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327

 新用户3160VUiy 2021-08-15

2009的黄花梨说之外,另一件让在下记忆犹深的经历,是亲自参与召集的2009年9月的兴隆三期。

时过境迁,有些话现在说出来不需要什么遮掩了。

之前的兴隆一期二期,在下都不是摇大旗的,一期的积极参与是最后一刻的主动雪中送炭,二期的消极回避是刻意而为的谢绝锦上添花。然后是一曝十寒的2008年之红木家具冰河期。时光荏苒,2009年,哥几个动了再访兴隆的心思。

哥几个,就是在下于2008年末或2009年初在“漫话红木:随笔随言”里第一次提及的“老几位”。物以类聚,在红木网络江湖扑腾了三两个春秋之后,天南地北,多少总有几个谈得来的同好,一回生二回熟,于是就有了2009年1月19日在广州**(赛-马,被和谐)场的“一醉方休”。感谢三江渔夫的陈年“长乐烧”,感谢远道而来的佛山锦地龙,深圳漏捡依旧,韶关红小兵。。。因为韶关,那天还临时多了一位“不速之客”的不约而同“碰巧”而来不请自到。人说这位“不速之客”,后来在红木网络江湖撮合团购法力无边,手拿把掐地咬定台山伍氏兴隆一刻不放松,不提。

反正是这次“一醉方休”之后,哥几个一合计,不如2009年再来一次雪中送炭,在网络江湖扯张旗,网罗三山五岳的红木家具爱好者走一遭如今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伍氏兴隆。只是千不该万不该,哥几个撺掇在下摇大旗的一个大前提是:这一次为了避“嫌”,刻意不希望之前兴隆一期二期的搞手再露面抛头。

原因为何?因为哥几个觉得2008年在所谓“第一专业论坛”上为数甚多的涉及到关于伍氏兴隆的“口水”中,虽然主因是“地方干部”为了追求点击率而不遗余力地无中生有小事化大添油加醋招惹是非,可一个巴掌拍不响,与在朝的“地方干部”喋喋不休地口水交锋的在野势力中,以兴隆一期二期的搞手为代表,有些声音,多少有些超越了旁观者清的红木家具爱好者的“事不关己”,不免给人以“与兴隆走得太近”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哥几个觉得:这个兴隆三期,让Eddie牵头更合适。首先,与过去的口水仗毫无瓜葛(在下之前努力回避“是非”,积极不止喙,尤其是涉及厂家名号的利字当头);其次,与兴隆只是一面之交,肯定算不上“自己人”;第三,前后三年从“漫话红木:随笔随言 ”直到“林海微澜:风华绝代”,在红木家具网络江湖,这是面货真价实的业余爱好者招牌。用哥几个当中某位掷地有声的总结:我们首先是红木家具爱好者;然后才是伍氏兴隆出品的爱好者。

结果么,这一出发点一根筋的“避嫌”,最终是从头到底身为“总召集人”的在下,在兴隆三期成行的当天,一个人“避”走北京。因为那一天人声鼎沸,而在下的感觉,是无意中动了人家的“奶酪”,于是“言语不合”,虽然摇旗之前通过不止一次气,在下原本以为有点到即止的“心照不宣”,没必要捅破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瓜田李下,在下也从来没有到伍氏兴隆面前邀功请赏的打算。怎么说毕竟彼此都是2009年1月19日“一醉方休”的酒桌上的“物以类聚”,原本就不乏红木家具爱好者之间的共同语言。

反正从此开始,在下与这位兴隆一期二期的搞手之间拉开了距离。而在下扯旗摇旗呐喊过的兴隆三期,也因为在下在最后关头的“回避”,成全了对方的独脚戏。希望由此“皆大欢喜”。

天下熙熙。之所以“避”走北京,因为有机会零距离靠近京作唯一的嫡传龙顺成,感谢古典网,感谢瘦子版主。于是高高兴兴地上了飞机。无论怎么说,动别人的“奶酪”不是什么好事情。悔之晚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