,爱的本质是时间,陪伴是爱的真谛。但秦观借用这么一句,又高过无数寻常的理解。

尤其是在同类的歌咏七夕的诗歌中,佳作很多,几乎已有定局,秦观独辟蹊径,反其意而作,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诗歌佳篇,也极高地提升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诗歌中那种从物质的、世俗的日常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冲动,也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已有的成见的渴望。所以,我们初读这首词,会知道这是讲爱情的。但现在,我们知道了,里面表现出来的对认知的自我超越,恰是更为永恒的价值之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