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21

 新用户3160VUiy 2021-08-15

(2020-3-13增补内容,括号标记)

【跑个偏,聊到了从前的人。。。当年在红木网络江湖的说话投契】

(这个帖子里,当年闻名70的老几位一一亮相。排行第一的“德不孤必有邻”,是这位兄长,网名“三江渔夫”。)

星爷吉祥。
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景仰。
这一趟跑大江,既是给兴隆捧场,也见见依然坚持独立思考的自由人格的老几位与家人。
爱好这东西是很唯心的个人选择,只是既然是唯心,还是纯粹一点的好。
唯物未必都是好事,比如有一种唯物,叫做功利。
天下熙熙。
不稀奇。
所以有一种风骨,值得永远的敬重:
“那时候年轻,不怕死,就怕做错事”。(三江渔夫语录)

人说酒品如人品。
人说球品如人品。
人说赌品如人品。
都有道理。
紫檀黄花梨,有时候也映照得出背后的品。
有人唯心,有人唯物。
唯心的人往往一根筋,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唯物的人往往明白事理,于是鞍前马后,两头着数。(粤语“着数”:利益,好处)
紫檀也好,黄花梨也好,有时候何尝不是一面镜子。

(漏捡依旧大人随后跟着上了几张图片,可惜因为转帖,看不到了)

(林海微澜eddie接着说:)

大叶乎??
如今这“叶”也越来越让人看得晕乎。
何苦。
道不同。

【然后,有人发作,或者发难,或者发怒,直接点名道姓:eddie,你什么意思?直接在《迷糊的客厅》开帖问责。】

(这个转帖的所在《迷糊的客厅》的主人说了俺一句:不要吭声。)

(林海微澜eddie:继续,不接茬)

(答复架几案大兄)期待下一回架兄大驾光临。
给(广东)沙发的话传到了。
沙发把眼睛一瞪:去北京??我从来不出广东。

(架几案:)

淡定的能人都是有个性的;生活是不折腾的。
应该理解和尊重的。

(架几案:)不如跟大仙乎比试一下。(评点下图网友合影)
上联(站):皮壳老辣紫檀
下联(坐):典雅尊贵花黎
横批:龙马精神
 

(架几案:) 俺倒是觉得把“大仙”写的“皮壳老辣”改成“良才不雕紫檀贵人”好一些。

(架几案:) 俺也慢慢乎:
    传说一粤友,字“目”。梦寐以求想得到台山罗汉黄床,因银子预算不足,一直心怀纠结不悦。
   然,一天藏友来电,说有一张席面大黄塌,为孩子买学区房欲急售,目友紧忙过眼,漏捡价成交后,心中大喜,心思:“何不去往台山加配三围黄独板,终可得名人名款名器乎!”
     目友入夜紧抱黄塌,不理妻儿呼唤。呐呐自语直到三更鸡叫起床。没梳头没洗脸没吃饭没留言驾车直奔台山。半路乎叫广东沙发,以防半唐半夷的台山话影响沟通障碍。
不久面见沙发说明来意和想法。
沙发吃惊问:“为何不见其塌”?
目友在车上寻找半天,拍了拍脑子说:“哎呀!啊!原来是做了一场梦啊!”

(广东)沙发安慰着目友说:“既来之,则安之!正好台山二代的(红小)兵兄也返乡在这里,准备迎接来自美国出生的台山三代的骆家辉先生。”
    三兄弟喜聚茶館敘舊言歡。期間,兵兄、沙發情不自禁地手指著牆角上方的電視機呼喊:“大波、大波、苏花、股波、爸市、酒市、倒晒等词语。
    目友仰头看见正在播放古巴与巴西女排的比赛节目。心中不解着想:“这把年纪了,还至于这样兴奋着姑娘们的前胸后股?”
    见识多广的兵兄看出目友眼中的疑惑,解释道:“自大约1849年起,就有台山人漂洋过海记载。并与海外文化结下了不少连带,自大约在1912年海外的台山人林先生从国外首次引进国内排球运动,自今在台山广受喜爱,许多规则术语来自英语,怪不得许多人称台山话为半唐半夷,也多少掺杂客家话。”
“您听见发音“大波”,台山话叫球为“波”英文ball;“大”为“打”的意思。
“苏花”台山话翻译普通话为“沙发”的意思,英语sofa相近。
“股波”来自英语good ball,好球的意思,不要联想到姑娘的臀部。
“爸市”pass穿过的意思,把球打过去;
“倒晒”out  side 球打出界;
“酒市”deuce打平手;
“清晒”chang  side  换场地;
   还比如台山发音“浪术”long should 远投篮;
    车开不动说“磨打”英文motor马达”。
       目友会意点头地并笑着问沙发:“您刚才在半路上问我,'你吸奶啊?’是不是嫌我笨找不到路标,普通话什么意思?”
      沙发满脸通红手比划着回答不上来。
兵兄赶忙解围着说:“应该发音为'你系乃啊’?意思是'你在哪里?’
     目友说道:“过去内陆人讲,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普通话,看来改为就怕台山人讲普通话了。”
     “造成这种原因结果,可能是台山地区只流行台山话,带普通话口音大都会被当地人遭遇歧视,这是现实。即使在当地讲广府话也被当地人称为'扮野’”。兵兄补充道。
      目友对兵兄讲解十分佩服,并对兵兄说道:“刚才听到旁边桌喊道,发音类似'酒市酒碗’,普通话是什么意思呢?”
兵兄试着回答:?
 

(红小兵:)不过就知(广东)沙发是个好客之人,常听他吆喝邀某某骑马过海。(台山话俚语骂人的意思)

(三江渔夫:)最怕北京人说广东话

(红小兵:)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这是70当时版主的签名,强势带流量)

(漏捡依旧:)弱弱的问一句,脑筋散了是不是平时没事的时候看散文多了造成的。

(红小兵:)差点忘了,重要的温馨警告:不要抱着投资的角度去看(红木家具)(70当时版主的名言,强势带流量)

(林海微澜eddie)外翻鹰爪功夫。可以当斑竹。(70版主词汇发明:外翻鹰爪。)

(漏捡依旧:)遵命,要不头真的是被门挤过了。 (迷糊语录:版主头被门挤过了)

(架几案:)一般来讲,讲故事要隐瞒主人公的真实姓名的。

【下文是《迷糊的客厅》主人迷糊著名的篱笆帖,2020年初得自微信朋友圈复刻】

“先看看俺这器物鉴赏贴的篱笆扎的牢不牢,有无不怀好意的捣蛋的进来,俺这贴是要设个门槛,当然不算高,

1、俺这贴不欢迎专家来点评,收费的或收废的,因为前者商业味道太浓,不客观,尤其是现今社会一些所谓专家满天飞,给钱就可以指鹿为马,为三千块就敢拿声誉作交易,恐怕给个三万,他都敢杀人了。至于收废的,本来就是眼睛向下,基本没见过好一点的东西,一直拿废品当商品,去换点人民币,这样的人评价器物的标准是按废品收购站的标准来衡量,而收购站一般又是按剩余价值来衡量的。

2、麒麟网的干部不要光顾和评点俺的贴。俺是小民,最怕见的就是领导和干部,

再说俺的贴没有中央的精神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政冶上是清白的。爱党爱国爱家乡,防火防盗防干部。

3、捡破烂或喜欢捡漏的不要点评。因为这里没有漏可捡的,一般情况下,捡破烂的都喜欢捡漏(一般是钢嘣),但有老手都知道:钢嘣不是每天捡的到的,那是缘份,但超过一百块的要小心,很有可能是…雷!也就是说一般捡破烂的老手,对贵重的的东西都戒手,这是纪律。

4、做小卖买的不要评点。

一种是不做红木小卖买的,比如买卖打火机的,买卖手表的,搞装修的,因为隔行如隔山,这类人不懂花纹和木料的,俺这是木行,让他们辩木,这好比让姚明去挖煤,让潘长江去打NBA                                             

另一种是做红木小件的倒爷,比如卖小B桶,及插屏的。这类人呢可能看到俺的东西呢会眼红,心里产生不平衡,争风吃醋,嫉妒什么的…总之会因爱生恨,俺只想同木友结个善缘,建议这类的就不要评了,最好连俺的贴都不要看了。

(迷糊语录是红木网络江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来希望有机会好好汇总成篇,精彩万分的“质胜文则野”,致敬当年一同沐风栉雨的古典家具爱好者。eddie 2020-3-13)

(以下摘自“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一帖)

2009年1月19日正午,广州黄埔大道西暨南大学南校门,老几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聚餐。

感谢三江渔夫的长乐烧。

++++++

报告老几位:
席位房间订好.
预留白切牛腩+香肉(这两样招牌菜都限量)
另:
白切牛腩附送正宗开平水口腐乳蘸酱(广东音:"乳"="鱼"

年年有余,餐餐有鱼.
开平水口,台山大江公益的隔壁.

++++++

(aevonhua):毒嘴借木说事! (2009-5-25)

(林海微澜eddie: 2009-6-19)

这帖子时间也算是比较长了,难得一回终于有一嘴吐个毒字。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林子大了。
偶尔回过头看看早两年三年的随笔随言,这江湖还是那样的不改一丝容颜。
从文化到钱,从炒作到预言。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道义放两旁,
利字摆中间。(2009-6-19)

(2010-6-29) 一转眼,在70的日子将近四年。
原本一头埋在水下面,勉为其难地在2006年7月31日开始露脸,最初的缘由,是彼时喧嚣尘上的“人工林”一说。
于是心存一念,2009年仔细地为“紫檀”这个话题发了很长很长的一个帖子,算是对“漫话红木-随笔随言”的一个未完成的延续。
前些日子整理了一下,在这里留个脚印吧。
喜欢紫檀的同好,相信有不少人看过相关的内容。
个把因为网站改版而开天窗的图片,这一回尽量做了弥补。
感谢所有关联的同好,无论见解是否一致。
众说纷纭品紫檀,求一个忠实的过程记录。
至今依然不改初衷地庆幸: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的中国芸芸爱好者,能够如此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感悟前朝奢华之紫黄,是一种幸福。
请珍惜。
谢谢。
eddie/eddie2008/林海微澜

林海微澜: 众说纷纭品紫檀  Post By:2009-2-13 22:55:59

+++开帖语+++
开这么个帖子,缘由是最初的"漫话红木".
基本上,野百合的越南黄花梨之后,原帖就大致告一段落了.
所以,这之后的内容,添了许许多多的紫色红色.
既是因为2007岁末的紫檀高台跳水(大概多少与周默先生在2007年11月新版的<紫檀>面世有些干系),
也有2008年初福建仙游人家的鲜活的生命赌注的感触.
过去的事,没有人可以改变......

仔细寻思,觉得还是新开一个帖子比较妥当些.
既是对"漫话"的一个完整,而且把"紫檀"单列出来,也是对所有参与的同好的最好的尊重.

因为:这一个题目,是的的确确的"众说".
提前感谢所有参与的同好.
特别向以下诸位致敬:
架几案,鱼目,紫檀叶,迷糊,广东沙发,紫清剑,slash,leavingson,kikiwwq,白发学童.



(林海微澜eddie)谢谢兄台。
心有灵犀,早些日子曾写过一阕文字,请斧正。
点滴人生:不因物喜不以己悲 20100627标签:  点滴人生  往事如烟  2010-06-27 08:20 
标签:  点滴人生  往事如烟  
早三两年开始的,在自己的签名中,有这样的文字:
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冷水泡茶慢慢浓
前两句的来路很高远。千古文人范文忠公,世人更景仰的,是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重的胸怀,大概暗合了亚圣的“达则兼善天下”。
如今的乾坤与尘土,闻达的达,大概与从前的达,有不一样的内容。
于是在下与“达”无缘。
记得2004年,岭南某高校庆祝华诞八十周年。杰出校友一栏,头牌人物是当时的广东政法王陈绍基先生,该校六十年代的中文系学子。
在下与“达”无缘,所以早早就觉得这某高校之杰出的定义,古今相去甚远。
路遥知马力,时间,是最好的尺子。
今夕2010年,当时的政法王,如今的阶下囚。钱财酒色失节,历朝历代,翻身的机会,微乎其微。
2010也是陈寅恪先生冥寿120周年,如今终于轮到被“名人经济效应”消遣。
这反倒是在下心目中杰出校友的风范标杆。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古与今,沧海桑田。从前的文人与如今的文人,两重天。
先生之“最是文人不自由”,说的就是个“俱往矣”。
于是选择了独善其身。
从而“尘土十分归举子”。
不因物喜,不以己悲。悲喜之外,乃有离合。
此事古难全。
既然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于是也只可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下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何苦。
何苦来?
人生中大半的蹉跎也好,坎坷也好,有多少是源于自作自受?
于是也只好不因物喜,不以己悲。
有些个路,既然选择了,其实就是个the river of no return,不归路。
比如时间的长河,永远不会倒流。
第三句的“冷水泡茶慢慢浓”,来自严文井先生。
沧海桑田,唯有时间。
于是路遥知马力。
有些个话,可以说不可以做,有些个事,可以做不可以说。
最初见到这个意味甚浓的说辞,觉得颇值得好好琢磨。因为当时的典故,来自海峡那边的绿色政治人物:
民进党前代大佬黄信介有言:台湾独立,可以做不可以说,反攻大陆,可以说不可以做。
这是70年代的记录。真实的历史。
大时代,小人物。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现如今都市白领家庭的主流,叫做房奴。
背负枷锁,还是且不谈思想的自由,精神的独立为好。
民以食为天。谁都避不开柴米油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十一世纪初年的中国,最不合时宜的,大概就是“君子固穷”。
俱往矣。
只争朝夕的年代,于是冷水与茶无缘。
奈何我只有一抔冷水,于是也只好由得它慢慢地浓。
终一生,够也不够?
Who knows.
唯有敝帚自珍,君子固穷。
时间,就这么无声地流淌,看尽浮沉的人间冷暖,各色人生。
随笔随言,不知所云。
2010-6-27
为了忘却的纪念。

(关于满清宫廷厚爱的紫檀)

满清也好,蒙古元朝也好,对我们汉民族和汉文化来说,就是个被异族奴役的扭曲过程。
要不然也不会有号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同盟会与天地会的“反清复明”。

比如这满清推崇有加的紫檀,所谓“木中之王”,就多少有些说不清道不明。
至少到朱明王朝,我们汉文化对硬木的喜爱还是檀+梨(紫檀与花梨)。
满鞑子来了,于是紫檀的登峰造极成了“我花开后百花杀”。

而这紫檀的紫,最原始的说辞,叫做“恶紫之夺朱”。
素颜的紫檀,有一个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
刚开料的紫檀,颜色通常是橘红,橘黄。然后变得越来越深沉。于是“恶紫之夺朱也”。

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的原话是:“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朱与紫,郑声与雅乐,截然相反的对立面。
于是有明末清初的文人雅士借《咏紫芍药》抒发亡国孤愤,“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

前明姓朱,于是称了王的自然是指乾坤大半属偷儿的满鞑子异种。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很快的,满清皇帝就这么上了道地先是把“夺朱”的紫檀捧为“木中之王”,随即大兴“文字狱”。
所谓传统文化,其实背后都是血迹斑斑的历史。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阵阵香气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雍正乾隆独捧紫檀之后,曾经风行一度的明式文人家具之仪态万方黄花梨,从此走进历史的尘封。
这尘封,一直到公元2005年。 
时至今日,依然有数典忘祖的汉人后代在少不更事地懵懂胡说:黄花梨是炒作。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诚哉斯言。

众说纷纭,到此就告一个段落了.
关于紫檀,有这样的纷纭,窃以为是很真实的客观反映.

这个帖子大致跨越了从2006年中到2009年初的两年半时间.
也就是大概三十个月的工夫,紫檀的过山车,至今还让许多人不寒而栗.

不过,相信随着岁月如歌的流逝,紫檀的爱好者对紫檀的认识,会比从前更清晰,更真切.
毕竟,这一从前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已经越来越频繁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窃以为:这是我们这一代紫檀爱好者的福分.
从前受过的教导:一花独放不是春.

当从前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天潢贵胄如紫檀者越来越褪去人为地遮盖的面纱的时候,
窃以为,紫檀的春天,大致就不太远了.

非常开心地听到从前很喜欢的那首施孝荣的<拜访春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b9859010008jw.html

昨天的傍晚与同好说起简单而真实的三十年前,一转眼,沧海桑田.
紫檀,就在眼前不远.

谢谢所有关注这个帖子的同好,谢谢所有参与的同好.

---eddie


(后记:2009年2月15日晚,在上海与迷糊大兄一起在沪西晚饭)

(2011-5-10)厅座迷糊的风格,说话调皮。
在70这个江湖捣腾了三五个春秋,简称“捣糨糊”。
在下记忆最深刻的帖子,属于厅座当年一时兴起挥就的“扎篱笆”。
红木也好,家具也好,有的文字小资,有的段子矫情,阿谀奉承曲意逢迎的“病态”虎子侍中者也不在少数。
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窃以为最难得。
比如书圣当年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就是这样真实的一个“曲水流觞”,于是“兰亭”流芳千古。
回头找找厅座当年的“扎篱笆”,完完整整读得懂的人大概不多,所谓70老烧,这大概是个门槛。
路遥知马力。
往事悠悠。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转一个帖子,是在下以为在70捣糨糊这三五年来所见到的最精彩的刀笔。

“先看看俺这器物鉴赏贴的篱笆扎的牢不牢,有无不怀好意的捣蛋的进来,俺这贴是要设个门槛,当然不算高,

1、俺这贴不欢迎专家来点评,收费的或收废的,因为前者商业味道太浓,不客观,尤其是现今社会一些所谓专家满天飞,给钱就可以指鹿为马,为三千块就敢拿声誉作交易,恐怕给个三万,他都敢杀人了。至于收废的,本来就是眼睛向下,基本没见过好一点的东西,一直拿废品当商品,去换点人民币,这样的人评价器物的标准是按废品收购站的标准来衡量,而收购站一般又是按剩余价值来衡量的。

2、麒麟网的干部不要光顾和评点俺的贴。俺是小民,最怕见的就是领导和干部,
再说俺的贴没有中央的精神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政冶上是清白的。爱党爱国爱家乡,防火防盗防干部。


3、捡破烂或喜欢捡漏的不要点评。因为这里没有漏可捡的,一般情况下,捡破烂的都喜欢捡漏(一般是钢嘣),但有老手都知道:钢嘣不是每天捡的到的,那是缘份,但超过一百块的要小心,很有可能是…雷!也就是说一般捡破烂的老手,对贵重的的东西都戒手,这是纪律。

4、做小卖买的不要评点。
一种是不做红木小卖买的,比如买卖打火机的,买卖手表的,搞装修的,因为隔行如隔山,这类人不懂花纹和木料的,俺这是木行,让他们辩木,这好比让姚明去挖煤,让潘长江去打NBA                                             
另一种是做红木小件的倒爷,比如卖小B桶,及插屏的。这类人呢可能看到俺的东西呢会眼红,心里产生不平衡,争风吃醋,嫉妒什么的…总之会因爱生恨,俺只想同木友结个善缘,建议这类的就不要评了,最好连俺的贴都不要看了。

----迷糊语录”

http://www./bbs/viewthread.php?tid=23227&extra=&highlight=&page=19

林海微澜:紫黄日记 2010年3月下旬 风行记忆

2010年三月下旬头一次与老几位造访风行中山展厅。
当时是风行的太子哥开着一部TT带路,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腼腆的一脸笑容。
到了展厅一问销售,果然没猜错。
好家风。

风行出品,窃以为胜在细致。
犹记得紫檀开料车床前成竹在胸的熟手女工。
以及与风行老板的一见如故,聆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细说从头”。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

感谢朗润居同好的图片,不妨也来一个“细说当年”:2010年3月初谒风行的纪念。
当时在中山风行展厅有一件精美非常的百宝嵌象牙笔筒型艺术品,
图案生趣盎然:

一只雄赳赳的公鸡昂首挺立;
两只温顺的母鸡;
带着两只可爱的毛茸茸小鸡低头觅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