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大附院三名医生感染丨高危环境终末消毒如何进行?

 感控plus 2021-08-16
作  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董宏亮
编  辑:高少卉

导  读:

根据江苏省卫健委下发相关通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有三名医生已确诊感染新冠肺炎,通报指出,这是一起由于涉事医院“院感制度执行不严格、感控专职人员配备不足、发热门诊布局不合理、相关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等导致的医务人员感染”。同时暴露出医疗机构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认识不到位,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而近期广州市、郑州市等多地通报疫情防控不力,多人被行政处理,其中不乏有卫健系统的领导。这必然给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诸多防控措施中,除了防护之外,关于医疗机构高风险区域的终末消毒无疑是最受医疗机构关注的,安全的诊疗环境对于预防交叉感染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那么关于终末消毒,最好且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诸多循证研究已表明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环境清洁消毒可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数量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因此,加强医疗环境清洁消毒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所有国家关于医院感染控制的共识。研究表明如果病房中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那么后续入住该病房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将提升6倍。
大量的文献表明人工终末消毒超过50%的病房物表没有清洁消毒到,而接近5%~30%的物表仍存在污染。采用非接触式的终末消毒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后续入住患者感染/定植该病房常见病原体感染的机率,同时全院的感染和定植率也会明显降低。目前使用最多的非接触式终末消毒方式就是利用干雾过氧化氢进行消毒。

       最近,有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关于在人工清洁前后使用干雾过氧化氢进行消毒的队列研究:在5个病区(2个儿童,3个成人)通过比较干雾过氧化氢系统(DHP)消毒前1、2、3天和消毒后1、7、28天的物表和空气微生物采样,评估干雾过氧化氢的消毒效果。

结果显示,所有病区在使用完干雾过氧化氢消毒后其环境中的物表微生物数量平均减少96.5%,而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病房中的隔帘微生物减少99.5%(关于病房中的隔帘污染及造成医院感染风险相信各位老师都有所了解,感控plus之前也有相关文章有报道,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搜索查看:病房中的隔帘多久洗一次?)同时空气采样也表明,使用干雾过氧化氢消毒后,空气中微生物含量也显著降低,第28天空气采样结果较使用干雾过氧化氢消毒前下降23.4%,说明干雾过氧化氢可能会持续降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相关结果如下图所示:

研究认为,干雾过氧化氢消毒可同时降低环境物表污染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作为非接触式的消毒方式其在环境终末消毒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能良好。

关于干雾过氧化氢的消毒效果的相关内容,感控plus结合诸多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报道过,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干雾过氧化氢终末消毒被诸多医疗机构所采用,并取得非常好的终末消毒效果,得到几乎所有使用机构的认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