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8-15

郁仁存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工作四十余年,以其学识渊博、中西兼通、经验丰富、疗效确凿而享誉海内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的奠基人和带头人之一 全面认识肿瘤要从肿瘤的病因病机开始,郁老结合自己在多年的临床观察治疗肿瘤过程中,在前人的以外邪、饮食、七情致病基础上,提出了肿瘤发病的“内虚学说”。认为肿瘤的发生虽然与外邪、饮食、七情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内虚”更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郁老指出如果机体正气充实,外在致病因素就无法侵入体内引起疾病的发生。又如正气虚弱无法驱邪外出,使邪气留于机体内,影响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的正常功能,使体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多年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郁老不断总结研究,把大量精力用于肿瘤的理论研究,郁老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是源于体内诸多方面的失衡,如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衡、增殖与分化失衡、增殖与凋亡失衡、机体免疫力与肿瘤侵袭力失衡,虚、痰、瘀、毒的盛衰在体内的失衡等。提出“平衡理论”运用于肿瘤的临床实践,深化“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内涵,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让合理的综合治疗模式逐步运用于临床。 在现代治疗中,西医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这些治疗对机体的影响大,尤其是手术,使机体的正常组织器官有缺失,加大了对于后续治疗的影响。郁老提出的内虚学说指导我们在治疗方面,采取的方法是在西医消除病灶,以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外,同时加大调整机体的内环境的力度,在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中药就全程参与,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郁老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四原则、四结合。四原则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原则,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原则,近期治疗与远期调摄相结合原则。四结合:中医药与手术相结合,中医药与化疗相结合,中医药与放疗相结合,中医药与生物治疗相结合。 在临床中注重判断正邪的虚实,正气虚实以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以及合并疾病的病程、辅助检查结果、既往治疗情况、卡氏评分、身体一般情况作为判断,主要是根据其变化的速度及程度来说明正气的虚实情况。邪气盛衰以肿瘤生长情况、临床症状的轻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标志物及肿瘤涉及的相关部位影像的变化等作为判断,主要是根据肿瘤发展的速度及临床分期来说明邪气的盛衰情况。治疗上以平衡学说为理论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采取分阶段战略,在治疗的各个时期把握攻邪、扶正的用药比例,在随后的巩固治疗中长期辨证结合辨病用药,这样才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在肿瘤临床中,郁老应用气血学说对肿瘤进行诊断及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具体是:气血失调与肿瘤临床的关系,气血失调包括气滞、气虚、血瘀、血虚证;气血失调及病理产物与肿瘤临床的关系,病理产物包括水湿、痰饮、瘀、癌毒。根据临床观察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数都有气血失调的症状,而气血失调后,可能出现气滞、气虚、血瘀、血虚证,而气血失调又能产生湿、痰、瘀、毒等病理产物,这些因素互相结合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在临床中根据湿、痰、瘀、毒的发生比例不同、表现不同,治疗中以水湿症状为主则利湿,以痰症状为主则化痰,以瘀症状为主则祛瘀,以癌毒症状为主则解毒攻毒,同时结合全身气血失调的不同情况,补虚扶正进行针对治疗。 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郁老认为气虚血瘀证在肿瘤患者,尤其是在晚期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其后开展的多项临床实践,证实了气虚证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有密切关系;而血瘀证与血液凝固系统异常、微循环障碍、血液高凝状态有必然的联系。在此理论指导下研制了固本祛瘀汤和固本抑瘤方系列,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深入的科学研究证实了上述看法,郁老是最早提出应用“益气活血法抗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这一观点在临床与实验的证明中得到证实,其后相关报道逐步增多,对全国中医治疗肿瘤的学术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参加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我临床跟师3年,在郁仁存教授的悉心培养过程中,以研究、整理、传承为工作重心,力求把郁老的临床经验加以总结继承。

在工作中广泛大量收集郁仁存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病例,加以分类整理,尤其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消化系肿瘤(胃癌、大肠癌、肝癌)、乳癌及妇科肿瘤临证的资料,通过使用名老中医经验数据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编码、数据库结构的编写修改、数据库文件的生成、数据的录入校对与管理,利用其构建包括病人一般信息、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基本治法、基本方、药物组成及加减化裁、进行指标筛选、重要性排序等,将所得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进而总结出郁老治疗肿瘤的独到经验、学术思想及临证体会。 


通过大量病例的搜集,把胃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肝癌、双重癌等本专业疾病,从病名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医案、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在临证中还有乳腺增生、高脂血症、失眠等本专业以外的相关疾病的治疗,这些疾病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也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医案、体会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郁仁存教授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治疗了大量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通过分析六味地黄丸的中医辨证论治,以及现代药理,结合临床病案,总结郁老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的临床经验。

通过以上各病种的分析,力求全面的总结郁仁存教授治疗肿瘤的临床经验。 此次研究的创新点是在既往益气活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增加了解毒成分,更加针对在气虚血瘀证基础上有邪毒蕴结的晚期胃癌患者。从此次临床研究发现:


晚期胃癌患者应用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临床受益率,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免疫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益气活血解毒方既补益气血,又活血化瘀,同时具有抑制肿瘤的功效,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时是合理和可行的,未观察到明显毒副作用,使用安全。通过此次临床研究,验证了郁老提出的益气药的总份量应大于活血药,而且用药总份量以(7:3--6:4)比例为好,并增加了解毒成分,这样除了能够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率,而且可以比较迅速地起效,从而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作用。 方法将10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Ⅳ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两组化疗均应用XELOX方案全身化疗。中药加化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方汤药,每日一剂。实验结束评价疗效,包括肿瘤病灶大小、药物不良反应(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神经毒性)、气虚血瘀证症候、生活质量、血凝指标、免疫指标等情况。 结果治疗结束时,中药加化疗组可供统计的有效病例51例,化疗组48例。 研究结果如下: 1肿瘤客观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31.37%,临床受益率是60.78%,对照组分别是25.00%,和41.67%。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略高于单纯化疗组,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0.05),在临床受益率上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效率相近,但在临床受益率方面治疗组明显提高。 2相关毒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血色素、血小板、肝肾功能、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神经毒性等方面,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明显差异(P>0.05)。中药加化疗组在白细胞减少方面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中药可以缓解化疗引起的血液学毒副反应。 3气虚血瘀证症状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气虚血瘀证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中药加化疗组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单纯化疗组治疗后积分较疗前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性差异(P<0.05);两组症候积分在治疗后,中药加化疗组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可以改善气虚血瘀证的症状。 4生活质量:治疗组卡氏评分在治疗后较疗前有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后较疗前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卡氏评分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益气活血解毒方中药联合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血凝指标: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FIB, FDP均有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TT、PT、FIB、APTT、D-D、FDP之间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FIB,FDP均有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应用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对于血液高凝情况有改善作用。 6免疫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均有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而单纯化疗组在NK细胞活性和CD4/CD8比值组内比较,两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组间比较,在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均有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可以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中药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能够增强化疗的近期疗效,减少部分毒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气虚血瘀证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以及血凝指标,

说明益气活血解毒方配合化疗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