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07林海微澜:风华绝代-瞻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

 新用户3160VUiy 2021-08-15

上博的展品,馆方的文字介绍如下.
觉得该相信人的时候还是应该相信.
从图片来看,不少物件都是经过修缮的,难听一点就是动了手脚.这比较好理解:王老当年老往北京的家具厂跑,雅号"穷王".为何?因为他老人家当年都是挑拣品相有瑕疵的才能廉价上手.得手之后,自然得加以修缮,比如炕桌面板的边条,可能就是王老当年通过家具厂修补填加进去的.之所以叫"穷王"就是因为囊中羞涩.
此外,面藤底板的坐具,也不是传统的软屉工艺,有的可能是王老动的手脚,也可能是王老之前的主人已经如此.
不过,上博的黄花梨传世家具,绝大部分来自王世襄与陈梦家两位藏家.相信上博如果展出的是高仿,在文字说明上一定会注明:"复制品".

面盆架的方圆变化,是上博颇为推崇的,诚如上博的文字说明所言:"明代家具能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线脚来体现造型的完美.具体表现在置物的平面和承重的腿足上."
这样的方圆变化自如,衔接稳当,颇具匠心.

上博展出的家具共四个大主题:明代家具,清代家具,明代中堂,明代书房.中央大厅的是明代家具,以黄花梨为主,少量紫檀与铁力木.大厅的整体这才告一段落.

论个人偏爱,在下还是对这一件有特别的喜好,因为其不倒棱的稀罕与三接头的出人意表.

论明家具的文气与文人的气节,这就是殿堂了.尤其是家具背后的陈梦家先生与王世襄先生.

在下也觉得还是用老紫檀与新紫檀的说法可能更合理一些.
老紫檀,就是从前定了是紫檀的物件.
新紫檀,就是檀香小叶紫檀,也就是行内俗称的牛毛纹紫檀.
新老的年代分水岭,就是杨家驹先生的国标出台的世纪初,毕竟已有法据可依.
过去的既然已经成了历史,改来改去纠缠不清.
好比阿拉伯数字,明明是印度人发明的.

裸露的木材在去掉保护层的外皮之后,因为接触空气,可见光与紫外线(阳光)而导致表面的氧化作用颜色变深(常见的例子比如苹果去皮后果肉表面锈化).
但可见光与紫外线会进一步导致深色有机色素的分解而逐渐泛灰白(常见的例子比如深色的衣服长时间暴晒会褪色).
所以,年代久远的红木老家具,外表面往往泛灰白,单看外表辨认材质困难.最可靠的方式是用刀刮开已经风化变色的表面.

上博的紫檀物件,这件是最容易拍出特写细节的,因为距离参观者最近,其他的,特别是清代清式家具,雕刻繁复,很难看清平面纹理纹路.而且紫檀距离一远就很难拍...
其次,这张西园画案是历史上记录良好出处清白的著名紫檀器物(因为传承有序),那些颠沛流离香火割断沦落街头的紫檀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代表林木行业学科观点的红木国标出台的时候,传统的家具行家是有不同看法的,认为紫檀应该不止一个树种......
身为如今的红木爱好者,我们不可能染指故宫大内的老紫檀.觉得还是与时俱进的好,新紫檀就是檀香小叶紫檀.
历史上已经定论的老紫檀,就是老紫檀,即便有人推证其中有的物件不是地道的檀香小叶紫檀.
所以,在下不太认同所谓"紫檀老料""紫檀新料"的说法.
确切地说,所谓"紫檀老料"包括有檀香小叶紫檀,
但不可以说檀香小叶紫檀就是所谓"紫檀老料".
应该说:所谓"紫檀新料"就是檀香小叶紫檀.
所以,觉得还是用新紫檀与老紫檀这个说法方便些,合理些.

看看麒麟网过往的帖子,里面有不少谈到"小叶中的大叶",与常说的大叶紫檀(即国标中的卢氏黑黄檀)不同.
小叶中的大叶,往往油性弱些,芯材中央大块黄白,径向切面纤维粗疏,纵向切面年轮纹宽松.
单看原木外观,小叶中的大叶是鱼目混珠的好材料.

觉得这样理解也许宽容一些:
紫檀分新老.
  "老紫檀"是杨家驹先生的红木国标出台前历史上认可了的明清两朝制作的老的紫檀物件.(还好,民国没什么紫檀制作)
  "新紫檀"是檀香小叶紫檀在现代(建国后)制作的紫檀物件
黄花梨也按照相同的思路理解而分新老.
  "老黄"就是历史上制作的(明/清)黄花梨物件,历史传承价值在材质之上,不分产地也许更好......
  "新黄"就不得不分海黄越黄了(价格差异巨大).
  至于上个世纪海南以及广东广西民间制作的黄花梨物件,窃以为还是分一分的好,
  因为见过有民国的承具,用刀刮了,可以肯定不是海南黄.而上个世纪海南为数众
  多的躺椅凉椅米柜挂衣柱等等民间俗用,用越黄的价格是买不到的.因为也越来越
  买少见少而成稀罕物品.

觉得紫檀也好,黄花梨也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持一种动态的理解,也许容易接受.
动态的理解即是:历史与现代的两个不同时空中,紫檀与黄花梨的定义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变化的.
举一个大家都容易理解的例子,唐代大诗人李白是毫无争议的中国人.
但按照当今中国的版图,李白的出生地不属于中国,而是中亚五国的某地.
所以,历史上的中国与当今的中国不尽相同.
其实,传统的中国北部边界,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
而如今另为异国的越南,在明清几百年的历史中,也曾经纳入中国的版图,那时候的安南(越南旧称)海南,都是"国"内......

(补记)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帖,从在下的上博照片开始,汇集大江南北诸多世纪初年网络江湖的明清硬木家具爱好者的真知灼见,如果说这是个网上沙龙的话,那么,这个沙龙,对于紫檀和黄花梨的“端本清源,立经陈纪,使阴邪退听”,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紫黄文化的滥觞,大概可以说,从这个帖子开始初呈端倪与轮廓。时年公元2008.

从《林海微澜:风华绝代帖》开始,在下陆续又撰写了《林海微澜:黄花梨说》和《林海微澜:海南黄花梨旧算盘图考》。这三个帖子,大概可以说,是在下的黄花梨三部曲。

要感谢的同好很多,从南到北,深圳的鱼目,福建的leavingson, 上海的迷糊,slash, 是其中推波助澜的主力,最高的敬意,请容俺为人在京城的架几案大兄呈奉,感谢架兄,尤其是架兄关于清宫紫檀长物与神州紫檀第一研究者周默先生的独家紫檀资料所提供的无保留的帮助。

夫子教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08年的我们,窃以为是真实无妄的紫黄的乐之者。

林海微澜

20200223凌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