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人,下场都很凄惨

 我篮有虾 2021-08-16

有个段子说,

“乞丐乞讨的时候,都愿意说,行行好。而每天衣装革履,人模狗样地出入在各大写字楼,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打工人,也常常点头哈腰的对老板或领导说,行,行,好。”

如此说来,理论上全天下的人,都是受制于人,都是有求于人,所以都是乞丐。

无论是体制内的领导,还是体制外的老板。只要见到他们,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都会矮上几分。即使自己觉得自己是震山的虎、远谋的鹰、善战的狼,说不定在领导的眼里,你就是拖后的腿,害群的马,搅屎的棍。你自己觉得行不是真的行,领导觉得你行,才是真的行。

不信你就看看年羹尧,你看看他怎么把自己从震山的虎作成害群的马,搅屎的棍。

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人,下场都很凄惨

年羹尧的故事,大家想必都很清楚了,假期刚刚看完一本《年羹尧之死》的小书,对年羹尧如何作死的过程好好看了一下,感慨颇多啊。

年羹尧最大的问题就在既弄不清领导的为人,又搞不懂领导的心思,还一味地自以为是,他不死才怪。

年羹尧的领导是雍正皇帝,这位皇帝的为人怎样呢,用专家的话说,他就是典型的表演型领导,跟他关系最好的怡亲王允祥对他的性情十分了解,他深深知道,这位皇帝,无论是他的爱或恨,都出于至诚,可是雍正皇帝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性情反复,翻起脸比翻书还快。面对这样的皇帝,一定要加倍小心,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得罪了他。而且雍正皇帝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雍正皇帝)希望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做出来后,提议的大臣能谦虚低调,只称颂皇帝的圣德,而不是自我标榜,所谓“善则归君是也。”(《年羹尧之死》88页)

不过,雍正皇帝并不是一个喜欢掩人功劳的人。对于大臣们的好人好事,他很愿意投桃报李。简而言之,他追求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年羹尧之死》88页)

领导既然有这个特点,手下的人就决不应该“沽名钓誉”,所有的好事都应该归功于皇帝才是,你先谦虚低调,皇帝才好投桃报李。反过来,你要是做了一丢丢的好事,就嚷嚷地全天下人都知道了,你让皇帝的脸往哪里放,所以大臣们的自我标榜,自我宣扬,绝对是雍正皇帝的大忌。可是年羹尧这小子偏偏不信邪,自己率军出征青海,西藏,新疆,平定了那里的叛乱,他就到处宣传,弄得四海皆知,令皇帝极为恼火。他还不知道。表面上雍正皇帝对年羹尧还是青睐有加,但这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皇帝心里已经对他起了杀机。

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人,下场都很凄惨

更加刺激雍正皇帝的是年羹尧还不懂皇帝的心思。人人都知道雍正皇帝得位蹊跷,在九龙夺嫡之时,他还普普通通,没有多少人能注意他,随着康熙皇帝的突然死亡,雍正神奇的继位做了皇帝。很多人对他不服,特别是八阿哥廉亲王胤禩以及围绕在他周围的团团伙伙,史称八王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三位皇子,即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四子胤禵。雍正对他们当然是恨之入骨,继位不久,就找机会把胤禟打发到青海的年羹尧处,让年羹尧代为看管,雍正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把胤禟赶出京城,削弱胤禩在朝中的势力,另一方面让年羹尧严格监控并找出胤禟的不法之处,进而找借口干掉他。雍正的算盘打得极好,可是就在年羹尧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年羹尧并没有按照雍正的希望处处紧盯着胤禟,更没有随随便便的找胤禟的茬给皇帝打小报告,而是处处优待胤禟,对他优待有加,雍正三番五次的给他发密信,让他挑胤禟的毛病,找他的茬,可结果呢,年羹尧对这些密信,视若无睹,皇帝实在逼的急了,他才敷衍了几句。这可激怒了皇帝,要知道胤禟在他眼里是彻底的敌对反动势力,皇帝跟他势不两立,雍正绝对不能宽恕他,皇帝的心思在明显不过了,就是希望年羹尧能密切的监视,控制,最后罗织罪名来置胤禟于死地。然而,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年羹尧竟然和胤禟打的火热,年羹尧手握重兵,也是清朝高级别的官员,政治敏锐性竟然如此之差,实在是让人费解。他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早已经激怒了对他深深不满的雍正皇帝,此时的年羹尧无论在立多大的功劳,他已经不在受雍正的信任了,他被干掉,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现在的问题是,年羹尧为啥既不懂领导的为人,又不懂领导的心思呢。很简单,年羹尧觉得自己很有能耐,觉得皇帝离不开自己。史书上说年羹尧是汉军镶白旗的人,是上三旗的人,雍正皇帝在没继位还当雍亲王的时候,他就是年羹尧的主子。只是当时的年羹尧深受康熙皇帝的信任,任四川总督,是康熙末年最年轻,最重要,最受皇帝信任的封疆大臣。年羹尧就当然觉得自己只应该对康熙皇帝负责,当然就冷落了自己的主子雍亲王胤禛,主子家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什么的,年羹尧都不置一词,连个贺信都没有,更不用说送礼物了。这给禛很大的刺激,他觉得年羹尧从骨子里就看不起自己,他愤怒地写信骂年羹尧“不遵父训,抗拒本主,无父无君,万分可恶。”也就是说,雍正皇帝胤禛早年间对年羹尧的感觉就不好,觉得他是个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人,后来即位后,年羹尧平定西北叛乱,为雍正地位的稳固立了大功,雍正暂时就把心中的不快忍了下来,他满以为年羹尧看自己做了皇帝能有所收敛,哪里知道年羹尧手握重兵,就开始无限地膨胀了,年羹尧在外面领兵打仗将近二十年,独当一面,说一不二,他可能很难在适应对皇帝俯首称臣,亦步亦趋地跟班生活,而且随着他的权势如日中天,他就开始在京中招揽权势,全力培养自己的班底,他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不惜得罪吏部尚书,雍正的亲舅舅隆科多,也不怕雍正皇帝最信任的管理户部的亲王允祥,年羹尧不断的给手下要官,把隆科多气得要死,年羹尧以战事为借口不断的伸手要钱,让允祥很为难。其他被年羹尧得罪的人就不用说了。总而言之,年羹尧认不清形势,更看不懂自己,他觉得凭借自己滔天的战功,就可以四处插手,宣扬自己的权威,这时候的雍正如果在不出手,大清的江山都不知道是谁的了。

因此,雍正皇帝果断出手,对年羹尧一降再降,将他的军权政权剥夺得一干二净,到最后给他赐死了事。说起来也很可怜,年羹尧出生于清康熙十八年,雍正三年被雍正赐死,只活了短短的四十七年,他人生巅峰是雍正元年到雍正二年,年仅四十五六岁就是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公,川陕总督,他手握重兵,平等了西北的叛乱。哪里知道一年后,他的所有功绩就和他的生命一样,烟消云散了。他也从所谓的“震山的虎”变成了害群的马,搅屎的棍。

年羹尧的悲剧,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觉得自己有本事,有能力,就不把皇帝,结果就死得很惨。历史反复证明,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人,下场从来都很凄惨。

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人,下场都很凄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