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节目中,易中天含泪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我师兄倒在讲台上,我去帮忙料理后事,他家中却一贫如洗,丧葬费都掏不起。第二件,刚去厦门大学任教,学校要给我分房子,但要求掏3万块钱,而当时的我却连3万块钱都掏不出,无奈的我只能与家人寄人篱下。” 每每说起这些陈年往事,易中天都会眼含热泪,毕竟如今的自己算是家喻户晓,但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位学贯古今的大学者,早年竟会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情。是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旁人不知道易中天的往事也算正常,不过就在参加某次节目时,易中天还是含泪说起了这些往事。 当年,在武汉大学教书的时候,易中天师兄付生文突然倒在了讲台上,去办丧事的时候,易中天本以为自己很穷了,没想到师兄更穷,家中一贫如洗, 连丧葬费都出不起。 含泪之下,易中天写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叹人间从此惜年少;身跻九流,家徒四壁,问天意何时重斯文。” 正是因为这件事,给了易中天极大的震撼,过去,他认为文人清贫不算什么,但是如今,他觉得文人也应该努力赚钱,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武汉大学,易中天教书近十年,但是却一直评不上教授职称,他住的房子只有30平,是普通的职工住房。 有一次,作家野夫去武汉大学深造,他问高年级的学生:“学校里哪位老师上的课最好?” 学生对他说:“易中天的课,不管他讲什么,都该是必听的。” 他兴冲冲地跑去,结果没想到,能够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已经挤满了人,座位不够,学生就在后面站着,站的地方没有了,有的学生甚至趴在窗户上,只是为了听一堂课…… 在武汉大学,易中天是“四大名师”之一,但是他教书近十年,依旧是讲师职称,直到1991年,才被评上副教授。 后来,厦门大学对易中天抛出橄榄枝,坊间传闻给了他五倍薪水,对此,易中天笑而不语,不过到了厦门大学,易中天得到了重用,先是顺利评上了教授职称,又担任了艺术学院的院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易中天接到央视的邀请,去主讲《三国》。 易中天讲课幽默风趣,他说刘表死的时候说他去见上帝了,就有人表示质疑,易中天很诧异地回答:“难道刘表只能去见阎王,不能去见上帝吗?” 过去,很多人受到野史的影响,认为曹操是个小人,但是在易中天的解读之下,曹操变成了枭雄,一举洗刷了曹操在民间的形象。 谈论诸葛亮的时候,易中天说诸葛亮是个大帅哥,有人表示不屑,易中天引经据典地说道:“容貌伟岸,身长八尺。这样的人不叫帅哥,难道叫W哥吗?” 在《百家讲坛》,易中天一炮而红,成了全国文化名人。 耐得住清贫,扛得住荣誉,就在易中天名声大噪的时候,他却悄然消失在了公众眼前。 直到多年后,人们才在江南的一个小镇发现了他,原来易中天一直有一个梦想:编制一套不一样的中国史。 过去,碍于家贫,易中天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有了钱,他终于有了机会。 历经6年,在一间面积不大的小屋里,易中天完成了著作《易中天中华史》。 书中,延续了易中天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对于从先秦到近代数千年的历史,易中天侃侃而谈,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学著作,易中天首次通过全球化的角度,去审视整理中国的历史,透过这样独特的视角,我们民族所蕴含的智慧就像抽丝剥茧一般,被展露在世人眼前。 人民网评价易中天:他把历史讲得“千转百回、恣肆汪洋”。 《易中天中华史》发行出版后,很快就成了历史文化领域的畅销书,短短几年,销量高达700万册,2300万读者在看完之后,纷纷给出了“有趣又有用”的高赞评价。 很多人认为历史是枯燥的,但是这套历史丛书,却深受年轻人喜欢,最大的原因或许就是内容确实有趣而精彩。 喜欢读历史的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他们往往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讲起话来能引经据典,令人刮目相看。 其实相较于年轻人,学生们更应该读历史,只有肚子里有货,考试的时候才能熟悉各种历史典故和素材,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神。 这套《易中天中华史》有22卷,字数高达260万,还搭配了1000余幅手绘插图,从先秦讲到了近代,能够很好帮助大家看清历史的迷雾,从历史的逻辑和本质之中,看清发展的规律和隐藏的人性。 这么好的书籍,不管是自己读,还是给孩子做课外丛书,都是不错的选择。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史使人明智,这套书既能让您和您的孩子增长见识,还能使人聪慧明智,精明的家长已经开始行动。 |
|