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过五十,有多少人渐渐远离了朋友圈

 布衣粗食68 2021-08-14

年过五十,有些话只能对自己说。

即便在朋友圈发泄一下无处安放的情感,也会选择“仅自己可见”。

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自己的渺小与伟大;在别人更新的动态里,感受着生活和岁月的变迁。默默浏览他人的朋友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自己与世界的一种联结。

01

自己的世界与他人无关,朋友圈也不再对别人开放。

有人说:“一个人的朋友圈,就是他的名片。”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去看看他的朋友圈,那里有一个人真实生活的映射。

每一则图文,每一次转发,都是一种认知,一种态度,一种审美,一种情绪的表达。他所炫耀的,所珍视的,所在意的,所不屑的,一览无余,无比鲜活。

回顾这些长长的朋友圈动态,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从幼稚到青涩,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往往越是经历得多,越是渐渐变得沉默寡言。

到最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世界与他人无关。

于是,再多的喜乐哀愁也无须他人的分享与围观,再大的成就和业绩,也无须向他人展示和炫耀,只留给自己一方宁静的空间,朋友圈不再更新。

从此,有便是无,无便是有。一个人的清欢,胜过一群人的狂欢。

02

浏览别人的朋友圈,在他人的故事里辨识自己的初心。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人们渴望超凡脱俗,总在找寻生活宁静之法。

于是,有人离群索居,刻意求静;有人独来独往,孤芳自赏。可如果还有未曾了却的心事,一切就都成为了伪装,骗得过别人,却唯独骗不了自己的心。总会心生烦恼,躁动不已。

人们之所以无法与自己达成和解,是因为还未与世界达成和解。

年过五十,多少人还壮志未酬,却在于命运的博弈中,败下阵来,不甘服输,也不甘放手,却再也不愿高调地前行。

想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悄无声息地努力,突如其来地脱颖而出。

不再是为了看到周围人惊诧和羡慕的眼神,而是给自己一个交待:这么多年,我努力了,我拼搏了,我终于得偿所愿,不留遗憾了。

默默地浏览他人的朋友圈,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追问:我,到底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默默地和所有人较量着,久而久之,这个参照物,便成为了一个模糊的影像,更多的是在和自己比,一步步超越从前的自己,一步步坚定地做自己,终有一天,会与众不同,会熠熠发光。

03

年过五十,朋友圈已经渐行渐远。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么年过五十,赛程也已经过半了。

经历了前半段的抢占领先地位,加速竞跑,转而进入后半段的进入自己的节奏,坚持不懈,比赛的路途上,已经无暇顾及对手的表现,而更在于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姿态,时时鼓励自己,千万别停下来,要完美地冲过终点线。

和自己对话,为自己加油,是经历了半生浮浮沉沉之后,最明智的选择。

我的人生我自己做主,因为,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想要改变心意,别人说再多,做再多,只要自己的心不答应,始终无法改变心意。

那些陪伴我们走过一段人生旅程的人,终归要奔向不同的远方。或许还来不及告别,就已经转弯,消失不见。

那些起初志同道合的人,有人已经另谋出路,有人已经另有论调,只是,自己再也不敢苟同,只能轻叹一声,就此别过吧。

当朋友圈里的种种内容,再也勾不起人们内心的涟漪,此时,才终于活得通透明白,活得洒脱自如。

结束语:

真正的安静,从动荡中得来;真正的心静,从历经挫折中得来。

年过五十的人,谁不是有故事呢?只是,有人掩盖起一脸沧桑,依旧笑得澄澈自如,依旧热情拥抱生活,这样的态度,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和最好的回报。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