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女,胃痛4年,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治宜平肝降逆 治疗档案: 李某女,43岁,胃痛4年,近2月加重,不思饮食,便干,周前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胃痛大作。 钡餐造影: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胃排空时间延长,嗳气频频,恶心呕吐,泛酸不止,不能进食,大便3日未行。 前医曾予建中剂,痛势不减,舌睹,苔黄腻,脉细弦。 证属肝胃不和,痰浊中阻,虚实并见,治宜平肝降逆。 中药方: 旋覆花10克(包)、代赭石20克(先煎)、太子参10克、姜半夏10克、生姜5克、酒军3克、甘草3克、香附10克、苏梗10克、白芍10克、焦三仙各10克。 上方进2剂,痛势大减,大便略稀,嗳气呕吐均除,守方又进4剂,痛止,大便调。 续进6剂,诸症悉平,每餐能食150克,无不适,继服丸药以期巩固。 方解: 平肝降逆适用于肝胃不和,痰浊内阻,胃气上逆; 症见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苔腻,此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 胃虚宜补,痰浊宜涤,气逆宜降,补泻并用,虚实兼顾。 药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党参、大黄、甘草、苏梗、香附等。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大肠,结肠,大小腹,便秘,痔疮,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