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疑」什么是高血压性肾损害及如何治疗?陈磊

 健康医学科普 2021-08-15
临床上以持久的高血压作为病因,可直接造成肾脏的损害,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单位萎缩,并出现肾功能减退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病变重者还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这种由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肾损害。



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如何?

1.良性肾小动脉性硬化症特征:
持续高血压、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合并促进肾损害,同时会伴有其他靶器官损害。

夜尿次数增多。

当病变累及肾小球后,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属轻中度蛋白尿。高血压程度严重,肾小球囊内压可增高,使尿蛋白排泄量增高,一般不超过3.5g/d。

2.恶性肾小动脉性硬化症:
恶性高血压一旦发生,肾损害的临床表现随即出现;表现为突发蛋白尿,1/3患者甚至出现大量蛋白尿和颗粒管型。

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数周或数月内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出现恶性循环。

如何判断高血压性肾损害?

1.必需条件

(1)为原发性高血压。

(2)出现蛋白尿前一般有5~10年及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程度一般大于150/100mmHg)。

(3)有持续性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尿沉渣镜检有形成分少。

(4)合并有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

(5)除外原发性肾脏疾病及其他继发性肾脏病变。


2.辅助或参考条件

(1)年龄在40~50岁及以上。

(2)有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

(3)有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

(4)血尿酸升高。

(5)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

(6)病情进展缓慢。



高血压性肾损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非药物治疗:
调整生活习惯、减肥、戒烟、限盐、限量饮酒、适量体力活动、正确对待环境压力、保持正常心态。

2.药物治疗:
具有降低血压又能改善肾血流延缓肾损害的药物是治疗的首选药物。如ACEI类、ARB类、钙拮抗剂。

(1)ACE类的作用:

①改善肾血流动力学(扩张入球,出球小动脉,以出球小动脉为主);

②降低蛋白尿;

③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延缓肾小球硬化;

④维持肾脏调节水钠平衡;

⑤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⑥改善脂代谢;

⑦恢复非调节型高血压患者肾血管的反应性。


(2)ARB类具有与ACEI相似的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其中氯沙坦具有独特的排尿酸作用,而原发性高血压中高尿酸血症是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3)钙拮抗剂的作用:

①改善血流动力学,扩张入球小动脉;

②减轻由肾小球肥大所致的损伤;

③抑制系膜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捕获;

④抑制有丝细胞因子的作用;

⑤清除氧自由基。

链接点击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 陈磊

配图: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