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llljjgg 2021-08-16

8月8日20时许

日头落下

向晚迎风

暮色覆上元江

将暗未暗

“象群南归”这部人与动物大片迎来高潮时分

14头北移亚洲象从容自在

没有犹疑

徐徐走过151.62米长的元江桥

大象前行的道路上

设置象道的大型车辆排成长龙

修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元江桥

是横跨元江的第一座水泥公路桥

朴素而坚固的桥梁在新的红河大桥竣工前

曾很长一段时间

都是纵贯滇南国际通道的咽喉所在

两岸青山相送

桥下江水滚滚见证

无数人凝神屏息

从元江北岸返回南岸

北移近500公里的象群

逾越了折返途中最大的天堑

助迁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

与之前萌翻全球的无数个视频片段相比

元江大桥此刻的一幕

壮美而隽永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

经历了此次大象迁徙

象北走人南望

多年来云南对亚洲象的保护

终于交出了一份不懈探索的合格答卷

象群如何在丰水期渡江?

2021年8月8日,一条看似不太引人注意的提示发布——

云南高速公路交巡警支队官微消息显示,2021年08月08日20:00,昆磨高速(G8511)甘庄至元江路段有野生象群活动,为保护象群安全及行车安全,采取系列管制措施。预计管制时间1个半小时。

但这在知情人的心中,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信号弹。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元江,处在亚洲象适宜栖息地和一般栖息地的分界线上。元江以北,虽然部分区域亚洲象也能生存,但到了冬季降雨减少、气温降低、食物匮乏,不利于种群的长远发展。越往北,公众直接接触象群的经验越少,人象冲突防范难度越大。

所以让象群返回元江以南,一直被专家认为是此次帮助野象回到栖息地的关键。

象群自然渡江面临巨大的困难,玉溪市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应勇介绍——

象群北移渡过元江干流的时候处于枯水期,今年5月11日上午7:30左右,象群渡江时水流量为73立方米每秒。雨季到来后,元江进入丰水期,7月、8月平均水流量达到12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流量达628立方米每秒。水流量的剧增,给带着小象宝宝的象群“南回”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为破解难题

指挥部精心谋划

精细部署

精准采取措施

为象群顺利渡江日夜奋战

↓↓↓

深思熟虑锁定适宜渡江点。前线指挥部在象群还没进入元江县境内时,便由指挥部人员、水利部门专家、公路部门、林草部门专家对象群过江点进行勘察调查。短短几天内,指挥部工作人员便步行走完元江县境内76公里的元江河道,为避免象群从水域渡江可能造成的危险和伤亡,最终选择让象群从昆磨公路元江入口收费站附近老213国道老桥桥面渡江。

深入踏勘规划助迁线路。为帮助引导象群移动至渡江点,前线指挥部确定了东、中、西三条线路。元江县委、县政府共投入车辆2844辆次,投入人力6673人次,加强对线路的围堵封控和投食引导。在这一过程中,象群无数次偏移既定线路,但经过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奋战13天12夜后,象群如愿顺利到达元江桥。

日日夜夜的心血凝成了采取措施的底气。从曾经象群北移突入峨山县城的猝不及防,到超前谋划助象跨越元江的的“精”和“准”,见证了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和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数月以来与象群相伴,不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8月7日,北移亚洲象群仍在玉溪市元江县甘庄街道附近林地内活动。

2020年3月

北移亚洲象群离开原栖息地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0年7月进入普洱

2021年4月16日

从普洱市墨江县进入玉溪市元江县

离开其传统栖息地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4月16日以来

北移亚洲象群迁移110多天

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

途经玉溪、红河、昆明

3个州(市)8个县(市、区)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8月7日,北移亚洲象群仍在玉溪市元江县甘庄街道附近林地内活动。

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指挥长、省林草局局长万勇肯定地说,这次亚洲象群北移,对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从中也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在助迁过程中,形成了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属地负责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出台北移亚洲象群《保护与助迁工作制度》《安全防范常态化工作方案》和《应急管控方案》,形成“上下协同、前后衔接、专业有序”的工作机制。

助迁工作得到国内外野生动物专家的大力支持,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13名专家组成北移象群处置专家组,全程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组成的专业“护象队”,全程指导布防工作,科学、有序、规范、高效帮助北移亚洲象群向南迁移。

制定了“盯象、管人、助迁、理赔”八字方针。通过地面人员跟踪与无人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象群实施24小时立体监测,实时掌握和研判象群活动路线。对亚洲象可能经过的区域,提前进行交通管制,疏散转移群众,避免人象接触。采取封堵重要路口、动态鸣警、科学投放食物等方式,多次成功阻止象群进入人群密集区域,帮助象群折返迁移。及时理赔,启动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云南亚洲象保护

历史上

亚洲象最北曾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北界南移

受到云南傣族聚居区域宗教与文化的庇护

亚洲象这一物种得以在此延续

成为亚洲象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

近年来

人类社会发展对大型食草动物生存空间的压缩

导致全球亚洲象总量不断减少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云南的城市形象宣传片集体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7月1日摄)

但是在云南

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

从30年前的约150头

增长到目前的300头左右

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此次大象北移成为全球媒体焦点

对亚洲象在云南数量增长

《纽约时报》进行专门报道

加拿大全球新闻台报道——

《生活在云南省的亚洲象受到法律保护》

云南亚洲象的保护

始于1958年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吴征镒、寿振黄等十几位科学家提出在全省划定24个森林禁伐区。建议获得云南省批复, 24个自然保护区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成立,其中包括西双版纳省级保护区。

1986年

西双版纳省级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扩大到24.18万公顷,云南的亚洲象有了相对稳固的栖息地。

20世纪90年代

亚洲象只分布于云南的2个州市、3个县区、14个乡镇。

到2020年底

长期活动范围扩大到3个州市、12个县市区、55个乡镇。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7月27日,北移亚洲象群从红河州石屏县经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进入元江县境内。

为了更好地满足亚洲象繁衍的需求,云南省持续为大象匀出生存空间,在保护原有栖息地的同时加强修复——

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如今亚洲象在云南主要分布区已建有1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0.98万公顷,从保护区搬迁了10个村寨。2001年开始实施栖息地恢复改造试点。2019年编制了《亚洲象栖息地生境保护与恢复实施方案》。截至2020年完成修复面积600余公顷。

在亚洲象经常活动的区域,一套跨国界的联合保护正在发挥作用——

2006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跨境亚洲象保护工作与老挝南塔省楠木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召开了第一次亚洲象跨境保护会议。经多年努力,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北部三省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了南起“中国尚勇-老挝南木哈”,北至“中国勐腊-老挝丰沙里”总长约220千米、面积近133平方千米的5个联合保护区域,保障跨境象群栖息安全。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7月2日至7月3日,象群持续在峨山县化念镇附近林地内活动。

人与象和谐共生

曾经,居住在澜沧江流域的傣族先民曾实现与大象和谐共生,他们在村寨周围种上竹子与芭蕉,吸引大象到附近觅食,以驱赶林中的肉食兽类,保护村寨的安宁。

如今,云南人与象和谐共生的画面出现在电视屏幕里——

在日本媒体富士电视台报道大象北迁的镜头里,一名执勤民警在检查通行车辆时,面带微笑向司机解释前方路段无法通行的原因,并亲切地询问到:“你们是来看大象的吧?”这一画面引起了日本网友的热议,他们认为“中国云南人民对大象十分友好”。

也真实地存在于亚洲象生活的云南,象群北移过程中,云南百姓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耐心——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在玉溪

对于被象群吃掉的庄稼

村民表示:

“大象贪吃点儿没事儿,它想吃就吃,

我们庄稼吃掉了明年可以长,

大象如果没了就没有了。”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7月13日17时至7月14日17时,象群在石屏县龙武镇农地内觅食。

在红河

为了不惊扰象群

庆祝传统节日时

群众不搞庆典、不点火祈福

转而通过粘贴“吉”象标语

为人象和谐送祝福、绘出心中吉“象”

载歌载舞送吉“象”等方式

表达对亚洲象的关爱

为确保亚洲象顺利折返

沿途企业在亚洲象经过时

关灯停产、保持静默……

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

南邦河村勐主寨村民杨忠平说:

从事野生亚洲象监测员工作3年来

大象离不开人

人和象能够在一块土地上和谐共生

大象已经成了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7月16日17时至7月17日17时,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象群监测。

为更好地掌握大象行踪

减少人象遭遇概率

云南省聘用了122名专职亚洲象监测员

建立“两分一包”的监测制度

在西双版纳州建立了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

综合运用人工跟踪、定点设备

和无人机等监测手段

实时监测亚洲象分布、数量、活动情况

并通过定制App向分布区群众

实时发布亚洲象活动信息

提示群众避让亚洲象

为缓解因亚洲象肇事而引起的人象冲突——

1998年

云南省政府颁布了《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补偿所需资金纳入各级政府预算。

2009年

与保险公司签订了《西双版纳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服务协议》,首次在西双版纳尝试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来补偿野象肇事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在全国首创将野生动物肇事保险纳入商业保险赔付的先河,逐步实现由政府补偿向商业赔偿转变。

2014年至2020年

累计赔付亚洲象肇事损失1.73亿元。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6月26日前后,象群在峨山县富良棚乡活动觅食。

为了减少亚洲象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危害,并给亚洲象补充食物资源,人们为大象建起“食堂”——

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双版纳先后在尚勇子保护区的南墩、冷山河区域,勐养子保护区的关坪、莲花塘区域、凉水箐区域和树林寨区域等地进行了食物源基地建设。普洱市采用每亩补助200元的方式,鼓励农户分时段、分季节种植亚洲象喜食的芭蕉、玉米、棕叶芦等植物,尽量弥补亚洲象肇事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

收容救助,让大象和人类走得更近——

六年前,被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所救助的小象“羊妞”,在“象爸爸”的记录下,以聪明可爱的形象迅速吸引超过80万的粉丝,成为实至名归的“网红小象”。

包括“羊妞”在内,成立于2002年的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参与野生亚洲象救助、救护21次24头,成功收容了小象“然然”“小强”等7头野象。目前,“救护中心”正对7头收容救助的亚洲象进行护理饲养,每天坚持野化生存训练,让其逐渐适应野外生存环境,为野化野放做好准备。

同时,“救护中心”积极开展亚洲象的繁育研究探索工作,采用人工辅助进行自然繁育的方式,先后成功繁育了9头亚洲象,小象均生长良好。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6月30日至7月1日,象群持续在峨山县塔甸镇附近迂回移动。

专家介绍

随着全面禁猎措施的实施

云南亚洲象由原来的“怕人”

变成了现在的“伴人”活动

频繁进入田地和村寨取食

食性已发生改变

人象活动空间高度重叠

今天

“傣依象,象靠傣”的谚语

仍在西双版纳的民间流传

当地的政府和群众

积极探索更好的与象和谐共生的方式

云报观察|象北走 人南望

6月23日至6月24日,象群在峨山县富良棚乡附近林地内觅食活动。

目前

以亚洲象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建设

已被提上日程

将通过整合优化现有栖息地范围

建立统一的保护管理体系

进一步提升亚洲象保护

和安全防范能力水平

未来

云南省将加快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

着力加强亚洲象栖息地建设

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

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全力以赴促进人象和谐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