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惠王的弟弟公子卬,曾为秦国的强大立下汗马功劳,很吃惊吧

 六月的自留地 2021-08-15

0

1

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可以说是死敌,两国为争夺河西打过无数次血战,秦献公就是在少梁之战中战死的。

但是,今天,《大秦帝国》告诉你,魏国国君魏惠王的弟弟公子卬曾为秦国的强大立下过汗马功劳,你肯定不信,不过我告诉你,一切都皆有可能。

公子卬,作为魏国的王族子弟,为什么要帮助秦国呢?

这里面有一个很长的故事,容我慢慢来说。

0

2

公元前362年,秦国与魏国在少梁打了一战,秦国俘虏了魏国的丞相公叔痤,但是秦献公也死于魏国的狼毒箭,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秦孝公即位,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力衰弱,急需休养生息,于是只好释放了公叔痤,与魏国达成了休战的和平盟约。

魏国的上将军庞涓却主张趁着秦国兵疲民弱之时,吞灭秦国。可是鉴于丞相公叔痤一力主张与秦国和平相处,不能与丞相硬碰硬。

于是庞涓向魏惠王提出了六国分秦的谋划,这样既不违背之前签订的休战盟约,又可以一举消灭秦国,魏惠王欣然接受了庞涓的谋划。

这就有了魏、楚、韩、赵、齐、燕六国在逢泽会盟,商定六国共同出兵,分秦计划。

这个盟约一出炉,就被秦国的密探获取,火速送往秦国,秦国君臣商议来商议去,最后憋出了一个不太雅的奇计,那就是:秘密游说六国,重金收买权臣,分化六国,延缓时日,瓦解六国分秦盟约

六国之中,齐国与秦国不搭界,对攻秦并没有多大兴趣;燕国韩国最弱,不会主动攻秦,楚魏赵最有实力,但是三国均有酷爱财色的权臣,而且魏国实力最强,又是这次逢泽会盟的发起国,是攻秦的领头羊,只要先把魏国搞定,基本分解六国盟约就成了一半。

魏惠王是一个酷爱珠宝珍品的人,大臣看着国君行事,也都跟风,所以秦国把贿赂的重点放在魏国。

0

3

秦国国君的心腹大臣景监带着金银珍宝,领着一干人马,化名为薛国巨商猗垣来到了魏国安邑。

景监重点贿赂的人就是魏惠王的弟弟公子卬,此时,魏国的丞相公叔痤刚刚病死,公子卬是接任丞相,与魏惠王关系亲密,对魏惠王很有影响力。

景监一个富商,在王室子弟眼中那就是爆发户,想要拜见公子卬这种王室子弟,还是不太可能的,必须要对其脾性,还要有人引荐。

景监先到安邑洞香春,寻机结识王族子弟,因为洞香春相当于现在有名的会所,只接待读书士子,商人和国府官吏。景监在这里表现得很是豪爽,又拥有无数的金银珍宝,很有点名士情怀,很快就得到公子梁的赏识。

通过公子梁的引荐,猗垣争取到了拜访公子卬的机会。

公子卬是一个既爱好财宝,又爱宝剑的人,于是猗垣就投其所好,送了一柄堪称剑器神品的天月剑,又叫蚩尤剑。

公子卬看着天月剑一下把自己珍藏的名剑工布剑一下斩为两段,真的是惊喜莫名,好象穷人捡到宝一样兴奋。

收了人家的这么名贵的宝剑,总得有所回报,不能白拿了猗垣的名剑,于是公子卬总想为猗垣做点什么,可是猗垣没有什么可求公子卬的,这使得公子卬很是遗憾。

但是,很快公子卬就发现该怎么回报猗垣了。两人慢谈中,公子卬得知猗垣在秦国做生意,于是主动告诉猗垣六国攻秦这一军事绝密,让他马上撤出资金,可是从秦撤出是需要时间的,这怎么办呢?

公子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回报猗垣的事情,怎么可能就此放过,这也不能展现自己的本事,于是承诺两个月之内秦国无事

这一承诺,对假扮猗垣的景监来说,正中下怀,他求的就是这个。

公子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进了景监设下的圈套,可以说,公子卬爱名剑就成了猗垣攻破他的弱点,公子卬在不知不觉中被攻破了。

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即使第一次不知道,一旦尝试到了甜头,也会一直走下去,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之后的二和三了。

0

4

猗垣为了“报答“公子卬帮助自己,决定把自己在秦国所获的利益与公子卬共享。

中国人,讲究的是礼尚往来。

既然与猗垣共享了他的生意所得,那么总得在他的生意中做点什么吧,公子卬还没想好怎么参与进猗垣的生意。猗垣就想显出商人本色,替公子卬想出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希望魏国的兵器交易都能交给猗垣来做。

猗垣这么体贴,这么善解人意,公子卬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当然是立马答应了。

公子卬给了猗垣承诺后,立马见魏惠王,对他说,攻秦要谨慎,最好能推迟发兵,至少也要等到戎狄叛乱了再说(六国攻秦,其中有个战略就是煽动秦国西部的戎狄叛乱,这样两面夹击,可快速灭秦),魏惠王本来就是一个左右摇摆的人,被公子卬一说,立马决定暂缓对秦用兵,让庞涓干着急也没用。

0

5

景监在魏国达到了目的,立即离开魏国,赶赴洛阳。

秦国当时穷得连吃的粮食都没有,食盐更缺,更别说打仗的武器了。于是景监只能到洛阳求助,借些武器和粮食,度过一下难关。

周王室还是比较慷慨,把府库有的旧兵器,老旧战车,粮食,铁块,食盐,通通各分了一半给秦国。

但是这些东西怎么运回秦国呢,这是一个难题。

但是现在猗垣与公子卬开始合伙作生意了,公子卬就主动给猗垣大行方便之门,把洛阳的东西经过函谷关运到秦国。

洛阳王室的援助简直是雪中送炭,秦国最缺的粮食和青盐一下子就有了着落,可供军队一年。秦国又把从洛阳运送回来的铁器、老旧兵器重新回炉重造,打造了骑兵长剑五万把,远射驽弓三千架,轻便硬弓一万张,箭镞十万枚。

公子卬一开这方便之门,秦国不但有了军队给养,连兵器都有了。

公子卬不是秦国的功臣是什么?

0

6

有了二就有三,公子卬是魏国丞相,又深受魏惠王的器重,权力很大,直接把魏国过时的兵器和战车也都卖给了猗垣,特许他自由处置。

这一个自由处置,就说明公子卬其实已经知道猗垣会把这些东西卖给秦国了,只是不说破罢了,只要他自己能从中抽利就行,管他卖给谁。

其实公子卬还想把魏国的铸铁和生盐的生意也交给猗垣来做,只是遭到庞涓反对而作罢。

在公子卬眼里,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国家的利益和损失在他眼里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他这么做,并不觉得对魏国有什么损失。

他还在暗地里沾沾自喜,自己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得到猗垣的一半财富,想想睡梦中都能笑醒。

公子卬就是一个不及格的丞相,正是因为他的不及格,才让秦国钻了空子,得了利。

从此,公子卬尝到了甜头,继续与猗垣做生意。拿了两万金给猗垣,让给魏国购两万匹阴山良马。猗垣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商人,他买了阴山良马,经过秦国,第一次就留下了五千匹战马,之后又陆陆续续“卖给”秦国两万匹战马。

公子卬呢,当然也得到了猗垣买来的一万匹阴山良马,外加无数的草原珍宝,这让公子卬兴奋的与猗垣喝了一整夜。

自此,魏国禁卖给秦国的军用物资什么的,都可以通过公子卬输送到秦国,就连魏国掌控的函谷关,猗垣都可以畅通无阻,这一切都一切让秦国慢慢的度过了艰难的日子。

0

7

公子卬与猗垣做生意尝到了臣大的甜头,他已经把心思全用在与猗垣合作了,哪还有心思攻秦呢?

正在他想着怎么说服魏惠王不要再攻秦时,老天爷给他送来了一个极好的理由。

秦国一举全歼了西戎叛乱,而此时庞涓力主魏国单独攻秦,公子卬极力反对,他告诉魏惠王说,秦国已集结十万大军在栎阳,并且魏国既使打赢了秦国也会元气大伤,如果其他国家来打魏国怎么办。

魏惠王本来对打秦就不坚定,更是被公子卬吓的一身汗,立即决定不攻秦了。从此秦国彻底解除了危机,而公子卬也能专心的与猗垣做生意,偷偷的大发财了。

看到了吗?这就是公子卬,一个没有从政经验,更有私心的公子哥担任国家重任的结果,他虽然做了许多对魏不利的事情,但是对秦来说,那可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0

8

如果公子卬仅仅为秦国做了这些,还算不上什么大功劳,最重要的是他放走了卫鞅。

卫鞅本是公叔痤府的中庶子,很得公叔痤赏识,临死时把他推荐给魏惠王,任用为丞相。并且公叔痤力荐魏惠王,如果不任用卫鞅就要杀死他,千万不要被其他国家重用。

魏惠王没当回事,可是庞涓当回事了,庞涓亲自考校卫鞅,还求名士慎到考校卫鞅,他发现卫鞅确实有大才,决定把卫鞅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于是强迫他为中军司马,并派军士看着卫鞅,防止他溜了。

洞香春主人白雪为了帮助卫鞅摆脱庞涓,再一次贿赂公子卬,以三百万金的代价让其周旋,于是公子卬一番计谋,把二百万金送给正缺金子建造后宫的魏惠王,趁机给庞涓上眼药,说卫鞅没打过仗,又不通军务,如何做军务司马。一番调拨,魏惠王当场下令,让庞涓放了卫鞅。

从此,卫鞅真正摆脱了庞涓,真正自由了,自由了的卫鞅立马入秦,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并重用,在秦国变法,使得秦国从一个穷弱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军事强国。

卫鞅变法对秦国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

从这一点来说,公子卬不知不觉中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魏国来说,任用这样目光短浅、心无大局,又这么“自我“的人居于高位,真是滥用官爵,而这样的人却在无知中犯下有损国家利息的事情还不自知,暗地里沾沾自喜,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