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llljjgg 2021-08-16

今天七夕

小编的朋友圈满满秀恩爱的动态

情侣合照?

定情信物?

烛光晚餐?

看看古人秀恩爱

你会发现这些套路

“老祖宗”早就用过啦

↓↓↓

东汉接吻俑/秘戏俑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原来,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1987年,秘戏俑出土于合江县城郊锻造厂,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央视热播的纪录片《我从汉朝来》第四集《女子为好》中,这个陶俑取名“东汉接吻俑”,成为汉代女子大胆追求爱情的象征。

俑高10厘米,红陶质,俑为一对身着汉代服饰的男女,相对跪坐,双手相执,双唇相触,似在接吻。

从造型上看,男俑高帽长袖,头部微微侧偏,右手搭在女俑香肩上,左手抚摸着女俑秀美脸颊。女俑身着长袖长裙,挽发髻于脑后,右手弯曲前胸;左手下垂膝盖,头左侧含情脉脉地接受男俑的亲吻。

荥经“中华第一吻”石棺浮雕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原来,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这是四川荥经县出土的一个石棺上的浮雕,浮雕图呈现的是一对男女相拥亲吻的画面,被称为“中华第一吻”。

河南禹县白沙1号宋墓墓主夫妇宴饮图

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郑玄在《周礼》中注

原来,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河南禹县白沙1号宋墓墓主夫妇宴饮图(前室西壁),采自《白沙宋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图版5

“开芳宴”是唐宋金元时期,在传统节日期间普遍流行的一个浪漫活动,是一种借以传达夫妻间恩爱信息的习俗,是独属于夫妻二人的家宴。开芳宴图像中乐舞、备茶、备馔、侍洗、庖厨等日常家居生活的画面浑然一体,盎然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长毋相忘银带钩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饶歌》

原来,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这枚文物出土于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墓主人是汉景帝之子江都王刘非的一个妃子淳于婴儿,这枚银带钩很可能是刘非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带钩类似虎符,左右可分开,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小篆铭文“长毋相忘”。动人的情话,刻在钩身之间,隐秘而深情,寓意“永远不要忘记彼此”。

铜官窑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文壶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原来,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这件瓷器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长沙铜官窑,“君生我未生”这首广为人知的唐诗就出自此处,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说出了对情人的眷恋。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张埜《夺锦标·七夕》

原来,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梅瓶腹部设有四个开窗,分别绘制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历史上,它是郢靖王妃郭氏珍爱之物。据记载郢靖王去世后,郭氏因深爱郢靖王,便对镜梳妆后自尽,与夫君合葬。而她生前最爱的四爱图梅瓶成为其最珍贵的陪葬品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

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国人的浪漫

是刻在骨子里的美好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